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88年恢复军衔制,授予的17位上将中,有14人参加过抗美援朝。
其中有一位将军没念过书,却练就了“活地图”的绝技。从小得到贵人相助,一生知恩图报从不忘怀。战场上性如烈火猛如张飞,战场下爱兵如子不畏权势。军旅生涯奋斗不止,初授少将直至上将。一生生活节俭,始终保持赤子本色。
这位个性十足却始终保持初心的将军,就是征战四方的猛将尤太忠。
1918年,尤太忠出生在河南光山一个贫苦家庭。
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做针线活累坏了眼睛,尤太忠很小就帮地主放牛,讨口饭吃。12岁那年,因为不小心把牛弄丢了,尤太忠不敢回村,偷偷跑到附近村子的红军驻地。
炊事班的宋班长在门口看到了他,就把他领进屋,还给他盛了一大碗米饭。尤太忠体会到这支队伍的好,想加入红军。老宋班长跟连长极力争取,把他留下当了“小火头军”。
第二年,13岁的尤太忠个子长高了一些,被编入鄂豫皖红4军10师29团2营2连,当了一个小号员。以后尤太忠每逢见到老班长,总是恭恭敬敬、尊敬有加。
长征过草地,大个子尤太忠不幸得了疟疾走不动路,坐担架又影响了队伍行进,眼看要被一个人留在草地。恰好被路过的红31军政委詹才芳看到了,就让人给他一个马尾巴牵着走,还说病好了说不定是块打仗的料。就这一句话,救了尤太忠一命。
对“菩萨”将军詹才芳的救命之恩,尤太忠终生不忘。
开国少将尤太忠
抗战爆发后,尤太忠所在红31军93师改编为八路军386旅772团。
772团是我军有名的“百将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团参谋长孙继先,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团长叶成焕和三个营长丁思林、郭国言、易良品,在残酷的战斗中先后牺牲。“疯子”王近山和3营副营长尤太忠,一直征战到抗美援朝。
1937年10月,日军在石门偷袭386旅771团,造成30多人伤亡。
开国中将王近山
刘伯承命令在七亘村设伏,副团长王近山指挥部设在北山,3营副营长尤太忠在阵前指挥11、12连和特务连1排,营长郭国颜指挥2个连在七亘村高地为预备队。
此战,129师歼灭日军300多人和大批辎重。刘伯承打破“用兵不复”常规,几天后副团长王近山率772团3营再次在七亘村设伏,又击毙100多日军,缴获大批物资。
此后,尤太忠和王近山相继参加了神头岭、长乐村、响堂铺、反日军九路围攻、百团大战。抗战胜利后,尤太忠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16旅旅长。
解放战争豫北战役,6纵16旅在汤阴战斗中,由工兵爆破开路、炮兵不规则火力急袭、步兵强攻改偷袭,一举攻入敌人城墙。战后,16旅记大功一次。
徐向前与尤太忠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8月24日,刘邓所在中路军前有汝河阻隔、后有数万追兵,形势异常危急。
此时,王近山麾下“三剑客”,李德生17旅已先期掩护辎重渡河,肖永银18旅杀开一条血路。走在最前头的尤太忠16旅被刘伯承点将,前队变后队担任掩护任务。
在汝河南岸大小雷岗阻击阵地,刘邓首长在纷飞的弹雨中突然而至,尤太忠担心他们安全不管问什么都说是,希望他们快点离开。临走,刘伯承严肃地问:“会合地点知道吗?”尤太忠连连点头,叫六纵政委杜义德带着他们从庄稼地踩出一条路走。
刘伯承没走了几步又折回身,对着尤太忠大声说:“太忠同志,太忠同志,彭店!彭店!不要忘了啊!”一直到晚年,尤太忠每每谈到汝河,刘帅声音犹在耳旁。
激战一天,16旅伤亡2000多人,牺牲毯子一卷就埋了,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
千里跃进大别山
在长期战争中,个性粗犷的尤太忠学会了“活地图”的绝活。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生僻难记的地名,尤太忠能记住上千个。
在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在李奇微和范弗里特“回马枪”下,南插的志愿军北撤中好几支部队被美军机械化特遣队“兜”在包围圈里。
尤太忠将军
九兵团27军临危不乱,在彭德清指挥下很快突围出来。三兵团60军180师孤军深入,由于种种原因损失惨重。12军31师91团深入三七线,在赵兰田和李长林机智的反插中全身而退,倒是一向以“大老粗”形象示人的尤太忠34师,让上级不放心。
王近山3兵团、曾绍山12军,电报一个劲地呼叫34师。指挥部队快速转移的尤太忠被电报搞得很烦,连说鬼叫个什么玩意儿。命令电报员一概不管,违令枪毙。
在“活地图”尤太忠带领下,34师有惊无险顺利回归三八线。
很多人对尤太忠记地图的本事赞叹不已,他却一笑了之,都是叫没文化给逼的,别人用笔记,自己不识字只能用心记。打仗是要死人的,岂敢有一丝马虎。
许世友和尤太忠
1964年,尤太忠的老领导王近山因为个人婚姻事件闹得难以收拾,在那个特殊年代影响很大,最后处理结果,中将降大校,调到河南周口一个农场当副场长。
王近山与妻子韩岫岩
1969年,27军军长尤太忠和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一起爬山,尤太忠请许司令帮王近山复出。许世友找了一个机会,委婉地向主席提起王近山。在主席的关心下,王近山到许世友的南京军区任副参谋长,尤太忠、吴仕宏、肖永银都到车站迎接。
1973年,邓政委从江西回到北京,当时并未掌权,家里门可罗雀。
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尤太忠听到邓政委回来了,和苏振华、李达一起去看望,还特意买了5条烟。邓政委问,你还敢来啊?尤太忠说,您永远都是我们的老政委。
尤太忠最喜爱的一句话是,品在竹之间;格在梅以上。战将风骨,本色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