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作者:智彙堂

在世人的印象中,僧人都是一副仁慈的模樣,與世無争,也從不沾手殺戮。但在國家危難之際,和尚也曾大開殺戒,出手保家護國。在中國曆史上,共有兩次大規模的僧人奮起從戎的例子。在國難當頭之時,不去在意清規戒條,拿起刀槍,抗擊外敵。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第一次是在明朝時期,嘉靖年間,東南地區倭寇橫行,當時的南中督軍萬表,擔心手下的兵馬疏于戰事,不敵倭寇,就請求少林寺的方丈,開始方丈是不同意的,後來收到朝廷請求以及看到倭寇橫行傷害無辜百姓,就同意了讓手下的武僧前去助陣抗擊倭寇,派最優秀的三十一個弟子前去。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領頭的就是著名的月空和尚,他們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槍和棍,且武藝高強,面對日本的主力倭寇,三五下的就擊退了他們,在一些影視劇中就有很多是據此改編的月空和尚,曾一人敵百,令日寇聞風喪膽。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流傳最廣的莫過于白沙灣之戰,一千多倭寇與一百餘名僧兵遭遇,在月空和尚的帶領之下,一百僧兵打的倭寇丢兵棄甲,落荒而逃,戰後統計,月空和尚一人就擊殺了70個倭寇。在這次教訓之後,日寇在東南境的行為也收斂了很多,日寇引以為豪的東洋刀術,在少林寺的武功面前變得不堪一擊,沉重的打擊了倭寇的嚣張氣焰。後又配合戚家軍徹底地将倭寇趕出了中國境内,保衛了祖國。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僧兵畢竟是方外之士,盡管屢立奇功,但并不貪功邀賞,《僧兵首捷記》說:“僧兵骁勇,不以首級論功”。是以,當明朝開始大規模掃蕩倭寇,抗倭形勢好轉之後。僧兵們默默選擇了班師,“當道莫與奏功,而僅賞銀牌,退歸山刹”。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第二次的僧人大規模從戎是在抗日戰争時期。1938年中國的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五台山寺廟成立了由青年僧人組成的抗日自衛隊。他們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特定環境,積極以各種形式參加抗日,想方設法營救被日軍關押的八路軍和群衆,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拿起槍,勇敢地與日軍搏殺。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五台山的僧兵連

1938年農曆八月十六。日軍向五台山區進犯,僧人自衛隊分隊長慈蔭法師帶領100餘名僧人自衛隊員,配合八路軍和農民自衛隊300多人,埋伏在五台山區的金崗嶺、蛇溝一帶。敵人進入伏擊圈,八路軍和自衛隊員們利用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滾動巨石,砸向敵群,加上步槍、手榴彈,打得300多日軍丢盔卸甲,無處躲藏。當地群衆稱五台山的和尚為“革命和尚”。以後,晉察冀軍區專門把這些和尚僧侶組織起來,建立了一支連隊,稱“和尚連”。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和尚連

在四川重慶幾所著名寺廟都有僧侶參軍從戎的細節資料。據了解,在日本全面侵華戰争期間,重慶多家寺廟組織僧兵對抗日軍。在國難當頭,民族大義面前,一切清規戒律都可以暫時不管。這些參戰的僧人,很有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師、領袖人物,見證了日軍的殘暴,而選擇拿起手中的法杖保護一方無辜群眾。1942年,重慶巴縣僧尼光明法師和海芳法師毅然卸下僧裝入伍參軍;1943年,南岸慈雲寺有14人參加了當時國民政府組建的遠征軍運輸隊,部分僧兵犧牲在異國他鄉;1944年,重慶漢藏教理院(缙雲寺)寺僧慈能等人,重慶羅漢寺僧續印等,報名上了前線;1945初,來渝的顯明法師也入伍,到印度參加機械化部隊訓練,盡管沒有來得及參加作戰,但“和尚從軍”已是當時的大新聞。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1940年3月,樂觀法師和重慶南岸慈雲寺方丈澄一組織了著名的慈雲寺僧侶救護隊,在大轟炸中救護遇難同胞,不少外地來的僧人也加入到這一團隊。2年間,他們共救了500餘人。

而遠在東邊的上海,自盧溝橋事變之後,也曾緊急組織了“上海僧侶救護隊。八· 一三上海抗戰爆發,上海僧侶救護隊開赴吳淞前線,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搶救傷員”。根據史料記載,僧侶救護隊在淞滬戰争中,救了8273個傷病及難民。上海的報紙将他們譽為“英勇僧侶”,外文報紙稱他們為“戰神之敵”。

這些出家人雖犯殺戒,卻受世人敬仰,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出家人講究戒葷腥、殺生和血光,但為了救人,僧人們全破了。可見佛不在經書,而在心中。所謂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這才是真正宗教信仰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