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前幾天我寫了古颚鳥類中的小不點兒——幾維鳥,也跟大家講了古颚鳥類和今颚鳥類的差別。簡單來講,古颚鳥類不會飛行,但是特化出了強壯的身體和雙腿,善于奔跑,我們熟悉的鸸鹋、鶴鴕和鴕鳥都屬于古颚鳥類。另外,古颚鳥類中還有現存最大的鳥,也就是鴕鳥struthio camelus。

成年的雄性鴕鳥身高2.1~2.8米,雌性鴕鳥要矮一些,但也有1.7~2.1米高,是名副其實的巨大鳥類,善于奔跑,卻不會飛行。

那麼有沒有飛行鳥類也具備高大的身材呢?還真有,鶴形目中就有很多大高個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赤頸鶴antigone antigone。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鶴形目盛産鳥類中的大長腿和大長脖子,鶴立雞群這個成語大家都聽說過。

野生赤頸鶴分布在印度、尼泊爾、緬甸、高棉、澳洲等地,跟大部分鶴形目鳥類一樣喜歡生活在濕地、沼澤和接近水域的平原地區,是現生最高的飛行鳥類。

赤頸鶴身高1.2~1.8米,也有身高超過1.8米的個體存在,放在人類中也是大高個兒了。雖然赤頸鶴很高,但是體重隻有5~12公斤,畢竟太重的話就沒辦法飛行了。即便如此,赤頸鶴也還是需要巨大的雙翼來提供飛行,是以它們的翼展寬達2.2~2.8米,在整個鳥類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赤頸鶴的名字來源于它的外表。

成年赤頸鶴離遠了看頭頂是白色的,面頰和上半段脖子是鮮紅色的,雖然配色沒有丹頂鶴優美,但也算是比較有仙氣兒的了。然而有句老話說得好——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隻要你靠得足夠近,你就能發現赤頸鶴配色的真相:

它們的頭部和頸部上半部分沒有羽毛,是秃的,頭頂看似白色的橢圓形區域其實就是純粹的秃頂而已,而它臉上和脖子上的紅顔色,其實是排列密密麻麻的肉質瘤突,絕對能讓密集恐懼症患者頭皮發麻。

下圖就是赤頸鶴的頭頸部特寫,建議密恐小夥伴快速劃過。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不僅如此,有些赤頸鶴的紅脖子上還有黑色絨毛,看上去就像絡腮胡子,心态不好的尋常人屬實不能細看。

另外,分布在澳洲的赤頸鶴經常被人與澳洲鶴搞混,其實要分辨它們很簡單,澳洲鶴隻有後腦勺是紅色的,而赤頸鶴的臉頰和上半段脖子都是紅色。再聯想一下丹頂鶴,它們頭頂的紅色其實也不是羽毛,而是跟赤頸鶴的脖子和澳洲鶴的後腦勺一樣,是密集的紅色瘤突。

這個顔色隻有它們性成熟後才會出現,繁殖期間更為鮮豔,雛鳥和未成年的鳥沒有這麼鮮豔的顔色,身體不健康和弱小的個體顔色也會稍有黯淡。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再來說說赤頸鶴的歸屬問題。

它們最早由現代分類學之父——林奈(linnaeus)老爺子在1758年首次描述,但是當時林奈把赤頸鶴歸入了鹭科的鹭屬ardea,并定種名為antigone。

可以看出,林奈老爺子又調皮了一把,把古希臘神話作品中的人物名字送給了動物(此名字來源于公元前442年古希臘劇作家sophocles創作的同名戲劇,中譯為安提戈涅),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麼幹了,再舉幾個類似的例子:

絨頂柽柳猴saguinus oedipus(國王俄狄浦斯,他還是前面說的安提戈涅她爹)、 長戟大兜蟲dynastes hercules(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阿波羅絹蝶parnassius apollo(太陽神阿波羅)、 赭帶鬼臉天蛾acherontia atropos(命運女神阿特洛波斯)。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沒辦法,林奈老爺子總共給一萬兩千多種生物命名,是學界有名的“命名狂魔”,偶爾偷個懶把現成的名字安在生物頭上也沒什麼。

繼續說赤頸鶴,時間來到1881年,英國動物學家edward blyth發表論文,認為赤頸鶴應該被分到鶴科的鶴屬grus,後來的一百多年中赤頸鶴也一直留在鶴屬,直到2010年,學界通過最新的分析系統發生學和基因測序手段發現原來的鶴屬其實是多系群,于是進行了重新分類,赤頸鶴單獨成立了赤頸鶴屬antigone,學名antigone antigone,直到現在也是如此,是以任何說赤頸鶴的學名為grus antigone的都已經是已經滞後的、不準确的說法了。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鶴形目的特征是長脖子、長喙和長腿,喜歡在靠近水域的地方生活。

赤頸鶴也是如此,它們在淺水和農田中覓食,會用長長的喙在泥沙中翻攪尋找食物,主要吃水生或近水生的昆蟲、蛙類、小魚、蝦蟹、螺,也會吃一些水生植物和谷物的種子。少數情況下,赤頸鶴還會進食鳥蛋、小型水蛇和蜥蜴等爬行動物,基本上找到什麼吃什麼,是典型的雜食動物。

由于早先赤頸鶴經常在人類農業區活動,會吃谷物和莊稼,還亂翻泥土,是以跟分布地的農民關系不太好。但是現在赤頸鶴已經成為了易危(vu)物種,幾乎在所有原生地都受到了正式保護。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

赤頸鶴主要在每年的7月到10月進行繁殖。繁殖期間,求偶的單身赤頸鶴之間和已經結對的赤頸鶴配偶之間都會進行“婚舞”行為,互相繞着圈兒跳躍、鳴叫、伸展長脖子,并張開翅膀抖動羽毛,很有儀式感。

另外,大部分赤頸鶴都實行終生一夫一妻制,配偶死亡後,存活的赤頸鶴有幾率出現絕食導緻死亡的情況,被人們視為愛情忠貞的象征。

反觀另一種更出名的“愛情鳥”——鴛鴦aix galericulata,其實是鸂鶒剝奪了赤麻鴨的名字,鴛鴦本身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赤麻鴨和赤頸鶴才是更忠于愛情的鳥類。

不過也不是所有赤頸鶴都對愛情忠貞不移,畢竟個體差異是普遍存在的,赤頸鶴中偶爾也有伴侶分開或更換配偶的狀況發生。

赤頸鶴:現存最高的飛行鳥類,身高能超過一米八,翼展可達兩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