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人生在世多有不称意,想得通的,便顿开茅塞,想不通的,则他日葬送侬知又是谁?
花样年华的岁月,原以为他能有其父叱咤风云的气魄和八面玲珑的做事能力,万万没想到,仅仅只因理发时钱包被偷走,还未振兴家业的杜维嵩最终还是选择草草转身离去。
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作为传奇“上海皇帝”杜月笙的最小儿子杜维嵩,自小就衣食无忧,备受父亲杜月笙的格外喜爱。被视为“太子”的杜维嵩为何最终就走上了这条绝路?
如果仅仅是因为他理发时钱包被人偷走,就一气之下回去后吞药自杀,这种说法些许显得可笑之极,那么真相是否如此?

(一)家道中落 世态炎凉
压力,但不会被压垮;绝望,但会痛彻心扉。时过境迁,在那个变幻无常的年代,杜月笙举家离开上海搬去香港,常言道:“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纠结于此。”
但当真正放下对金钱的追逐之时,就连在上海政商界叱咤风云的杜月笙,此时风光也不胜从前旧时光。
全家人靠着杜月笙一人勉强维持生计,而后,就当杜月笙去世之后,杜家的日子更加是举步维艰,可想而知腰缠万贯,锦衣玉食的杜维嵩面对如此的困境是该多么得无法适从,不知所措,这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偶然一次,涉世不深的杜维嵩不得不外出到理发店修理头发,初出茅庐的他哪懂得韬光晦迹自己的财富,随手就将装有钱包的衣服挂在了门口便前去进行理发。万万没想到的是,就等杜维嵩理完发结账之时,口袋中的钱包居然不翼而飞。
理发
心急如焚的他还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久又遭到老板不客气地破口大骂,随后就像叫花子一样被驱赶出来,店家此举彻底将杜维嵩的自尊踩在了地下践踏。
杜维嵩哪受得了这气呀!曾几何时自己还是有头有脸的太子爷,如今却陷入这种窘境的境界,甚是悲凉与可悲。如此状况,无法坦然面对这场羞辱的杜维嵩在当晚一气之下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后自杀身亡。
深深知道家道中落加上世态炎凉,他注定逃不过被丢进下层阶级的命运,成为毫无用处的废纸,自己并不想如此这样窘迫地活着,离去便是杜维嵩认为最体面的离开。
依我之拙见,即使是放在当今社会,似乎也能理解杜维嵩这种行为,但理解不等于认同。人生本就多残酷,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待。
世间不乏有许多人从天堂一瞬间就跌入地狱,一部分人选择认输,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蜕变。而毫无疑问的是,杜维嵩只不过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一条最不理智的道路,这实乃唏嘘之举。
但后来人们逐渐开始才明白,压死杜维嵩的并不是这“最后的一根稻草”,而是骆驼本身就已经选择放弃了,只是找了个借口“偷跑”罢了。
小偷
(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世道有多残酷,你就要有多坚强去武装自己。之所以杜维嵩气不过自己的钱包被偷,把这次的经历看得那么重进而推动自己离去的决定,究其原因无法还是因为他经历得不够多。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而他仅仅还是在家人庇佑下手无缚鸡之力嗷嗷待哺的幼鸟罢了,这怎能安然生存于这动荡不安的时代呢?
要说杜维嵩这人,相较于杜月笙对其他子女的严格管教,杜维嵩度过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童年,即使他不上进,杜月笙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他的哥哥和妹妹都无一幸免的被杜月笙棍棒责罚过。
留给杜维嵩的钱财足以支撑他一辈子的开支,这种底气自小杜维嵩就孕育而生了,不言而喻当时的杜维嵩俨然成为了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纨绔子弟,也可以见得杜月笙对四房太太所生的儿子极致喜爱。
正是如此,也为杜维嵩懦弱的性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许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沦落至此。这时的杜家没落和囊中羞涩足以压垮杜家几十年来十足的底气。
家境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从小不缺钱的杜维嵩难以接受,而后与母亲去到台湾的他,既无法接受环境的改变,也无法接受现在居然要和普通人一样开始工作赚钱。
这样极大的落差一度让杜维嵩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甚至整个人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像丢了魂儿一样失去了色彩。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杜维嵩并没有因此绝处逢生,活出其父亲那般曾经拥有过的潇洒气魄。
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如此一看倒也不见得如此,毕竟他父亲杜月笙起初是由一个人人喊打的小混混,凭借着自己的做事能力一跃成为上海三大黑帮的头目之一,他能如此更何况其子?
杜维嵩从一开始的心理状态和所处的现实状况就已经发生了巨变,毕竟能从天堂一瞬间跌入到地狱的状况实属难见,他无法坦然的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无法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也能表示理解。
现实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如此变故呢?他躲在杜家为他构建的保护区已经许久,这种保护罩已经深深印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一旦撤销,他无法承受任何外界所带来的压力,更何况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个人独自面对。
长期以来的不如意最终他还是爆发出来。理发都能被人偷钱包,还被店家恶语告知,一个富家子弟竟然沦落至此,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这次的经历毋庸置疑是压倒他最后的一根稻草,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一个很大的玩笑,突然收走他所拥有的一切,杜维嵩始终无法走出这个既定的事实。有些理,想不通也就走不过去,至此,他也就选择以自杀的方式进行内心最后的一场爆发。
(三)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便是地狱
心如死灰的杜维嵩一口气吞药自杀,等四太太姚玉兰发现的时候,早已经无法抢救。就这样,花样年华的杜维嵩就这样结束了他的生命。想不通的杜维嵩就这样离去实在令人唏嘘,作为杜月笙最钟爱的小儿子,他最终选择逃避,实乃心态的问题,白费了杜月笙的悉心栽培了。
人呐,就一句话,得逼自己优秀起来。杜月笙如果当时选择以此激励自己努力,进而改变杜家的现状,不也能成就一番佳话吗?只有当自己变得优秀,所有的事才会明朗起来。心商的高低,也就决定人生苦乐。将杜月笙击垮的不是压力,而是他承受压力的方式。
人生哪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则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