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4年11月10日,大漢奸汪精衛在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附屬醫學院病情惡化病死,終年61歲。關于汪精衛的死因,衆說紛纭。一說當年子彈嵌入骨頭内,無法取出,最終醫治無效死亡;二是日本人從中搗鬼,在給他治病時下毒毒死了他。
汪精衛臨死時要求葬回南京,日本方面同意了他的請求,用飛機将靈柩運回了南京。當時汪僞政府發出訃告,裡面提到葬禮一切從簡,“時值非常,為恪守先生不勞民,不傷财之訓起見,決定一切力避靡費,求其簡肅。”
汪精衛的葬禮規模其實很大,而且還修造了堅固墓地。汪精衛非常喜歡梅花,汪僞政府官員及他的妻子陳璧君決定将他葬在朱元璋明孝陵前的梅花山山頂。這裡風水絕佳,汪精衛的墓地規模非常大,仿照中山陵設計,其中墳冢呈現半圓形,使用了品質最好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在墳冢東側不遠處,還修建了一座祭堂。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準備遷回南京,全國一緻要求懲處漢奸。蔣介石對汪精衛也非常痛恨,他要求何應欽秘密炸毀鏟除汪精衛墓地。1946年1月15日,何應欽召開會議,當時出席會議的有南京市市長馬超俊、陸軍總部參謀長蕭毅肅、南京憲兵司令張鎮、陸軍總部工兵指揮官馬崇六和陸軍第七十四軍軍長邱維達等人。
這次會議上,大家一緻決定炸毀汪精衛墓地,最終決定由邱維達的第七十四軍派工兵部隊具體來執行這個任務,時間定在1月20日深夜進行。無論怎麼樣,炸墓本就是一部不光彩的事情。正式行動前三天,南京城憲兵部隊将明孝陵附近進行了戒嚴,宣稱在這裡進行演習。
鑒于汪精衛墓地非常堅固,軍長邱維達來到現場指揮,負責炸毀爆破工作的是第七十四軍的五十一師直屬工兵營營長李東陽。随着一聲巨大的爆破聲,墳冢四分五裂,砸開棺材發現汪精衛的屍體還沒有腐爛,肯定是做了防腐措施。
據查閱的資料顯示,汪精衛入殓時穿着汪僞政府的文官禮服,頭戴禮帽,腰佩大绶。棺材内沒有任何陪葬品,隻在他的口袋裡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魂兮歸來”四個字。汪精衛的墓地被炸毀後,他的屍體連同棺木後被送到南京清涼山火葬場燒掉,骨灰随後抛掉無處可尋。
如今大家去南京梅花山,會發現有一座“觀梅軒”,這裡就是汪精衛墓地的遺址。上世紀90年代,人們在汪精衛的遺址上樹立了一尊汪精衛雙手反綁的跪像,面向中山陵方向,寓意向孫中山謝罪。
參考資料:《汪精衛墳墓平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