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作者:方志江蘇

在中國式家庭中,母親的角色往往是一個穩固的守護者。她将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又在我們羽翼豐滿時,目送我們離開故鄉,去尋找遠方。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中國式母愛是含蓄的——也許是每天早晨準時的豐盛早飯,對話框裡 “專家說”的養生方法論,出遠門時行李箱裡突然多出的“幹糧”……母親的愛,總是以各種意想不到的形态環繞在孩子身邊。

《我的母親》(胡适)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甚麼事,說錯了甚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隻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别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隻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别人聽的。

《我的家庭》(沈從文)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我的母親姓黃,年紀極小時就随同我一個舅父外出在軍營中生活,所見事情很多,所讀的書也似乎較爸爸讀的稍多。外祖黃河清是本地最早的貢生,守文廟作書院山長,也可說是當地唯一讀書人。是以我母親極小就認字讀書,懂醫方,會照相。舅父是個有新頭腦的人物,本縣第一個照相館是那舅父辦的,第一個郵政局也是舅父辦的。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于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教育得于母親的不少,她告我認字,告我認識藥名,告我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決斷。我的氣度得于父親影響的較少,得于媽媽的似較多。

《我的母親》(老舍)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當如此。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她會給嬰兒洗三——窮朋友們可以是以少花一筆“請外婆”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甯吃虧,不逗氣。當姑母死去的時候,母親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來,一直哭到墳地。不知道哪裡來的一位侄子,聲稱有承繼權,母親便一聲不響,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爛闆凳,而且把姑母養的一隻肥母雞也送給他。

《我的母親》(冰心)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我則以為我的母親,乃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中最好的一個。不但我如此想,我的許多朋友也如此說。她不但是我的母親,而且是我的知友。我有許多話不敢同父親說的,敢同她說;不能對朋友提的,能對她提。她有現代的頭腦,穩靜公平的接受現代的一切。她熱烈的愛着“家”,以為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我的母親》(鄒韬奮)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母親喜歡看小說,那些舊小說,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講給妹仔聽。她講得媚媚動聽,妹仔聽着忽而笑容滿面,忽而愁眉雙銷。章回的長篇小說一下講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親再看下去,看後再講給她聽。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湧流着。那時的我立在旁邊瞧着,莫名其妙,心裡不明白她們為什麼那樣無緣無故地揮淚痛哭一頓,和在上面看到窮的景象一樣地不明白其是以然。現在想來,才感覺到母親的情感的豐富,并覺得她的講故事能那樣地感動着妹仔。如果母親生在現在,有機會把自己造成一個教員,必可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良師。

《我的母親》(豐子恺)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我十七歲離開母親,到遠方求學。臨行的時候,母親眼睛裡發出嚴肅的光輝,誡我待人接物求學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關照我起居飲食一切的細事。她給我準備學費,她給我置備行李,她給我制一罐豬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網籃裡;她給我做一個小線闆,上面插兩隻引線放在我的箱子裡,然後送我出門。放假歸來的時候,我一進店門,就望見母親坐在西北角裡的八仙椅子上。她歡迎我歸家,口角上表了慈愛的笑容,她探問我的學業,眼睛裡發出嚴肅的光輝。晚上她親自上竈,燒些我所愛吃的菜蔬給我吃,燈下她詳詢我的學校生活,加以勉勵,教訓,或責備。

《母親的記憶》(孫犁)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麥秋兩季,母親為地裡的莊稼,像瘋了似的勞動。她每天一聽見雞叫就到地裡去,幫着收割、打場。每天很晚才回到家裡來。她的身上都是土,頭發上是柴草。藍布衣褲汗濕得泛起一層白堿,她總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臉上的汗水。

《想我的母親》(梁實秋)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在我的兒時記憶中,我母親好像是沒有時候睡覺。天亮就要起來,給我們梳小辮是一樁大事,一根一根的梳個沒完。她自己要梳頭,我記得她用一把抿子蘸着刨花水,把頭發弄得锃光大亮。然後她要一聽上房有動靜便急忙前去當差。

《我的母親是春天》(宗璞)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母親的愛護,許多細微曲折處是說不完、也無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這些細微曲折才形成一個家。這人家處處都是活的,每一寸牆壁,每一寸窗簾都是活的。國小時曾以“我的家庭”為題作文,我寫出這樣的警句:“一個家,沒有母親是不行的。母親是春天,是太陽。至于有沒有父親,不很重要。”作業在開家長會時展覽,父親去看了。回來向母親描述,對自己的地位似并不在意,以後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隻顧沉浸在他的哲學世界中。

《寫給母親》(賈平凹)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這三年裡,我的噴嚏尤其多,往往錯過吃飯時間,熬夜太久,就要打噴嚏,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挂我哩。我媽在牽挂着我,她并不以為她已經死了,我更是覺得我媽還在,尤其我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裡,這種感覺就十分強烈。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地朝右邊扭過頭去。

《母親》(莫言)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每當我下工歸來時,一進門就要大聲喊叫,隻有聽到母親的回答時,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來已是傍晚,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欄、磨房、廁所裡去尋找,都沒有母親的蹤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母親對我的哭泣非常不滿,她認為一個人尤其是男人不應該随便哭泣。她追問我為什麼哭。我含糊其詞,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多少年後,當我回憶起母親這句話時,心中更是充滿了感動,這是一個母親對她的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活下去,無論多麼艱難也要活下去!

《懷念母親》(季羨林)

母愛是什麼?胡适、老舍、冰心、沈從文、莫言等名家這樣說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裡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隻在母親身邊呆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裡。最後一别八年,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隻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親于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作。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隻有短短幾個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夜裡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下面描繪在夢裡見到母親的情景。最後一段是: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怅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在國内的時候,隻懷念,也隻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現在到國外來了,在我的懷念中就增添了一個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後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随着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内容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等

稽核:朱振鑫

釋出:朱振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