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清诰封孺人⽯⺟⻩孺⼈墓志銘》·陳寶箴撰

作者:老石家史

此⽯系早年湖南⻓沙郊區出⼟,⺠間遞藏頗久,雖距今140餘年,除出⼟時擦傷志⽯表⾯之外,儲存狀态⼗ 分完好。

《皇清诰封孺人⽯⺟⻩孺⼈墓志銘》·陳寶箴撰

石世纓真迹

皇清诰封孺人⽯⺟⻩孺⼈墓志銘

诰授資政⼤夫、欽加布政使銜、湖南候補道、⾟亥科舉⼈、分甯陳寶箴敬撰。

【陳寶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字右銘,譜名觀善,江西南昌義甯人,晚清維新派政治家。孫,陳寅格,知名曆史學家。】

孺⼈姓⻩⽒,诰封奉政⼤夫善化⻩公兆馨⼥,湘潭縣附貢⽣、候選知縣⽯君世纓繼室也。孺⼈淑懿端慎,幼讀書能曉⼤義。事親克孝。⽯君原配湯孺⼈卒,遺襁褓⼦⼀。⺟朱太宜⼈鑒世所稱“繼⺟于前⼦,殊也”,谂孺⼈笃于所⽣,往⾏敦婉,⽈:“是宜能保育此呱呱者”,遂使聘焉。

初,孺⼈⺟柯宜⼈病久弗愈,孺⼈侍疾及期,未嘗假寐。醫藥卒罔功,孺⼈籲禱⻤神,代隕以軀,皆弗應。顧聞古今有割臂股療親疾事,觊幸萬⼀克濟,死不憾。其⼣,⽗及昆弟鹹在⺟所,趣⽗蚤就卧,绐諸昆且姑休。中⼣,番侍皆從之。孺⼈乃挾翦⼑神前,伏禱涕泣,刲左臂,脫⾁⼨許,和藥進之。裹創拭⾎,⽆損常度。越數⽇,⺟疾少瘳,逾⽉複疾作,竟殂。家⼈始知⼥割臂事。及歸⽯君,诘之,堅諱弗承。⻅其創宛然臂上,淚涔涔下,嗚咽竟弗能語,⽯君亦不忍複道也。

孺⼈既歸⽯⽒,事姑如事其⺟,撫前⼦如⼰出。然有過,弗忍贳,必曲使悛,乃已。督所⽣⼦,如嚴⽗師。⽯君常為客諸公,聞賴孺⼈娛親訓⼦,纖曲畢理,⼀不以撄夫⼦慮,⽽親⽆忤容,⼦⼥⽆媮習。紉虛襞隙,不窳以。及卒,姑朱太宜⼈恸⽈:“失吾賢婦!”蓋親戚⽆間⾔焉。

孺⼈以道光⼗有⼆年五⽉⼗四⽇⽣,于同治⼗有三年⼗⽉⼗四⽇以疾卒,年四⼗有三。⼦五:⻓鑒,湯孺⼈出,嗣伯兄純後,娶孫⽒;孺⼈⽣⼦男⼦四:镛、銘、镠、锟。銘嗣弟綏後。⼥⼦六,殇者三。以其殁年,葬⻓沙明道都,庚⾸甲趾,距其⺟柯宜⼈墓數武,哀其志也。将葬,⽯君請予志其墓,複系以銘。銘⽈:

⼥創⽽莫贖其⺟,姑憐⽽不保其婦。胡⼈之所哀,⽽天之所否。傍⺟九原,依依陵⾩。⽈斯孝⼥賢婦之所藏,曆千春宜不朽。

夫世纓和淚書丹并篆蓋。

⽯⽒原籍湖南湘潭仙⼥鄉,後遷居⻓沙。

石世纓三子,⽯镠(1870-1935)頗肖其⽗⽯世纓,精于書畫 篆刻詩詞。可惜時運不濟,隻做過⻓沙楚怡⼩學庶務、湖南醴陵法院錄事、⻓沙教育會書 記、河南開封、天津審判廳書記、甯鄉榷運局教育基⾦保管等⼩官吏。

石镠次子,石聲準,考⼊湖南國⽴師範國⽂系,師從著名學者錢基博。⽯聲淮畢業後留校任教,錢基博便将獨⼥錢鐘霞(錢鐘書之妹)許配給⽯聲淮。

⽯镠四⼦,⽯聲漢(1907—1971)是著名科學家,曾在中⼭⼤學師從⾟樹幟教授,⼜留學英國倫敦⼤學,建國後成為國内著名農史學家、農業教育家和植物⽣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植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晚年緻⼒于整理、研究中國古代農業科學遺産⼯作,先後完成《⻬⺠要術今釋》、《農政全書校注》等14部巨著,是中國農史學科重要奠基⼈之⼀。與祖⽗⽯世纓、⽗親⽯镠⼀脈相承,⽯聲漢也⻓于⾦⽯詩詞,著有詩集。

⽯聲淮、⽯聲漢的後裔從事科技和教育的⼈才頗多,分布海内外。⽯⽒前代并⾮通顯之族,經陳寶箴撰⽂揚譽之後,始克其實!

據石聲漢《荔尾詞存》自序:

餘家本寒族。明季自江西遷湘潭已來,耕讀相仍。清康熙中,族伯祖天際公崙森,有自耕田圃四畝,以诰 仗義叩阍,白省官贓事得直,聲震一時 。晚歲,為所發賊吏子孫誣構,棄市,邑人追思者二百餘年。

可考系:

一代,石梁。

二代,石喬松。

三代,石砇,字,砂。

四代,石萬程。

五代,石開雲,子,石崙森,石嵋森。

石世纓,屬石嵋森之後。石梁之後,石萬程,石養源,石承藻,皆中進士。自明清以來,石氏門人多科舉,皇清诰封不計其數,可謂,清白廉史,盡顯家風。石氏其先石守信,純臣裔孫。

《皇清诰封孺人⽯⺟⻩孺⼈墓志銘》·陳寶箴撰
《皇清诰封孺人⽯⺟⻩孺⼈墓志銘》·陳寶箴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