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鸫。 黃小華 攝
中新網大興安嶺6月4日電(馮宏偉 黃小華 姜輝)4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釋出消息,該保護區從業人員在保護區内進行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首次發現中國東北地區少見鳥類赤頸鸫。
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呼中區境内,面積19.4萬公頃,是中國最北部,面積最大的寒溫帶原生明亮針葉林生态系統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中國寒溫帶明亮針葉林生态系統國家保護樣本和物種基因庫。
赤頸鸫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 黃小華 攝
據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業人員介紹,近日,他在保護區内進行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種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以前從沒見過,就用相機拍了下來。經保護區專家鑒定,他拍下來的鳥為一隻成年雄性赤頸鸫。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鸫俗名紅脖鸫,體長約25厘米,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尚屬首次發現。
近年來,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強化依法治理,不斷強化保護力度,保護區内生态環境日趨優良,成為動物的天堂,每年都有大量鳥類在此生息繁衍。目前,保護區内栖息着146種鳥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黑嘴松雞、東方白鹳、金雕,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鴛鴦、花尾榛雞、雪鸮、雀鷹等22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