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德華·紐頓:美國的黃丕烈

作者:古籍
愛德華·紐頓:美國的黃丕烈

有朋友問我,a.愛德華·紐頓是誰?我說,此君乃美國藏書界之黃丕烈也。

老黃和小紐—請允許我像朋友一樣稱呼他們吧—都處在中、美各自藏書史上的黃金時代,并且是該時代的标志性人物。荛圃老翁生活在乾嘉學術鼎盛期的後半段,藏書也與之相始終。那時的蘇州,也許是最讓人着迷的蘇州,學術發達,藏書風氣極盛,顧千裡、錢大昕等大師都與荛翁有着密切的關系,再加上袁壽階、顧抱沖、鮑廷博、陳鳣等一幫藏書家時時乘舟造訪,互通聲氣,士禮居俨然是一個藏書的聖殿。直到鹹豐十年太平軍肆虐江浙,無數文獻化為縷縷青煙,吳中藏書最旖旎風流的一段華彩才戛然而止。紐頓藏書始于一八八年代末,終于二戰之前。這一時期美國逐漸擺脫歐洲陰影成為世界強國,而英倫大批藏書也漂洋過海,落腳于小摩根、亨廷頓、艾米·洛威爾、貝弗利·丘等人的書房。一直被紐頓昵稱為“小羅”的羅森巴赫曾說,美國藏書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是迪布丁時代,第二個就是紐頓時代。迪布丁曾遍遊英國及歐陸各大私家藏書樓,其著作《書癡》曾被三代藏書家奉為圭臬。而紐頓适逢美國藏書風氣臻于極盛的時期,憑着《藏書之樂》《最偉大的書》《搜書之道》等著作,借用喬治·薩金特的話來說,“應聲撂倒迪布丁”,成了新的“哈裡發”。

老黃、小紐都是嗜書瘾君子,一遇好書,便好像狼聞到了獵物的味道,必要跟蹤追索,不惜錢物,務在必得。老黃自号佞宋老人,自稱書魔,尤其喜好宋版書、舊鈔本及鄉前輩錢遵王故物,一生收藏宋版書近兩百部,所寫藏書題跋有六十多萬字,令萬千愛書者至今景仰。老黃佞宋,小紐佞的是英國文學以及約翰生博士。他的藏書與法國藏書家布拉爾、英國藏書家裡查·希伯那樣的購書狂不是一個路數,而是藏有專攻,以質取勝,且真正傾注心力于閱讀。其藏書有三個重點,一以濟慈、雪萊、蘭姆、哈代、狄更斯等英國文學名家的初版本、關聯本為主,二以約翰生博士為中心的一系列文獻為主,三是與美國學有關的文獻。尤其是關于約翰生的收藏,曆時四五十載,簡直無所不包,世所罕有。我們所能看到的小紐藏書目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他1926年委托安德森藝廊舉行拍賣會時所編,包括一百九十四件拍品,基本上都是紐頓藏書的複本。此次拍賣會命名為“落難藏書家”,目的是籌措資金。未過多久,紐頓即果斷出手,以六萬兩千五百元的高價購得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因為他曾說過“第一對開本乃所有完善藏書室之基石”—無論如何,為了迎娶那位觊觎已久的“新歡”,不能不抛棄那些曾經耳鬓厮磨的“舊愛”。第二種目錄是紐頓去世後家人拍賣其所藏珍本、手稿而編,分為a-d、e-m、n-z三部分,于1941年分三次拍賣。僅從拍賣日程的安排,就可以揣測出紐頓的藏書有多麼不得了了。

在書話、題跋的寫作上,小紐和荛圃也有一拼。荛圃的題跋,上自“版本之後先、篇第之多寡、音訓之異同、字畫之增損、授受之源流、繙摹之本末”,下自“行幅之疏密廣狹,裝綴之精粗敝好”,“莫不心營目識,條分縷析,跋一書而其書之形狀如在目前,非《敏求記》空發議論可比”(缪荃孫語)。行文時每每有獨幕喜劇文筆法意趣,晴窗雪夜,或春半秋深,靜靜地品嘗着藏書、校勘的深味,并将刹那的點滴感受、跨越時空的情緻韻味融入文字中,為古典書話立法定制。而“紐頓時代”的說法,并非意味着紐頓的藏書舉世無匹,而是因為他用一種更富人情味而生趣盎然的文字取代了迪布丁等人學究氣的版本羅列、校雠賞鑒,“适時地開展了西方書話的另一番氣象”(陳建銘語)。小紐的文章處處妙語連珠,賦予其慧黠、淘氣的一面,自曝其“醜”的幽默靈慧與屠門大嚼的真氣淋漓交雜在一起,潑辣、自嘲、恣肆的風味自與荛圃不同。

接下來讓我們暫時把荛圃擱到一邊,集中來說說小紐這個美國佬。嚴格說來,他的妙文不是簡單的書話,雖一篇有一篇之主宰,而淘書經曆、版本、曆史考證、價格、拍賣風雲、轶事、人物傳記又在在皆有,博雜精深。《海外得書記》乃一炮走紅之作,堪稱倫敦舊書店之巡禮、舊書商之行藏錄,亦可稱作“倫敦獵豔記”,一篇在手,保證讓你置身倫敦那個淘書人的天堂流連忘返。《海内得書記》可以看作美國文學善本小史,而當時最優秀的舊書商羅森巴赫、韋爾斯等,總與小紐有着扯不斷、理還亂的淘書機緣,時不時要在文中露一下臉。其他如《舉世最偉大的書》乃一部精彩紛呈的聖經版本史,《舊目與新價》《“關聯本”與首版書》二文是關于古書價格變動最有意思的描述,《搜書之道》無疑是一篇簡明扼要的古書收藏指南,《書之為物》則是西方印刷史的實物舉例(我很少看到有人把如此學術性的東西寫得如此妙趣橫生),《藏書碩果僅此一人》則是一篇情深意厚的老友記……小紐是個野心勃勃的家夥,篇篇不離書,又篇篇不局限于書,往往能在古書源流的縫隙間展露出一幅宏偉的曆史畫卷。十八世紀的一幹英才,紛紛在他的書齋裡出沒,在他的筆下出場,複原了許多許多動人的曆史瞬間。最迷人的,當屬他以極低價格淘得《赉奉新編—一介老婦的贅言冗談》手稿的經曆。那是一本類似姓名類腋的神奇小書,以名為綱,沿波讨源,外加警世睿語、傳記大綱、短詩等,乃是由約翰生的閨蜜皮奧齊夫人編撰。要說誰是那個時代最熟悉約翰生博士的趣聞轶事的人,非紐頓莫屬。他引用起鮑斯威爾的《約翰生傳》,簡直就像探囊取物一樣信手拈來,恰到好處,讓人驚詫莫名—為此他還被選為英國約翰生協會的唯一一位美籍會長。也許是為了顯擺那驚人的知識量,他專門寫了一篇《半路才女》,為皮奧齊夫人立傳,連約翰生本人也變成了一枚貴重的道具。最厲害的,也是别人所不能為的,就是他的文章常常是從他獨一無二的藏品生發開來,一路百轉千回,曲徑通幽,帶你領略英國文學的勝景。我雖是荛圃的超級擁趸,在書話的廣度與深度方面,也不能不認為紐頓這厮更勝一籌。

讓我們花點篇幅來聊聊小紐的藏書觀。他說:“我從經驗中歸結出一個結論:真正偉大的珍稀善本,其價格的上限唯有無垠穹蒼差堪比拟。”(《藏書之樂》116頁)其結論來自于他常年浸淫老舊藏書目錄與時下價格的深入細緻的比較。要知道小紐這家夥可不是吃幹飯的,他未受過正規教育,更不用說上大學了,從學徒工起步,最後竟然坐上了卡特電器公司董事長的寶座,其谙熟于經營之道自然不在話下,可是為了買書居然阮囊屢空,一個是要命的嗜好使然,一個就是長期以來對書籍價格變動的深刻洞察使然。問題是哪些才是真正的善本、偉大的書籍呢?又如何步入藏書這一美妙“遊戲”呢?在《搜書之道》中,紐頓給出了他的一些建議,概括起來大緻有以下幾點:不要買你不能立刻付款的書,否則書就不是你的朋友,而是讨債者;要有自己的路線與主張,不要亂槍打鳥;不要過于單一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要适當富于變化,讓收藏變得生機盎然;要注意識别書的細節,盡可能保持書的原貌;慎勿收集全集本,叢書一般也不佳;投注在有人味的書上,能有前人手澤的本子總是上上之選;發端不在乎早晚,重要的是與優秀的書商建立良好的關系;可以把首版書作為自己起步的第一批“名駒”;其中最重要的是潛心研究文學。這無疑都是提升藏書品味的金玉良言。紐頓說:“我不在乎一個人有哪項嗜好:隻要有嗜好就好。”(《搜書之道》37頁)這讓我想起張岱的那句話:“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陶庵夢憶》卷四)再咂摸一下梭羅的那句名言:“多數人都在不出聲的絕望中生活。”想想當下有多少人正将時光浪擲于網絡遊戲,在溫吞水中被慢慢煮死,也許多讀讀紐頓的書,向紐頓看齊,或許可以啟迪一部分人找到自己的“駿馬”,投身于一項屬于自己的收藏,把“絕望的生活”弄得生機勃勃。

讀國人的書話(包括荛圃的),總覺得太溫文爾雅,缺少風趣、幽默與痛快淋漓的生氣。紐頓的這些妙文,除了《洋相百出話藏書》以及關于特羅洛普、花花教士那幾篇你不要當回事,可以不看不買,其他的連唠叨啰嗦也莫不元氣沛然,連愛屋及烏地為鮑斯威爾辯護也讓人為那個荒唐鬼一掬同情之淚。再加上譯者陳建銘先生的生花妙筆,以及每篇文章後面那詳盡的注釋,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值得三複其讀。倘若你是個愛書者,你的書房裡還沒有這套書,我要鼓動你趕緊置辦一套,好好領略紐頓這厮的博學洽聞與可愛之處。美中不足的是,《藏書之樂》雖經楊傳緯先生補譯,成為一個完整的譯本,而另外幾部尚非全譯,陳建銘先生若能撥冗續譯,使之終成全帙,則又是一番善緣、功德。關于英譯的種種問題,不是我這個英文水準連三腳貓也稱不上的人所能置喙,應該交給更專門的人來做,不過或許我可以對陳先生的一個注腳做一點小小的補充。

《藏書之樂》注63雲:紐頓與老誇裡奇之間的交情原本一直頗為友好,但他後來與誇裡奇書店一度關系生變(當時已由小誇裡奇接手經營)。導火線是美國首版《搜書之道》(boston:little,brown and co.,1928)“拍賣場風雲”一文中對該書店提出若幹尖銳評語,小誇裡奇認為有損書店商譽,甚至有意對紐頓提出告訴;後來紐頓于印行英國首版中删除該段文字,并于一九三年十月三十日的《泰晤士封包學增刊》上刊登道歉啟事;但紐頓口服心不服,于稍後(同年十二月)寄了一張措辭強硬的明信片給紐約書商harry stone 發洩滿腔不滿(英文原文略)。我據以翻譯的《搜書之道》版本為一九三年倫敦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ltd.版,該段文字自已不存。為了查出到底是那句話竟能惹出這麼大風波,我一直設法購買美國首版,但截至此譯本出版前夕仍難入手,在此向讀者緻歉。(68頁)

其實捅簍子的并不是一段話,僅僅是一個破折号而已。我碰巧藏有此書的1928年美國版(此書的首版似為1926年),此破折号赫然在目。

《拍賣場風雲》這樣寫道:屢屢可見某人越洋委托英國的大書商下标,事後卻旋即在報紙上看到那部書以等同于或遠低于他所投标的價格成交。他八成會對自己居然沒能得标感到大惑不解。(《搜書之道》105頁)

紐頓行文的時候,在“大書商”後面加了“-quaritch,for example,-”一句用以舉例說明。紐頓此文對英國拍賣場中類似同業行會壟斷的制度進行了激烈抨擊,這個破折号無意間把老誇裡奇置于靶心的位置,難怪要惹得小誇裡奇為老子出頭。

啰嗦了一大通,現在我們總結一下紐頓(1864-1940)其人:外貌“綜合了溫斯頓·丘吉爾的長相和匹克威克的身材”,藍眼珠,愛穿方格紋西裝,唯一曉得的娛樂就是工作;“桀骜卻不輕蔑,言雖尖刻亦無怨怼”,“每每能甘于纡尊降貴,以其謙沖令他人倍感榮寵”(喬恩西·b.廷克語);其特長是善于用莊諧并出的文筆向普通讀者描述他的珍籍;史上最著名的約翰生迷;糊塗旅行家,不管目的地是意大利,還是瑞士、埃及,最終都會中途改道奔赴倫敦的舊書店;藏書房名曰橡樹丘,位于費城市郊的戴爾斯福德郡,據《舉世最偉大的書》所言,枝繁葉茂的橡樹是英國國文的象征;自1907年起,每年聖誕節都會自制一冊藍色封面的小冊子分贈親友;他有一種英國紳士的做派,卻有一顆溫柔的心,當聽到一戰爆發的消息,他潸然淚下,說:“朋友們,我所深愛的英國,特羅洛普的英國從此萬劫不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