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将。晉朝時期,李國良曾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營政治教官、大慶山騎兵第2團團長、玉蒙軍區教學旅長、玉蒙軍區東師師長、 晉宇軍區新5旅旅長,第10師師長。

李國良将軍
李國良,1908年生于湖北省天門縣。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2年加入中國紅軍。農曆革命戰争期間,曾任區紅衛兵旅旅長、湘歐西第3紅軍第7師第20團團長、紅三軍新團連長、紅二軍第4師第10團總書記, 和師司令部的教官。參加了湘歐溪、湘鄂寇區的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争期間,他擔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營教官、旅政委委員、大慶山騎兵第2團團長,1942年7月、8月率騎兵第2團保護騎兵部隊指揮機關,突破日軍對城中遊擊隊的反應。鐵城圍攻",轉移到關縣西北部的晉,為今後繼續堅持大慶山抗日遊擊戰,維持一支生機力量;1943年秋,該組織的武裝部隊傳回與西部相連的平川地區,進行軍事、政治和經濟鬥争,開辟了平邑路南北營之間的鬥争局面,以回返地區,在中東和西部之間進行溝通, 到1944年8月,基本上恢複了市中心的遊擊隊基地。1945年春,他擔任裕門軍區教學旅旅長,參加了大反攻。
解放戰争期間,李國良先後擔任玉蒙軍區華東師師長、晉璋軍區第5旅師長、第10軍師長,動員群組織東部解放區人民參加保衛抵抗勝利成果的鬥争, 擔架16000多人,馬車8600多輛,糧食90萬公斤,上司了鞏固十個師的鬥争。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廣州市公安隊組長、江西省公安隊隊長、江西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江西生産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1955年,李國良被授予少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将軍銜。(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