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评价陈宝箴?

作者:季我努学社

文| 林小静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正值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国内催生出了一股要求维新变法的思潮。也是在这一年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这场危机让陈宝箴认识到了清政权的腐败,开始思考救亡图存,“非扫弊政,兴起人材,兴天下更始,无以图存”。此后他成为湖南维新运动的领头人物,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实行新政的省份。陈宝箴在湖南主持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如何评价陈宝箴?

陈宝箴

一、政治方面,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后,着重整顿吏治,改良官场风气,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他的整顿吏治只是在封建统治政权内部调整。为了推动湖南变法活动的有效实施,陈宝箴特地请了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人来湖南兴办新政,遵循“中体西用”的洋务路线创办了一批新式机构,比如仿照国外的巡捕房设立了保卫局和迁善所,对维护社会治安一定的作用。

二、经济方面:首先体现在陈宝箴在湖南创办了许多的企业,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陈宝箴设立了矿务局,属于官督商办企业,即官府将一部分的采矿业交给商人,得到了当地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此外,陈宝箴与当地绅商合作创办了和丰火柴公司和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还支持民间集股修造了粤汉铁路,创办了小轮公司,鼓励私人创办其他企业。正是在陈宝箴等人的主持下,湖南省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虽然这种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带有明显的洋务运动的特征,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陈宝箴主持的湖南维新运动不仅具有明显的救亡图存的意义,而且对资产阶级改良派来说起到了鼓舞作用。

如何评价陈宝箴?

陈宝箴一家

三、文化教育事业:在推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急需敢于改革精神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人材,因而陈宝箴会同谭嗣同、黄遵宪、熊希龄等人创办了新式学堂。1897年时务学堂正式在长沙建立起来,它不仅是教育和培养资产阶级改良派人材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了维新派宣传新政主张的思想阵地。此外,陈宝箴还支持维新派兴办了湖南课吏馆、武备学堂等。为了将维新派的改良主张推广到全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长沙创办了《湘学报》,《湘学报》初办时,陈宝箴便饬令各州县“于奉到后,先自捐廉,赴省订购,每次或数十册,或十余册,分交书院肄业各生及城乡学士子,一体披阅,并劝绅商自行购买分送,神乡僻寒酸,皆得通晓当世之务,以为他日建树之资。” 足见陈宝箴对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

如何评价陈宝箴?

时务学堂教师

虽然陈宝箴在湖南主持的维新变法运动在当时具有不小的积极意义,但是陈宝箴并非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虽然他支持维新变法,但他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说,并曾就此问题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生冲突。可以说,陈宝箴发起维新运动的底线便是不能动摇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文献:

谢冰:《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朱洪斌:《谈谈陈宝箴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作用》,《历史教学》1986年第5期。

周敏之:《论陈宝箴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作用》,《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