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究竟是什麼,一個詞,一個字?不,中性詞是合适的。如果你把它放在哲學的巅峰,它說了什麼?作為一位通俗的曆史學家,方龍似乎對自己的哲學有更多的元素,因為他是哲學博士,但他的書大多是關于曆史的,大部分都是關于歐洲曆史的。一個學習哲學的人已經轉向寫曆史書,他可以想象他的書是多麼可讀。寬容在這樣一個學術背景作家的了解難度是自然難以想象的,我借了這樣一本書,翻過來,覺得還可以,沒想到能讀,那種抽象的程度簡直比我預想的要多,雖然哲學書我不喜歡,但偶爾也會看一看,像北門的一套書我還是堅持要耐心去讀, 雖然沒有收獲,但也學到了一些相關術語和名人研究的領域,但"寬容"既有哲學抽象,又有具體的曆史背景,讀了近一半,也不明白發生了什麼。蘇格拉底就是一個沒有上過一日制學校,一生都在傳授知識的老人。每天早上坐在山上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陽,思考着人類社會的規律,雖然他最終被判處死刑,但他可以離開牢房生存,但蘇格拉底決心為自己執行死刑,直到他喝了毒藥離開世界,他的心平靜得像水一樣, 原諒一切,這是寬容了解實踐的最好展現;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就連天神也不想看到這樣悲慘的結局,到底誰誰容忍了誰,看不出來,有點不可思議!歐洲幾千年的曆史,十字軍東征,攻占拜占庭,傳播基督教,耶稣,所羅門,穆德納漢等等,一系列的曆史紀念品也發生在幾千字中,讀起來耐人尋味,它是描述曆史,還是描繪社會的發展,但是,與寬容無關, 方龍先生想用歐洲曆史來說明,人類社會史其實是一部寬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