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詩,雖然寫離别,卻精美如畫

作者:慶餘

衆所周知,由于古代交通和通信的極不發達,造成了古人對離别有着獨特的體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古代的文人墨客們,更是創作了大量隽永感人的送别詩,以寄托濃厚的離情别緒。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詩,雖然寫離别,卻精美如畫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靈澈上人》,便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筆下很經典的一首送别詩。雖然相比較而言,劉長卿的這首《送靈澈上人》遠不及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等送别名篇有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送靈澈上人》不僅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詩,還是一首精美如畫的山水詩。

《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詩,雖然寫離别,卻精美如畫

首先,詩的第一句“蒼蒼竹林寺”,劉長卿提到了一個地點竹林寺,并且是處在蒼翠掩映中的竹林寺。而靈澈上人,本就是對僧人的敬稱,是以竹林寺自然有點題的作用。此外,靈澈上人雲遊潤州(今江蘇鎮江)竹林寺時,正值作者劉長卿被貶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之時。

按理來說,此時的劉長卿宦途失意,加上還要送别友人,情調應是黯然神傷得多。不過從劉長卿一開篇的“蒼蒼竹林寺”來看,還是表現出了一種淡泊、閑适的情調。至于詩的第二句“杳杳鐘聲晚”,則是緊承第一句的“竹林寺”而來,其意思是說,黃昏時分,遠遠的就傳來了寺裡的鐘鳴聲。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詩,雖然寫離别,卻精美如畫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古話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以黃昏時分一旦和離别相關聯,就無形中有了一層傷感的氛圍,更何況這裡還有寺院鐘聲的催促。但反過來了解,“杳杳鐘聲晚”也說明了劉長卿對于靈澈上人的歸寺是不舍的。也正因為不舍,才有了後面的“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詩,雖然寫離别,卻精美如畫

即在劉長卿的目送中,靈澈上人身背鬥笠,在夕陽的映照下,獨自沿着青山走向遠方。雖說離情别緒比較深沉,但是詩人這裡還是刻畫出了一個面對離别有潇灑出塵之緻的人物形象。另外,從劉長卿宦途失意的角度來看,靈澈上人的“青山獨歸遠”,或許正是他當時所期望的。

劉長卿很經典的一首詩,雖然寫離别,卻精美如畫

縱觀劉長卿的這首《送靈澈上人》,前兩句寫了靈澈上人離開前的情景,後兩句寫了詩人目送靈澈上人歸去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離别的傷感和依依不舍之情,也表現出了靈澈上人,以及詩人閑适淡泊的情懷。雖通篇寫景,卻景中含情,既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詩,也是一首精美如畫的山水詩。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