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導語
上下關聯,通力合作,用檔案講好黨的故事,全力服務建黨百年慶祝活動,這是2021年全省各級綜合檔案館的宣傳基調。省檔案館“冀小蘭”平台順勢推出全省“黨史宣講大聯播”,展示各地紅色珍藏,傳遞檔案人心聲。
今天釋出的内容是承德市檔案館推薦的:
陳鏡湖徒步莫斯科尋找黨組織
與李大钊結識
陳鏡湖,1901出生,熱河建平人。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很快傳播到天津,這時陳鏡湖正在天津直隸一中讀書。5月6日,天津學生在北洋大學召開中等以上學校學生代表會議,号召同學們共同起來救國,會後直隸一中成立了“學生救國團”等愛國組織,陳鏡湖作為學生救國團的一員,參加了向省公署請願、示威遊行、街頭宣傳講演等活動,積極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中,并先後赴北京、廣州等地參加學生運動。
陳鏡湖
9月6日,李大钊同志在天津組織成立了“新生社”,陳鏡湖和韓麟符、于方舟等積極參與,在這期間陳鏡湖結識了李大钊,第二年“新生社”改為“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在李大钊的指導和“五四”精神的熏陶下,陳鏡湖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大的提升。
1922年,陳鏡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在校期間,陳鏡湖一邊學習,一邊參加社會革命活動。1923年,經李大钊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熱河最早的共産黨員之一。
親曆第一次國共合作
1924年1月,在共産國際和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下,由孫中山主持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陳鏡湖、于方舟、于樹德等作為直隸代表參加了大會。大會通過了共産黨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國共開始了第一次合作。1924年3月,在承德市南營子大街三條胡同原肅順府内建立國民黨熱河省黨部,陳鏡湖等為黨部執行委員。
承德市檔案館館藏:《盛京時報》國民黨大會預志
1925年3月,中央北方區委決定在熱河、察哈爾、綏遠、標頭建立四個平行組織——黨的工作委員會,開展黨的地下工作,陳鏡湖擔任中共熱河工委負責人。
1925年5月,“五四”愛國運動六周年之際,陳鏡湖在承德“演武廳”(現承德火車站附近)組織承德市各中國小和師範的近千名學生,召開紀念大會并遊行示威。
遠赴蘇聯尋找黨組織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反革命政變,大批共産黨人慘遭殺害。北方反動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于4月28日将李大钊等20多名革命先驅殺害,熱河的國共兩黨組織也被奉系軍閥摧毀,黨的負責人被迫轉移到天津,熱河的革命鬥争轉入了低潮。
1928年4月至1929年2月,經中共中央準許,先後建立了中共内蒙特别支部委員會、内蒙古革命委員會、内蒙特别委員會,負責指導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特區工作。1930年6月,内蒙特委遭軍閥破壞。内蒙特委委員陳鏡湖、劉剛在當時交通閉塞、聯絡條件極差的情況下與黨的組織失去了聯系。
承德市檔案館館藏:陳鏡湖手稿
在極為嚴峻的形勢面前,陳鏡湖和劉剛沒有被吓倒,沒有消沉和屈服。他們以共産黨員所特有的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的精神,做出了一項超乎尋常的決定:徒步穿越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由貝加爾湖經西伯利亞至蘇聯莫斯科,設法通過共産國際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系。經過兩個多月的艱難跋涉,他們兩人曆盡千難萬險,終于勝利到達蘇聯首都莫斯科。在共産國際組織的熱情幫助下,與設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取得聯系。經過短暫休息,陳鏡湖、劉剛立即回國,然後由陳鏡湖直赴上海找中共中央有關負責人彙報,請求訓示。在上海,中共中央負責北方工作的孔原同志熱情地接見了他,聽取了有關内蒙特委的工作彙報。孔原向陳鏡湖同志介紹了全國的形勢,肯定和鼓勵了他們不畏艱險,堅持為黨工作的精神,提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并代表中共中央授權陳鏡湖重建中共内蒙特别委員會,任命陳鏡湖為中共内蒙特委臨時書記,負責熱河、察哈爾、綏遠地區黨的工作。
逆境中,陳鏡湖進行了艱苦的組織工作,到1931年6月末,中共内蒙特委已整頓、恢複縣黨部6個(圍場、豐甯、承德、張家口、赤峰、綏遠),黨員33人;旗黨部2個(克什克騰旗、西公旗),黨員7人。此外,還有軍事特别支部4個,黨員29人。同時,還建立了内蒙革命青年團總部,有團員176人。
金溝屯會議舊址
1931年10月2日,在熱河省灤平縣金溝屯召開了各縣旗黨組織代表聯席會議,選舉産生了新特委,陳鏡湖當選為内蒙古特委書記,加強了黨對内蒙古地區反蔣抗日鬥争的上司。
陳鏡湖、劉剛不畏艱險,遠赴蘇聯和上海找黨,在中共熱河、承德黨史上寫下了令人難忘的一頁。
(承德市檔案館 張靜、張雪)
冀小蘭
在大家的關注中成長
查檔電話:0311—87902333
征集電話:0311—87903865
省館官網:
http://www.hebdaj.gov.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