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盡朝露曦,世事無常壞陂複。人生在世多有不稱意,想得通的,便頓開茅塞,想不通的,則他日葬送侬知又是誰?
花樣年華的歲月,原以為他能有其父叱咤風雲的氣魄和八面玲珑的做事能力,萬萬沒想到,僅僅隻因理發時錢包被偷走,還未振興家業的杜維嵩最終還是選擇草草轉身離去。
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作為傳奇“上海皇帝”杜月笙的最小兒子杜維嵩,自小就衣食無憂,備受父親杜月笙的格外喜愛。被視為“太子”的杜維嵩為何最終就走上了這條絕路?
如果僅僅是因為他理發時錢包被人偷走,就一氣之下回去後吞藥自殺,這種說法些許顯得可笑之極,那麼真相是否如此?

(一)家道中落 世态炎涼
壓力,但不會被壓垮;絕望,但會痛徹心扉。時過境遷,在那個變幻無常的年代,杜月笙舉家離開上海搬去香港,常言道:“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糾結于此。”
但當真正放下對金錢的追逐之時,就連在上海政商界叱咤風雲的杜月笙,此時風光也不勝從前舊時光。
全家人靠着杜月笙一人勉強維持生計,而後,就當杜月笙去世之後,杜家的日子更加是舉步維艱,可想而知腰纏萬貫,錦衣玉食的杜維嵩面對如此的困境是該多麼得無法适從,不知所措,這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偶然一次,涉世不深的杜維嵩不得不外出到理發店修理頭發,初出茅廬的他哪懂得韬光晦迹自己的财富,随手就将裝有錢包的衣服挂在了門口便前去進行理發。萬萬沒想到的是,就等杜維嵩理完發結賬之時,口袋中的錢包居然不翼而飛。
理發
心急如焚的他還沒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不久又遭到老闆不客氣地破口大罵,随後就像叫花子一樣被驅趕出來,店家此舉徹底将杜維嵩的自尊踩在了地下踐踏。
杜維嵩哪受得了這氣呀!曾幾何時自己還是有頭有臉的太子爺,如今卻陷入這種窘境的境界,甚是悲涼與可悲。如此狀況,無法坦然面對這場羞辱的杜維嵩在當晚一氣之下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後自殺身亡。
深深知道家道中落加上世态炎涼,他注定逃不過被丢進下層階級的命運,成為毫無用處的廢紙,自己并不想如此這樣窘迫地活着,離去便是杜維嵩認為最體面的離開。
依我之拙見,即使是放在當今社會,似乎也能了解杜維嵩這種行為,但了解不等于認同。人生本就多殘酷,最重要的是自己怎麼看待。
世間不乏有許多人從天堂一瞬間就跌入地獄,一部分人選擇認輸,而另一部分人則選擇蛻變。而毫無疑問的是,杜維嵩隻不過在衆多選擇中選擇了一條最不理智的道路,這實乃唏噓之舉。
但後來人們逐漸開始才明白,壓死杜維嵩的并不是這“最後的一根稻草”,而是駱駝本身就已經選擇放棄了,隻是找了個借口“偷跑”罷了。
小偷
(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世道有多殘酷,你就要有多堅強去武裝自己。之是以杜維嵩氣不過自己的錢包被偷,把這次的經曆看得那麼重進而推動自己離去的決定,究其原因無法還是因為他經曆得不夠多。
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而他僅僅還是在家人庇佑下手無縛雞之力嗷嗷待哺的幼鳥罷了,這怎能安然生存于這動蕩不安的時代呢?
要說杜維嵩這人,相較于杜月笙對其他子女的嚴格管教,杜維嵩度過了一個愉快輕松的童年,即使他不上進,杜月笙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他的哥哥和妹妹都無一幸免的被杜月笙棍棒責罰過。
留給杜維嵩的錢财足以支撐他一輩子的開支,這種底氣自小杜維嵩就孕育而生了,不言而喻當時的杜維嵩俨然成為了上海灘大名鼎鼎的纨绔子弟,也可以見得杜月笙對四房太太所生的兒子極緻喜愛。
正是如此,也為杜維嵩懦弱的性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淪落至此。這時的杜家沒落和囊中羞澀足以壓垮杜家幾十年來十足的底氣。
家境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從小不缺錢的杜維嵩難以接受,而後與母親去到台灣的他,既無法接受環境的改變,也無法接受現在居然要和普通人一樣開始工作賺錢。
這樣極大的落差一度讓杜維嵩内心産生了極大的恐懼感,甚至整個人開始變得郁郁寡歡,像丢了魂兒一樣失去了色彩。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杜維嵩并沒有是以絕處逢生,活出其父親那般曾經擁有過的潇灑氣魄。
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如此一看倒也不見得如此,畢竟他父親杜月笙起初是由一個人人喊打的小混混,憑借着自己的做事能力一躍成為上海三大黑幫的頭目之一,他能如此更何況其子?
杜維嵩從一開始的心理狀态和所處的現實狀況就已經發生了巨變,畢竟能從天堂一瞬間跌入到地獄的狀況實屬難見,他無法坦然的面對生命中的得失,無法豁然對待人生中的進退,也能表示了解。
現實又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如此變故呢?他躲在杜家為他建構的保護區已經許久,這種保護罩已經深深印刻在他的内心深處,一旦撤銷,他無法承受任何外界所帶來的壓力,更何況這個時候隻有他一個人獨自面對。
長期以來的不如意最終他還是爆發出來。理發都能被人偷錢包,還被店家惡語告知,一個富家子弟竟然淪落至此,就連他自己也覺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這次的經曆毋庸置疑是壓倒他最後的一根稻草,命運似乎和他開了個一個很大的玩笑,突然收走他所擁有的一切,杜維嵩始終無法走出這個既定的事實。有些理,想不通也就走不過去,至此,他也就選擇以自殺的方式進行内心最後的一場爆發。
(三)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便是地獄
心如死灰的杜維嵩一口氣吞藥自殺,等四太太姚玉蘭發現的時候,早已經無法搶救。就這樣,花樣年華的杜維嵩就這樣結束了他的生命。想不通的杜維嵩就這樣離去實在令人唏噓,作為杜月笙最鐘愛的小兒子,他最終選擇逃避,實乃心态的問題,白費了杜月笙的悉心栽培了。
人呐,就一句話,得逼自己優秀起來。杜月笙如果當時選擇以此激勵自己努力,進而改變杜家的現狀,不也能成就一番佳話嗎?隻有當自己變得優秀,所有的事才會明朗起來。心商的高低,也就決定人生苦樂。将杜月笙擊垮的不是壓力,而是他承受壓力的方式。
人生哪有那麼多的稱心如意,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内打破,則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