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講壇聚焦藏書家黃丕烈:有他一頁跋語,古書拍賣升 值百倍

作者:古籍

11月2日上午,由山東省圖書館與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講座大衆講壇舉行了一期圖書館百年慶系列活動,由天津師範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姚伯嶽帶來題為《難忘黃丕烈——古代藏書家的典範》的精彩講座。

大衆講壇聚焦藏書家黃丕烈:有他一頁跋語,古書拍賣升 值百倍

黃丕烈是清代藏書家之巨擘,也是乾嘉時期的著名學者。黃丕烈的藏書活動囊括了中國古代藏書文化的所有元素:藏書,藏書處所,藏書印,校書,抄書,刻書,古書修複……在所有這些方面,黃丕烈都有上乘的表現,留下了無數佳話。

黃丕烈1763年出生,主講人姚伯嶽1963年出生,正好相隔200年。姚伯嶽1986年在北京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他的學位論文正是《論黃丕烈在版本目錄學上的成就》。“當時沒有現在那麼友善的資料化檢索工具,為了做好黃丕烈研究,我做了整整一大盒子的卡片資料,也由此和黃丕烈結下了一生的緣分。”1998年,姚伯嶽所著《黃丕烈評傳》出版,此後也多次再版。

大衆講壇聚焦藏書家黃丕烈:有他一頁跋語,古書拍賣升 值百倍

姚伯嶽介紹,黃丕烈可以說是一位研究型的全能藏書家,他藏而能鑒,鑒而能讀,讀而能校,校而能刊,刊而能精。經他所藏、所鑒、所校、所刻之書,均身價不凡,被人珍若拱璧。他的藏書題跋數量衆多,内容豐富,細緻生動,保留了清代藏書方面的許多掌故,也展現了清代學術的一個重要方面。

黃丕烈寫在藏書上面的跋語可謂獨具一格,在業界有“黃跋”的美稱。(“跋”與“序”相對,是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後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屬于評價、鑒定、考釋之類)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有黃丕烈親筆題跋的古書,價值會有明顯提升。

大衆講壇聚焦藏書家黃丕烈:有他一頁跋語,古書拍賣升 值百倍

姚伯嶽舉例說,在西泠印社2011春季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中,由黃丕烈題跋、歸自海外的《國語》(2冊),以460萬元的價格成交,創造了當時“黃跋”拍賣的曆史記錄,同時也重新整理了清刻本單冊成交的最高紀錄。

這部《國語》全稱《國語二十一卷附校刊明道本韋氏解國語劄記一卷》,為嘉慶五年(1800)黃氏讀未見書齋影宋刊本,是黃丕烈《士禮居叢書》中的第一部,故而極受重視,從校勘、作序到最終寫刻上闆,可謂集衆名家之力,精善之緻。當然,這部書的獨到之處,在于篇末有一頁黃丕烈108個字的跋語,題贈北韓使臣、奎章閣首任檢書官樸齊家。這是現知黃氏題跋域外友人的唯一一種,對中朝文化交流史研究也具有重要價值。

“如果沒有這頁跋語,類似的《國語》古書也就一兩萬元一冊,但有了這麼一頁‘黃跋’,拍賣價格蹿升了得有一兩百倍,每冊到了230萬,可見黃丕烈在當代的影響力。”姚伯嶽說,盡管拍賣價格隻是一個數字,但反映出當下社會對黃丕烈的認可,他那種知書愛書癡書的精神,更值得我們不斷傳承。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大衆講壇聚焦藏書家黃丕烈:有他一頁跋語,古書拍賣升 值百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