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經常派細作到燕國打探消息。聞聽騎劫為取代樂毅,讓燕太子挑撥燕王與樂毅的關系,燕王反而鞭答太子之事,是以歎道:『齊國想要複國,看來隻有等到燕國新王即位了!』

燕國的局勢變化正好與的判斷相吻合。燕昭王喜好神仙之術,使方士煉金石為神丹,服下去後内熱發病,不久就死去了。太子樂資嗣位,史稱『燕惠王』。
燕惠王即位後,田單馬上派人去散布流言:『樂毅久欲稱王,因受燕先王厚恩,不忍背叛,是以緩攻二城。今新王即位,齊人怕燕王派其他将領來攻破即墨。』
燕惠王早就懷疑樂毅,聽到流言與騎劫的話相合,便信以為真。于是就派騎劫去接替樂毅,又召樂毅歸國。
樂毅本知惠王曾經因他而受過答刑,害怕此次回去會遭到殺害,暗想自己原是趙國人,趙王曾經拜自己為相,不如棄職回到趙國去。于是樂毅丢下在燕國的家人,連夜逃亡到趙國去了。
趙王見樂毅前來投奔,心中大喜,就把樂毅封在觀津,号為『望諸君』。
騎劫取代樂毅後,馬上改變了樂毅的部署,圍攻即墨城。然而燕軍将士都非常厭戰,不肯盡力。後來田單又設詐诳騙騎劫,用火牛陣大破燕軍,乘勝盡收齊城,恢複了齊國。
燕惠王非常後悔,擔心趙國用樂毅來伐燕,便派人去請樂毅回來,還寫信責備他:『我上次召回将軍,是想讓您暫時休息。将軍誤會我,就棄燕歸趙,這樣對得起先王的恩情嗎?』
樂毅讀罷,感慨萬千,為了表明自己,回了一封《報燕惠王書》道:『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臣不想像伍子胥那樣,既使自己受屈,又使先王的聲名受累。』
樂毅回信表示雖不回來,但不會做有負燕國的事。燕惠王于是就封樂毅之子樂間為『昌國君』,封樂毅之弟樂乘為将軍。樂毅也經常為兩國友好而往來于燕趙之間,後來就終老在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