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評價陳寶箴?

作者:季我努學社

文| 林小靜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值北洋艦隊在甲午戰争中慘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國國内催生出了一股要求維新變法的思潮。也是在這一年陳寶箴出任湖南巡撫,這場危機讓陳寶箴認識到了清政權的腐敗,開始思考救亡圖存,“非掃弊政,興起人材,興天下更始,無以圖存”。此後他成為湖南維新運動的領頭人物,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個實行新政的省份。陳寶箴在湖南主持的維新變法運動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如何評價陳寶箴?

陳寶箴

一、政治方面,陳寶箴就任湖南巡撫後,着重整頓吏治,改良官場風氣,無疑起了積極的作用,但他的整頓吏治隻是在封建統治政權内部調整。為了推動湖南變法活動的有效實施,陳寶箴特地請了譚嗣同、梁啟超、唐才常等人來湖南興辦新政,遵循“中體西用”的洋務路線創辦了一批新式機構,比如仿照國外的巡捕房設立了保衛局和遷善所,對維護社會治安一定的作用。

二、經濟方面:首先展現在陳寶箴在湖南創辦了許多的企業,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陳寶箴設立了礦務局,屬于官督商辦企業,即官府将一部分的采礦業交給商人,得到了當地民族資産階級的擁護和支援。此外,陳寶箴與當地紳商合作創辦了和豐火柴公司和寶善成機器制造公司,還支援民間集股修造了粵漢鐵路,創辦了小輪公司,鼓勵私人創辦其他企業。正是在陳寶箴等人的主持下,湖南省出現了一批近代企業,為當地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雖然這種官督商辦的經營模式帶有明顯的洋務運動的特征,但是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陳寶箴主持的湖南維新運動不僅具有明顯的救亡圖存的意義,而且對資産階級改良派來說起到了鼓舞作用。

如何評價陳寶箴?

陳寶箴一家

三、文化教育事業:在推動維新變法的過程中,急需敢于改革精神的資産階級改良派人材,因而陳寶箴會同譚嗣同、黃遵憲、熊希齡等人創辦了新式學堂。1897年時務學堂正式在長沙建立起來,它不僅是教育和培養資産階級改良派人材的重要場所,而且成了維新派宣傳新政主張的思想陣地。此外,陳寶箴還支援維新派興辦了湖南課吏館、武備學堂等。為了将維新派的改良主張推廣到全省,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在長沙創辦了《湘學報》,《湘學報》初辦時,陳寶箴便饬令各州縣“于奉到後,先自捐廉,赴省訂購,每次或數十冊,或十餘冊,分交書院肄業各生及城鄉學士子,一體披閱,并勸紳商自行購買分送,神鄉僻寒酸,皆得通曉當世之務,以為他日建樹之資。” 足見陳寶箴對興辦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視。

如何評價陳寶箴?

時務學堂教師

雖然陳寶箴在湖南主持的維新變法運動在當時具有不小的積極意義,但是陳寶箴并非資産階級改良派,他仍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與資産階級改良派存在着根本的分歧。雖然他支援維新變法,但他反對資産階級的民權平等說,并曾就此問題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生沖突。可以說,陳寶箴發起維新運動的底線便是不能動搖封建專制統治。

參考文獻:

謝冰:《戊戌變法時期的湖南巡撫陳寶箴》,《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

朱洪斌:《談談陳寶箴在維新變法運動中的作用》,《曆史教學》1986年第5期。

周敏之:《論陳寶箴在戊戌維新運動中的作用》,《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号(搜尋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号(名稱季我努學社,搜尋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内著名的曆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争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内最著名的公共曆史講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