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序放生,莫因祈福而殺生

作者:飄在城鄉
無序放生,莫因祈福而殺生

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民間就有正月初一放生的習俗。《列子•說符篇》中記載:“正旦放生,示有恩也。”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大力提倡放生,并與中國原有的放生習俗相融合,逐漸演變成佛教獨特的法會——放生會,成為善男信女積累功德祈福保身的一種活動。

近年來不知道是真的想要積德行善還是壞事做多心有暗鬼反正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放生積德的群體,放生涉及到的動物更是形形色色,從常見的魚蝦蟹鼈龜、禽獸鱗甲蟲到各種稀奇古怪遠涉重洋而來的洋品種不一而足,更有名為放生實為遺棄的寵物玩家也為豐富物種資源貢獻了一份力量。此外還滋生了一個捕獵野生動物滿足善人們放生需求的職業。

無序放生,莫因祈福而殺生

這些大善人們的行為有時候真的讓人贊賞又痛恨,有的能給當地人和山裡水裡的原住民加盤菜(比如放生從養殖場買來的野雞野兔等等喪失了野外尋食能力的動物),有的卻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态環境(比如一些不是當地物種或沒有天敵的掠食性物種),更有甚者給人們帶來了直接傷害(比如毒蛇、食人魚等等)。

網絡上也經常可以看到長江黃河或者某個河流湖泊發現外來物種(還有混血雜**交出來的新物種)泛濫破壞原生水環境和魚類資源的新聞,美國的鯉魚、澳洲的野兔更是成為世界周知的災難級環境問題,福壽螺、小龍蝦也在我國吃貨們的圍剿下呈泛濫的态勢。這些問題除了考慮不周的引進更多的是各地“慈善家”們的無知放生引起的。

無序放生,莫因祈福而殺生

為此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對放生等行為進行了規範,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将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産,避免對生态系統造成危害。

國家宗教局也要求,佛教道教界要進一步規範放生活動,引導信教群衆樹立保護環境的理念,堅決禁止各類違反法律法規、破壞生态環境、危害人身安全的放生活動。

無序放生,莫因祈福而殺生

是以希望有參與放生祈福積德需求的人群一定要考慮周全一些,不要讓那些承載着自己“德行”的動物們因自己的盲目和無知而變成對自然環境和原生生态鍊的“殺生”行為。

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必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