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作者:青島海興源生物科技

在水産飼料加工中的作用

大豆磷脂具有優異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作用,是一種天然高效營養添加劑。在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起乳化、潤濕、分散及表面活性作用,提供膽胺、磷、肌醇、膽堿及脂肪酸等營養,提高飼料能量、營養價值,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系數;改善适口性,具有誘食作用;有助于動物對油脂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保護飼料中的不飽和酸;促進動物生長發育,提高幼齡動物的成活率,提高水産動物生産性能;預防脂肪肝,增強抗病力;提高制粒的實體品質和産量;減少在擠壓成形時飼料損失和能量消耗;防止粉塵飛揚和飼料分級;減少水産飼料中水溶性營養素的溶失;改善水産飼料中的漂離和沉降,減少飼料浪費和水質污染;提供未知生長因子。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1、粘結劑

磷脂加入配合飼料和預混料中,可起到粘合作用,減少飼料加工過程中的粉塵飛揚和自動分級,并保持飼料混合均勻度等效果。

2、乳化穩定劑

磷脂分子中具有親水和親油2個基團,是以是很好的脂肪乳化劑。磷脂可以抑制餌料中脂肪的流失,增加動物對脂肪的吸收,促進生長,提高餌料轉化率。對幼蝦,可彌補因缺乏膽汁而造成的脂肪消化能力降低,預防幼蝦高死亡率,提高成活率。

3、懸浮性

磷脂不僅能使水中脂肪乳化且對不溶于水的組分也有作用。磷脂對懸浮在乳狀液中的不溶組分起阻止沉降的作用。通常顆粒飼料在水中會膨脹,并往往會分散漂離并沉降至水底,這樣會造成飼料的浪費和水質的污染。使用一種适合于魚和甲殼類動物的特殊磷脂産品,就可提高顆粒飼料的耐磨性,增強飼料膨脹後在水中的凝聚性,進而改善這種漂離和沉降狀況,有利于飼料在水中的懸浮而友善魚蝦食用。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4、潤滑性

磷脂具有很好的潤滑性,可減少飼料在擠壓成型時的損耗,減少飼料對裝置的磨損,提高制粒産量和顆粒品質。同時也減少了制粒過程中能量的消耗,并能使産品溫度的升高減至最小值,是以這種顆粒能迅速冷卻下來,黴變的危險也因之減少,這對袋裝産品尤為重要。

5、脂質體包埋劑

利用磷脂雙層膜的特性,可制成包埋各種水溶性和脂溶性物質的脂質體。是以,目前加工者利用磷脂的這一特性,将飼料包埋起來制成微粒飼料,專供飼喂開食期的魚苗、甲殼類和貝類幼體。經過脂質體包埋的飼料顆粒能夠懸浮于水中并保持其穩定性,而且很容易為魚蝦類等幼苗所吞食,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又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在水産飼料中的應用

1、促進生長,提高成活率

大量研究說明磷脂可以有效地促進仔魚的生長,并提高其成活率。比利時大學的研究人員以鯉魚、海鲈和大菱鲆為實驗魚,分别投喂磷脂配合飼料進行了10次試驗,發現磷脂對仔幼魚均具有促生長作用,并發現投喂不含磷脂飼料的鯉幼魚生長下降且死亡率高。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酰肌醇對提高開始攝食的鯉仔魚的生長和成活率效果明顯,但是微型飼料中僅添加膽堿或肌醇未産生明顯效果,其發現膽堿和肌醇不能替代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酰肌醇;而磷脂酰膽堿可能有防止膽堿缺乏的作用。相比國外,我國對磷脂在水産品中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晚,飼料配方中含2%大豆改性磷脂,使得飼料的誘食性特别好,魚的生長速度快。在飼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磷脂,随着飼料磷脂水準升高,成長性能出現升高的趨勢。在仔魚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很好地起到促進仔魚生長,提高其成活率的作用,尤其是對一些名貴魚種,可以降低其養殖的經濟風險。但根據魚的種類不同,應注意添加量的改變。飼料中磷脂能促進甲殼動物對膽固醇的利用,提高甲殼動物的生長和成活率。飼料添加磷脂(如大豆磷脂)能促進膽固醇在對蝦體内(尤其是從肝胰髒到謝淋巴)的代謝。對蝦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促進生長,提高飼料效率和成活率;同時也促進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提高使用率。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表明:在雌蟹日糧中添加品質分數1%脫油磷脂可顯著提高蟹卵孵化率及幼蟹成活率,而在人工養殖大閘蟹的早期日糧中添加足量的卵磷脂,對順利脫殼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2、改善體脂構成

在飼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豆磷脂可提高屠宰率,降低腹脂和改善肉質。由于大豆磷脂含有一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如廿碳五烯酸(epa)和廿碳六烯酸(dha),魚類采食後體脂内這些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會相應提高。當飼料中添加品質分數5%的大豆磷脂,飼喂52d後,草魚的epa和dha含量顯著升高。在其他魚類如鯉、真鲷、高首鲟等體脂構成中也有類似效果,表明大豆磷脂對于提高水産品品質有促進作用。随着飼料磷脂水準升高,增高了泥鳅仔魚體中全脂肪及中性脂肪含量,中性脂肪中20:5n-3和全n-3脂肪酸含量比率,降低了全魚體中極性脂肪含量,極性脂肪中幾乎所有n-3各脂肪酸的比率。在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改善體脂,降低粗脂肪含量,相應地可以提高魚類的營養價值,改善食用口感。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3、預防脂肪肝

魚類營養性脂肪肝嚴重影響自身生長,降低肉質和抗病力。脂肪肝綜合症的生理原因主要是缺少磷脂,因為磷脂對脂肪代謝是非常重要的,磷脂分子具有乳化特性,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酯化膽固醇,在血液中調節脂肪、膽固醇的運輸和沉積。動物在肝中合成磷脂,并可通過形成脂蛋白不斷把這些脂肪轉運到肝外。脂蛋白是磷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複合物,如無足夠的磷脂,脂蛋白便不能形成,肝内則會充盈脂肪。若肝壁薄組織被脂肪浸潤,其他重要的化學過程和合成就不能順利進行,這樣機體的其他有關功能将受到影響。是以,在飼料中補充一定量的磷脂,使脂蛋白的合成順利進行,肝内的脂肪便可輸運出,預防脂肪肝的發生。飼喂大豆磷脂飼料,可增加載脂蛋白的脂肪運輸能力,減輕脂肪沉積,進而防治脂肪肝,保護肝髒。卵磷脂能夠通過其乳化性質改進仔魚對脂類的吸收,彌補其膽汁分泌的不足;研究者認為磷脂能夠促進脂類消化吸收。随着飼料中大豆磷脂水準的升高,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總膽固醇都呈顯著下降趨勢。是以,從提高魚類健康水準等方面綜合考慮,在幼魚及快速生長階段,飼料中适當添加一定磷脂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4、降低魚類畸形發生率

日本金澤等報道,在真鲷、石鲷、比目魚、香魚等的魚苗養殖中飼喂專門的輪蟲類等生物飼料,結果發生畸形和憋死等現象,特别是香魚食用這種飼料後的畸形率(尤其是體側彎)高達18%~80%。輪蟲類生物餌料中添加蛋黃磷脂或大豆磷脂,則香魚體側彎曲的發生率可減至0~5%。比利時水産研究所給日本對蝦幼體投喂添磷脂膽堿的微粒飼料,添加量為品質分數3%的飼料變态率為76%,顯著高于飼喂商品料的幼蝦(41%)和對照組的幼蝦(48%)。大豆磷脂飼料可以降低水産動物畸形發生率,對苗種的生産是十分必要的。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5、抗應激作用

投喂大豆磷脂可提高真鲷幼魚和斑紋鳎對水溫、鹽度、低溶解氧及暴露在空氣中的耐受性,并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在水溫為20℃時給條紋鲈、白鲈及雜種鲈投喂天然餌料(含epa和dha)和配合餌料(不含磷脂)以比較其耐寒性;将水溫下降10℃後,投喂配合餌料組的死亡率為50%~90%,而投喂天然餌料的魚未發現死亡,這是由于天然餌料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配合餌料高13%,說明天然餌料中高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提高魚的耐寒性。用磷脂作為大菱鲆仔魚的開口餌料,發現并不影響大菱鲆仔魚抗鹽的應激性。當大菱鲆仔魚生長到第20天後,用磷脂餌料完全代替鹵蟲會導緻嚴重抗應激問題。比利時水産養殖研究所發現,投喂含磷脂膽堿品質分數1.5%的飼料,日本對蝦的生長表現良好且抗緊張;飼料中添加品質分數6.5%的脫脂大豆磷脂效果與之相似。在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使水産動物的環境适應能力增強,減少死亡率。

6、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系數與成本

用添加7%菜籽油磷脂飼料投喂的團頭鲂肥滿度最大,而内髒脂肪占體重比例最小,由肝的色澤發現其健康狀況也是最好。在鯉魚餌料中添加2%的改性大豆磷脂,比對照組增産30.7%,餌料系數降低0.21%,飼料成本費降低了9.63%。在尼羅羅非魚餌料中添加品質分數2%的改良大豆磷脂,試驗組比對照組的增重率提高43%,蛋白有效率提高31.3%,日增重提高66.1%,飼料系數降低31.4%,養殖效果非常明顯。在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有效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系數與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綜合以上作用,起到一舉多得的養殖效果。

7、其他作用

在飼料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起到部分代替脂肪的作用,但是否可以完全代替還有待研究。某些磷脂可能參與洄遊性魚類的滲透壓調節,鳗魚在水域環境轉換過程中,随着鹽度的下降,鰓部的pe能夠最大程度的保持穩定,并能在環境鹽度穩定後快速恢複。這說明鳗魚可能依賴pe來完成滲透壓的調解活動。飼料中添加不同水準的大豆磷脂,使泥鳅仔魚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飼料中磷脂水準升高随之升高;相反過氧化氫酶出現降低的趨勢。

大豆磷脂在水産飼料的應用淺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