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在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一座用萬壽菊花瓣鋪就的橋,亡靈節當天,已經逝去的人們可以尋着這座橋和親人團聚。你的夢中,有沒有出現過這樣一座橋?拾級而上,橋上有美麗的風景,彼岸有想見的人。千百年來,橋梁橫渡江水兩岸,連接配接群山之巅,亦承擔着各種各樣的功能,或立于城市中心,見證人類的變遷;或懸于峭壁之上,迎接自然的挑戰。今天,就跟随環環一起,去打卡那些世界知名的橋梁吧~

倫敦塔橋,英國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donnamelina._

在泰晤士河上,有兩座用花崗岩和鋼鐵建構而成的方形五層塔,遠遠望去,仿佛皇冠浮于空中,這便是著名的倫敦塔橋。提到它,你一定不會陌生,百年以來,作為英國的地标性建築,倫敦塔橋見證着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19世紀末,倫敦東區商業蓬勃發展,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通行需求且不阻礙輪船行駛的港口通道,倫敦塔橋應運而生。塔橋的橋身分為上下兩層,當有大型船隻鳴笛駛過時,下層橋面可以從中分開向上升起,保證輪船的正常通行。遊客也可登上塔橋上層,飽覽泰晤士河的美景。傳聞中的勝景“霧鎖塔橋”,主角便是倫敦塔橋。高聳的塔橋在綿綿的薄霧下若隐若現,盡顯朦胧之美。

國王小徑,西班牙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caminitodelrey

在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市,有一座藏于峽谷中的險橋,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國王小徑。國王小徑始建于1901年,距今已有120年的曆史。在1個多世紀的風雨飄搖中,國王小徑先後奪走了9個人的性命,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走廊“。

這座險橋攀附在100米高的峭壁上,僅有1米寬,橋體生鏽嚴重,甚至有不少地方已經完全毀壞,僅有一段固定在岩石上的金屬線可供行人通過。但這樣艱險的條件,反而吸引了不少熱愛冒險的勇士前來挑戰。2015年,經過修複的國王小徑重新對外開放,卻引來不少登山愛好者的不滿:“它變得太安全了,已經失去了那種讓人戰栗的刺激感。”或許對于一部分人來講,過橋的意義并不是去到對岸,而是攀登自己心中的高山。

金門大橋,美國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white_balu

如果你愛看電影,那麼這座橫跨舊金山灣的橘紅色鋼鐵橋梁你一定不會陌生。作為《猩球崛起》《x戰警》等衆多美國大片的取景地,金門大橋可以稱得上是舊金山市的名片。金門大橋興建于1933年,并于1937年建成通車,總耗資約3550萬美金,在那時,它是世界上最長、最高的懸索橋。金門大橋的橋身選用亮眼的橘色,即便是在大霧之中也一樣顯眼。1986年,橋面開始安裝照明設施,橘色的橋身在暖黃色燈光的映襯下,仿佛海天之間一簇不滅的火焰。

但與其生機勃勃的顔色寓意相悖,金門大橋卻是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地點之一,建成至今約有1500人從橋上縱身跳下,葬身于汪洋大海中。2017年,金門大橋開始修建防自殺屏障,預計于2023年竣工。

韋伯橋,澳洲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walking_perspective

在墨爾本南部的雅拉河上,有座像藝術品一樣的人行天橋——韋伯橋。這座橋僅供行人和自行車通過,由藝術家羅伯特·歐文和建築師丹頓·科克·馬歇爾設計修建,并于2005年獲得了澳洲國家城市設計獎和約瑟夫·裡德城市設計獎。

韋伯橋将殘留的韋伯碼頭鐵路橋和南岸建立的商業住宅區連接配接起來,寓意着舊與新、過去與未來的一體兩面。橋梁主體由着色混凝土甲闆和環繞甲闆的圓形骨架兩部分組成。創新别緻的輪廓外形、輕盈流暢的線條設計,讓這座現代橋梁備受稱贊,屢獲殊榮。韋伯橋還是社交平台的網紅打卡勝地,在極具科技感的橋上自拍一張,仿佛進入了藝術品展覽館。伴着晚風漫步于橋上,還可以欣賞到雅拉河沿岸的美景。

516阿魯卡吊橋,葡萄牙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viaggiaconmela

你熱愛冒險嗎?你享受在高空中行走的刺激嗎?你想欣賞到壯麗的峽谷瀑布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一定要來516阿魯卡吊橋看看。

這座位于葡萄牙的新型懸索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吊橋,全長516米,由兩座巨大的v形塔作為支撐。吊橋建在阿魯卡地質公園的峽谷中,行于其上可以俯瞰瀑布和橋下奔騰的河流。吊橋距離地面175米高,橋身由鋼纜組成,底部是透明的,四周也隻有幾條鋼纜作為把手,整座吊橋是完全開放的,可以将阿魯卡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膽大的冒險者們通過整座吊橋隻需要10-15分鐘,但對恐高的人來說,通過這座橋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錦帶橋,日本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visitjapanau

春日溫暖的陽光下,枝頭的櫻花懶洋洋的張開了懷抱,随風飄搖的花瓣落在碧綠的水面上,與岸邊古香古色的錦帶橋一起構成了一幅動人的山水畫。錦帶橋位于日本山口縣岩國市的錦川河上,是一座五孔石墩木拱橋,整座橋的建築充分運用了木工的技巧,僅使用了包鐵和插銷固定,被稱為“日本三大名橋”之一。錦帶橋始建于1673年,在修建過程中幾經波折,屢次被洪水沖塌。落成後的277年中,錦帶橋雄踞在錦川之上,直到1950年被台風摧毀。1953年,錦帶橋被重新修建,此後日本政府定期對橋身進行加強維修。

春日的粉櫻、夏日的綠葉、秋日的紅楓、冬日的白雪,一年四季橋邊的顔色常變,而立于岸邊的錦帶橋卻不曾改變,依然典雅柔美,盡顯東方古韻。

卡裡克雷德索橋,英國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reland.com

腳下的木闆在風中吱吱作響,低頭便能看見洶湧的海浪,鼻腔裡充斥着海風裹挾而來的鹹腥味,卡裡克雷德索橋向你寄來一封挑戰書,你敢前來赴約嗎?

這條索橋連接配接了大陸和卡裡克阿雷德小島,雖然隻有短短的20米,卡裡克雷德索橋卻擁有悠久的曆史。1755年,為了捕撈鲑魚,當地的漁民修建了橋梁,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不用再乘船前往島上的小屋和漁場。最初的卡裡克雷德索橋隻有幾塊帶着縫隙的木闆和一個把手,漁民們靠着這個簡陋的索橋捕撈鲑魚為生。後來,魚類的遷徙發生改變,數量銳減,漸漸的便沒有漁民來此捕魚了。但是一批又一批喜歡冒險的遊客卻愛上了這條懸于海面上的索橋,每年都有許多勇士前來接受卡裡克雷德索橋發來的挑戰書。

莫斯塔爾古橋,波黑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email protected]

莫斯塔爾古橋又被稱為“舊橋”,是一座擁有427年曆史的石拱橋。莫斯塔爾古橋始建于1566年,寬4米,長30米,橫跨流經莫斯塔爾老城市中心的涅雷特瓦河,将城市的兩部分連接配接了起來。1993年11月,古橋在戰争中被炮火摧毀,直到2004年,重建後的莫斯塔爾古橋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座古老的石橋與周圍的磚石建築和鵝卵石鋪砌而成的古街道渾然一體、相得益彰。橋岸邊還有兩座堅固的大廈,像兩個戍衛的戰士,被稱為古橋的“守橋人”。

莫斯塔爾還有個有趣的習俗——古橋跳水。按照當地習俗,男子長到16歲,就要從古橋上跳入河流中,保佑身體健康事業高升。現在,古橋跳水成為了當地著名的旅遊項目。2005年,莫斯塔爾古橋及其周邊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準許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索契天空橋,俄羅斯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email protected]

盡管作為全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卻從未有過一座單高超過100米的橋梁,直到2014年索契天空橋的出現才扭轉了這一局面。索契天空橋距地面200米高,中心跨度達到439米,曾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純懸臂式人行天橋。天空橋位于索契冒險公園内,該公園由著名的蹦極營運商aj hackett經營,是以天空橋中心還設有蹦極平台,這讓喜歡刺激的遊客大呼過瘾。

站在索契天空橋的觀景台上,還能俯瞰到波瀾壯闊的黑海,伴着落日的餘晖,欣賞海天一線的美景,索契天空橋一定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旅遊體驗。

雙螺旋橋,新加坡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puifaisixfourteen

位于新加坡濱海灣新市區的雙螺旋橋,是世界上首座雙螺旋人行橋,于2007年開始建造,并在2010年投入使用。雙螺旋橋由澳洲的考克斯建築公司設計,以雙螺旋dna結構為原型,寓意着生命的延續、更新與成長。每當夜幕降臨,橋身被一束束led燈光點亮,字母c和g以紅色燈光出現,a和t以綠色燈光出現,4個字母分别代表dna的4個堿基:胞嘧啶、鳥嘌呤、腺嘌呤以及胸腺嘧啶。

雙螺旋橋上設有頂篷,可供遊人躲避熱帶地區毒辣的太陽,橋中還有一座圓形瞭望台,走累了可以坐下休息片刻,眺望一下市中心的景色。

查理大橋,捷克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prague.eu

碧波蕩漾的伏爾塔瓦河緩緩流經布拉格市,共有18座橋橫跨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查理大橋便是其中之一。查理大橋始建于1357年,由查理四世國王主持修建,并于15世紀初建造完成。大橋全長516米,寬9.5米,有16座橋墩,這座橋最初被稱為布拉格橋,1870年後,人們漸漸使用查理大橋指代這座古橋。在橋面兩側的欄杆處,每隔20米就有立有一座聖人雕像,這些雕像的人物取材于聖經和民間傳說,橋上共有30座形态各異、栩栩如生的雕像,其中以聖約翰·内波穆克的雕像最為著名。

作為布拉格市最古老的橋梁建築,查理大橋曾是曆代國王加冕遊行的必經之路。漫步于橋上,不僅能看到橋兩岸各色的建築,還可以買到許多街頭藝術品:身着捷克宮廷服飾的木偶、畫師現場創作的油彩畫,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郝久古橋,伊朗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mustdiscoveriran

郝久古橋坐落于伊斯法罕省,它既是橋,也是大壩,同時還兼具公共娛樂場所的功能,是一座集美觀性和實用性為一身的橋梁建築。郝久古橋建于1650年,是伊朗第七位薩法維國王阿巴斯二世在原有的古橋基礎上修建的,古橋總長105米,寬14米,橋身上有23個孔洞,當橋洞封閉時,兩側水面的高度會發生改變,由此起到調節的作用。橋的中間還有兩個很大的涼亭,阿巴斯二世曾坐在裡面觀看大典,而今,國王的椅子上隻剩下一塊石座。

郝久古橋上精緻的瓷磚和彩繪圖案,也讓它的美麗更加獨特。這裡是當地人休閑散步的熱門場所,也是很多攝影師的打卡勝地。

布魯克林大橋,美國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nycgo.com

橫跨紐約東河,連接配接了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島的布魯克林大橋,是紐約天際線一抹靓麗的風景。布魯克林大橋始建于1869年,由約翰·a·羅夫林設計,但不久後,在一次勘探事故中,羅夫林不幸身亡,他的兒子華盛頓·羅夫林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擔任總工程師,1883年,布魯克林大橋宣布建成通車。除約翰·a·羅夫林外,還有20多名建築勞工死于橋梁建造過程中,如今,走過雄偉輝宏的布魯克林大橋,還能看到為了悼念他們而設的标志。

時間飛逝,轉眼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已有1年的時間。最近,布魯克林大橋将新冠逝世者的遺像投影在橋面上,以此祭奠逝去的生命。這座立于海天之間的巨橋,吟唱着關于生命的挽歌。

特裡夫特橋,瑞士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renebaenz

全球氣候變暖導緻了冰川的加速融化,其中便包括特裡夫特冰川。十幾年前,人們可以步行穿過特裡夫特冰川,到達阿爾卑斯山的俱樂部的小屋,但是随着氣溫變暖,冰川的高度已經不足以将人們送到那裡。2004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修建了特裡夫特懸索橋。這座懸索橋跨湖而建,距離地面約100米,全長170米,是阿爾卑斯山最長的人行吊橋,同時也是最驚險的吊橋之一。

特裡夫特橋懸挂于湖面之上,稍不注意就有滑落的危險,想要通過并非易事,需要你鼓起莫大的勇氣,小心對待腳下的每一步,有生之年能從這座橋上走過,真可謂是人生中一次重大而刺激的嘗試。

霍亨索倫橋,德國

美翻世界的15座橋!各有各的迷人勁兒

圖源:ins@sigridgerits

漫步于德國科隆的霍亨索倫橋上,你一定會聞到空氣中浪漫甜蜜的味道。霍亨索倫橋是科隆曆史最悠久的橋,1907年建造于萊茵河上,總長409米,最初作為鐵路和公路兩用橋,1945年遭到戰争的破壞,重建後的霍亨索倫橋由3條鐵路和人行道組成,僅供火車和行人通過。沿着霍亨索倫橋行走,能到達德國地标性建築——科隆大教堂。

科隆人相信,隻要和夫妻在霍亨索倫橋上挂一把鎖,再将鑰匙扔入萊茵河中,彼此的愛情就能天長地久。這個浪漫的傳說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情侶們慕名前來,久而久之,橋上的鎖越來越多。色彩斑斓的銅鎖,既代表了人們對愛情的向往,也成為霍亨索倫橋上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