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T大腦加速落地,阿裡雲闖入“網際網路+”深水區

對于社會各行各業而言,“重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變化的拒絕。

兩年前,當“網際網路+”一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時,還是一個模糊而寬泛的概念。兩年間我們目睹了網際網路對不同社會産業的颠覆與改造,但仍然無法對“網際網路+”作出一個準确的定義。

直到今天,很多企業對“網際網路+”的了解仍舊停留在“跨界”、“連接配接”這樣淺顯的層面,将網際網路視為産業轉型的一個外部推動因素。而在我看來,“網際網路+”更重要的價值卻展現在對不同産業内部的系統化改造上,從系統底層對産業進行網際網路化重構,實作應用和服務的智能化。

盡管對大多數處于轉型時期的企業來說,大刀闊斧的重構式變革相比亦步亦趨的漸進式改革,意味着許多不确定性,但顯然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不可逆轉。也因為此,“網際網路+”戰略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深水區。

從連接配接到重構,“網際網路+”進入深水區

差不多一月前,阿裡雲在深圳雲栖大會上釋出了et工業大腦、醫療大腦、城市大腦等一系列産品,展示了人工智能實際應用的全景圖。阿裡雲總裁胡曉明說,希望能将阿裡集團的技術以産品化的形式,服務更多的創新企業和政府機構。

ET大腦加速落地,阿裡雲闖入“網際網路+”深水區

一周前,浙江省資訊化工作小組與阿裡雲共同公布了“十萬企業上雲”計劃,浙江成為首個以et大腦推動智能化制造轉型的試點。而就在今天,雲栖大會·南京峰會上,阿裡雲又聯合江蘇省經信委共同啟動了“1+30+300”工程,以推進江蘇省内30家“資訊化、工業化”融合服務機構、300家制造企業高效利用雲計算、人工智能,最終推進企業的智能制造轉型。

阿裡雲的戰略指向很明确,就是要為不同産業替換一顆“et大腦”,取代過去的思維和生産模式。以et醫療大腦為例,過去醫生的價值在于個性化的經驗,機器的能力則展現在算法和速度上。擁有et大腦的機器無法替代醫生,但卻大幅增強了醫生的能力。顯然,et大腦重構的是傳統的産業運作和服務模式。

用et大腦從系統底層對産業進行網際網路化重構,這是阿裡雲所了解的“網際網路+”,而在此之前,大多數企業所了解的“網際網路+”則是簡單的連接配接。特别是一些傳統企業,片面地将“網際網路+”了解為傳統産業與網際網路的跨界融合,錯誤地将産品和服務接入網際網路作為轉型方向,卻不知道“連接配接”隻是網際網路+的皮毛。

當然,一種可能是,盡管很多企業認識到了網際網路、人工智能、大資料技術對産業轉型的價值和意義,但對底層系統、核心子產品的開放和上雲仍然心存疑慮。在較為典型的汽車産業中,老牌企業豐田就曾出于對核心資料安全層面的考慮一度拒絕與網際網路企業間的合作,直到一個月前才與微軟在車聯網技術專利上達成合作。而此時,上汽與阿裡合作的網際網路汽車已經釋出将近一年。

對國内許多傳統企業來說,一面是對智能化轉型的迫切渴望,一面又限于長久以來形成的保守思維顧慮重重。“網際網路+”戰略的推進由此進入深水區。

dt時代的産業革命,隻差一顆et大腦

兩年前在情感機器人pepper釋出會上,馬雲說:“工業時代把人變成機器,dt時代把機器變成人。”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成了工業時代和dt時代的分水嶺。對于社會不同産業而言,兩個時代之間隻差着一顆et大腦。

大量工農業企業已經在生産制造過程中感受到了雲計算、大資料帶來的技術紅利。4月19日,浙江省經信委資訊資源與基礎設施處洪傑在媒體溝通會上提到了兩個et大腦實際應用的案例。

全國最大的輪胎制造企業中策橡膠集團,在生産環節引入阿裡雲的人工智能et工業大腦,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在短時間内處理分析每一塊橡膠的出身,比對最優的合成方案,極大地穩定了混煉膠性能。目前,阿裡雲已幫助中策橡膠提升混煉膠平均合格率3%-5%。

ET大腦加速落地,阿裡雲闖入“網際網路+”深水區

知名汽車生産制造商吉利汽車則将阿裡雲et工業大腦應用于智能制造、汽車模拟仿真、營銷系統等環節。在汽車模拟仿真環節,計算機輔助工程軟體可以模拟整個碰撞過程,對汽車的安全性加以驗證。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是國内首家将核心營銷系統部署在雲上的汽車制造商,一方面展現出吉利對阿裡雲安全性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吉利向智能化制造轉型的決心。

4月26日雲栖大會·南京峰會現場,阿裡雲南京公司總經理周博濤透露,目前已經針對江蘇省“1+30+300”工程為企業量身打造了雲上創新解決方案。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阿裡雲et工業大腦就已經入駐江蘇協鑫光伏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通過标準化的端口資料上雲和智能算法,幫助企業成功提升良品率1個百分點,相當于每年可增加上億利潤。

不妨做一個形象的比喻。過去幾十年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序,将人們從大量重複的肢體勞動中解放出來,而在dt時代,阿裡雲的et大腦則通過人工智能和計算能力幫助甚至代替人類思考,為機器裝上一顆獨立思考的大腦。最重要的是,這顆大腦能夠完成人類自身無法完成的複雜運算,做人類做不到的事,這也正是et大腦的價值所在。

阿裡巴巴正在逐漸成為一個技術型企業,雄心勃勃的“nasa計劃”就是例證。et大腦在各行各業的加速落地,讓nasa計劃不再神秘。用馬雲的話來說:“有多神秘,就有多普惠”。相比起沉醉于炫技的矽谷企業來,阿裡更加着眼于解決企業創新過程中的實際需求,而解決人類的現實問題不正是科技的價值所在嗎?

助力企業上雲,阿裡雲的“形而下”

杭州,是阿裡雲et大腦的誕生地,近水樓台的浙江省率先嘗到了技術帶來的發展紅利。雲栖大會·南京峰會前一周,浙江省資訊化工作上司小組正式對外宣布了浙江省“十萬企業上雲”計劃,指出要通過讓10萬家企業利用最新技術來提升效率,加速向智造大省邁進。而繼浙江省之後,江蘇省聯合阿裡雲“1+30+300”工程的啟動,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企業加速上雲,向智能化制造轉型。

ET大腦加速落地,阿裡雲闖入“網際網路+”深水區

盡管全球的科技巨頭都在不遺餘力地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但能夠将技術以産品化的形式快速落地,推動社會不同産業和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卻隻有阿裡雲一家。長期以來科技巨頭對人工智能技術理論、算法乃至倫理層面的備援讨論,一度讓人工智能成為一個虛無缥缈的神秘概念,而阿裡雲通過對技術的産品化則讓人工智能走出概念階段,落在實地。

在技術領域,阿裡并不是一個擅長營造概念和理論的企業,在商業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又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它的技術成就。阿裡雲在行業落地上也很少提出抽象、泛泛的口号,而是步步貼緊實際的産業和社會需求。這一點大概也源自阿裡的務實基因。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顯然,務實的阿裡雲是“形而下”的。而所謂“器”,對于阿裡雲來說就是十萬家即将上雲,接入阿裡雲et大腦的企業。對“器”的重構,是阿裡雲所了解的“網際網路+”。對于社會各行各業而言,“重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變化的拒絕。

正如馬雲所言:“網際網路并不可怕,很多人覺得它可怕,是因為對未來的無知。”dt時代已然到來,而et大腦則代表了未來。

本文轉自自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