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11月3日訊(通訊員 郭常春)11月初,隆回縣多個鄉鎮組織對違法亂占耕地建房進行拆違複墾,對标推進縣政府交辦的月清“三地兩礦”整治的重點工作,緻力建設農村土地管理新秩序。
近年來,隆回縣自然資源局堅持服務高品質發展大局,以建設自然資源管理新秩序為目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全員力行依法履職,精簡整合行政審批,合力做到學法懂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創造了文明執法、陽光服務的良好氛圍。
強化法治建設上司,組織多形式學法普法
抓好組織上司,層層落實工作責任。該局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和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要點,成立黨組書記、局長李金平任組長的依法行政上司小組,定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建立局長牽頭抓,分管上司重點管,局法規政策、行政執法、執法督察、行政審批、執法監察等相關機關合力履職、全局人員依法行政的法治建設責任機制。局長帶頭出庭應訴,局上司主動承擔涉訴涉訪包案、執法監管包鄉鎮的責任。
抓好學習教育訓練,強化科學理論武裝。采取黨組中心組集中學、以會代訓、專題講座、交流互學、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經常組織法治建設學習,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文明建設一并推進,重點學習領會了中央“一規劃兩綱要”和中央省市縣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等方面的會議檔案精神;把《憲法》《土地管理法》《礦産資源法》《城鄉規劃管理法》《測繪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民法典》《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自然資源管理業務知識做到常學常新、學用結合、學用同步。學習教育訓練對象還履蓋至各鄉鎮、縣直相關部門的幹部職工。2020年,縣鄉鎮村上司班子和該局全體人員接受了省自然資源法規政策集中教育訓練。2021年共組織各類學習活動30餘次,累計1500人次受訓。
抓好普法宣傳,營造積極執法氛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由局政策法規股牽頭,全體人員共同推進普法宣傳。每年該局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8.29測繪日”、“12.4憲法宣傳日”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多管道,大力宣傳自然資源法律法規。2021年9月在“全縣違法違規用專項整治集中宣傳月”活動中,該局印發自然資源宣傳手冊5萬份,入組張貼耕地保護通告5000張、耕地保護“八不準”彩圖6000幅;全縣出台宣傳車500台次;在全縣範圍形成“主動保護耕地,嚴控亂占亂建”的共識。
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推進嚴格依法行政
嚴格推行依法行政。一是實行權力清單管理。依法進行行政審批和執法監管,列出權力清單和法律依據。全局的規劃調整、規劃審批、重點項目用地報批、土地出讓、工程規劃審批、工程驗收确權、不動産登記發證、礦業權設定、個人建房類的用地規劃審批和非法占地、非法破壞耕地、非法采礦等許可、執法事項的權力全部列出清單,嚴格依據法定條款、法定程式和法定标準依法行政,禁止私自增加法外條件。二是重大事項集體研究。建立業務集中會審制度,把情況較為複雜、曆史遺留問題、适用法規政策不明确等審批和執法事項,送出會議集體商議,特殊情形還要報請縣政府上司審定。對規範性檔案的下發履行調研、起草、讨論、局班子會研究、合法性審查等程式,報請縣人大内司委和縣司法局備案,確定了檔案的合法性、針對性、指導性;并定期清理規範性檔案的時效性,列出目錄予以公布。三是聘請法律顧問服務。該局與縣志濤律師事務所簽訂法律服務協定,對重大政策的制定、涉訴應訴、行政執法等方面提供法律顧問服務,開展執法指導,進行法制把關。
行政審批實行“三精簡”改革。2021年2月,該局針對機構改革後的縣城規劃區内個人建房的用地規劃、工程規劃、規劃條件核實和權籍調查等許可分散審批等問題,對标推進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出精簡審批資料、精簡審批程式、精簡審批時限的“三精簡”措施,制定工作标準,整合審批職能和人員,下放審批權限,歸口由局行政審批股在政務視窗統一受理、全程代辦、集中審批、限時辦結;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累計受理行政申請435宗,頒發許可證351宗,實作提效50%,辦結率、滿意率均為100%。同時,不動産登記辦理在縣不動産登記中心視窗實行閉環管理,一站式服務、限期辦結,2021年頒發不動産證書證明13019本。
政務資訊實行無保留公開。該局依規提供透明服務,緻力打造陽光政務,列出權力清單,政務資訊隻要不涉密就要求做到公開。一是審批事項全面公開。編制自然資源行政審批辦事指南,對行政審批股和不動産登記中心的審批事項,逐項編排出審批的依據、所需申報材料清單、審批時限、流程、收費标準與依據等内容,在政府網、公衆号全面公開,彩版指南擺放服務視窗。二是行政辦理情況及時公開。對非法占地、非法采礦、非法破壞耕地等行政處罰決定、受理的審批事項嚴格按要求在網上公開,行政許可批前公示現場張貼公開。三是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公開。對規劃編制、規劃調整、規劃審批、土地征收公告、土地出讓公告與成交結果、礦業權出讓公告與成交結果、各類項目工程的招投标等都要在網上公開和張貼公布。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有送行政許可進行公開聽證,廣泛征求意見。
依法進行執法監管,規範優化執法方式
應勢改革執法監管機制。一是保留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力量。在綜合執法隊伍改革中,原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暫行保留,更名為縣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大隊,現有編制10名,幹部職工26人;配置了執法記錄儀3台,gps定位儀3台,照相機4台。鄉鎮的自然資源工作執法全部劃轉至鄉鎮行政綜合執法大隊。二是下放委托執法監管權。2019年6月,該局把鄉鎮的非法占用耕地建房、非法采礦、項目非法占地、違規建設的動态巡查和執法查處等權力,以書面形式委托給鄉鎮人民政府行使。三是制定了執法的标準和規範。2017年以來,該局依規制定了行政執法自由裁量基準、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對查處非法占地、非法破壞耕地、非法采礦等違法行為的法律依據、各類情形的條款規定、執法程式、執法要求、行政處罰檔案會簽與下發、履行處罰決定等方面進行明确,為依法監管、文明執法提供了指導。
健全了自然資源違法案件查辦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動态巡查制度。由縣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大隊分片區對全縣範圍内的非法占地、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非法破壞耕地、非法采礦等土地礦産違法行為進行動态巡查,橫向到邊、縱向到點,不留盲區死角;及時發現制止土地礦産違法行為,并分類将線索移送至鄉鎮和縣農業農村局查處。二是建立重大疑難案件會審制度。對标建立月清“三地兩礦”機制,每月由局長牽頭召開會議,對項目違法用地、非法采礦、衛片土地違法等問題,逐宗集體研定整改措施、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三是建立過錯錯案責任追究和案件評比制度。實行土地礦産違法案件查處終身負責制,對在辦案查案中存在執法不嚴、違法違規等情形,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每年組織對20個案卷進行辦案品質評比,并選出優秀案卷參加縣市省級的評比。
依法強力查處土地礦産違法行為。一是做到有案必查。對巡查發現、群衆舉報、上級交辦、媒體反映的非法占地、非法買賣土地、非法破壞耕地、非法采礦、超深越界開采等土地礦産違法案件,緻力做到第一時間受理立案,安排專門隊伍負責查處。二是大案要案實行重點查處。對非法破壞耕地、非法買賣土地中出現面積較寬、金額較大、涉及刑事犯罪等情況的大案要案,該局落實專門班子重點查處,移送縣公檢法、财政和紀檢監察部門一并落實刑事、經濟和行政等處罰措施。三是整合全縣力量查處衛片違法用地。對部省交辦的衛片違法用地行為,由縣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上司小組牽頭,組織鄉鎮、相關指揮部、相關部門等責任主體進行集中整治,縣鄉鎮層層實行專班管理和排程,限期分類落實立案查處、拆除複墾、補辦用地手續等整改措施。2021年8月以來,縣政府把月清“三地兩礦”納入重點工作推進,實行一周一排程、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一月一評比,違法用地整改的階段性成效較好。
(編輯:銀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