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麗的自殺,一夜之間激起了對pua和精神控制的科普和探讨。
即使吃瓜群衆可能也知道了 pua的五步陷阱:人設建起的好奇陷阱、颠覆人設、建立契約、自尊摧毀和情感虐待。
也有人心存猶豫懷疑那也許隻是誇大其詞的吹噓。 情感操縱真有那麼神奇嗎?
不妨看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奧賽羅》。這是一個著名的愛情悲劇。
這個故事從疑似情感操控開始。
威尼斯的長老勃拉班修發現女兒苔絲狄蒙娜愛上了雇傭軍首領摩爾人奧賽羅,相信女兒是被人操控。“因為一個沒有殘疾、眼睛明亮、理智健全的人,倘不是中了魔法的蠱惑,絕不會犯這樣荒唐的錯誤的。”
苔絲狄蒙娜與奧賽羅的人生閱曆、家世背景等外在條件相差太大了。苔絲狄蒙娜是威尼斯城的名門閨秀,膚白貌美,全城的貴族青年幾乎都為之着迷。奧賽羅則是浪迹不定的雇傭軍首領,膚色深黑,年齡比她還大十幾歲。勃拉班修很難想象他們竟然能跨越這些鴻溝産生愛情。
奧賽羅的情感操控術是什麼呢?
講故事。先是講述一年又一年經曆的各次戰争、圍城和意外的遭遇。後來又完整的講述了少年時代遭逢不幸的打擊。最後“她為了我所經曆的種種患難而愛我,我為了她對我所報的同情而愛她。”
如果這是人設陷阱引起的好奇陷阱的話,奧賽羅無疑走的是浪子人設。苔絲狄蒙娜着迷于他口中的異域風光,同情于他的悲慘過去,崇拜他對抗命運時的勇敢姿态。
這個害羞的女孩做出了驚人之舉,她主動暗示奧賽羅:“要是我有一個朋友愛上了她,我隻要教他怎樣講述我的故事,就可以得到她的愛情。”
奧賽羅心領神會,迅速表白,秘密舉行婚禮。
然而這不過是悲劇的開始。因為真正的情感操控這才拉開序幕。
奧賽羅身邊的旗官伊阿古讓這對相愛的男女走向死亡。

伊阿古挑撥的手法很粗暴。他向奧瑟羅先暗示後明示再通過僞造證據巧設陷阱讓奧瑟羅相信苔絲狄蒙娜出軌。
這老套的方法伊阿古實行起來特别有效,一則是因為伊阿古是情感操控大師級别人物,二來則是因為這樁閃婚内部确實存在着隐患。
伊阿古在奧賽羅心中是個老實人,他一直強調自己對奧瑟羅的忠誠,人設很站得住。
伊阿古善于利用人際關系制造似是而非的事實,比如惡意給凱西奧灌酒,制造沖突讓他被撸掉職務,然後讓凱西奧向苔絲狄蒙娜求情;比如他讓妻子撿起的手帕,最終成了奸情的鐵證。
當然最重要的是伊阿古洞察了奧瑟羅自信下的盲點。
第三幕伊阿古第一次對奧瑟羅暗示苔絲狄蒙娜的不忠,其實就是步步推進了三點。
第一是苔絲狄蒙娜善于僞裝,當初戀愛的時候能瞞過父親勃拉班修,現在同樣能瞞過奧瑟羅這個丈夫。
這一點是強調了丈夫和父親作為女性的父權制家長的同盟性。
第二強調苔絲狄蒙娜的婚姻選擇不合世情。“當初多少同國族、同膚色、同階級的人向她求婚,照我們看來,要是成功了,那真是天作之合,可是她都置之不理,這明明是違反常情的舉動。”“恐怕她因為一時的孟浪跟随了您,也許後來覺得您在各方面不能符合自己國中的标準而懊悔她的選擇的錯誤。”
苔絲狄蒙娜作為嬌養的貴族女孩,威尼斯人捧在手心裡的白富美,她的世界是純善,沒有惡,甚至連偏見都沒有。
苔絲狄蒙娜從來沒有意識到國族、膚色、階級的鴻溝,她的世界裡黑皮膚白皮膚威尼斯人摩爾人都是人,都是一樣的。她可能也不了解她父親竟然因為自己嫁給奧瑟羅這個事實就活活被氣死。雖然她本能地知道父親會反對這樁婚姻。
在她眼裡她隻是嫁給一個年齡大些的男子,如果日後自己幸福,父親也許會原諒她。在她父親心中,女兒則是嫁給遙遠愚昧黑暗的異類。
這是她的天真,也是她的博愛和偉大。
是以伊阿古的妻子提醒她奧瑟羅嫉妒的時候,她說赤道炎熱的陽光已經将奧瑟羅的嫉妒心烤幹了。
而奧瑟羅作為一個命運鬥争,不時遭排擠的外邦人,則清楚地知道這些偏見的力量。潛意識深處既蔑視這些偏見,又自卑于這些偏見。
最後伊阿古再次強調“我知道我們國裡娘兒們的脾氣,在威尼斯她們背着丈夫幹的風流話劇,是不瞞天地的;她們可以不顧羞恥,幹她們所要幹的事,隻要不讓丈夫知道,就可以問心無愧。”
這一點強化了奧瑟羅外邦人的孤獨處境。即使是夫妻,他和苔絲狄蒙娜依然處在不同的世界。
奧瑟羅作為年少闖蕩的雇傭軍,過得刀口舔血的生活,他對女性的記憶大概來自他母親和他成年後也許在酒館等地認識的供雇傭軍消遣的女性。
母親的世界是保守而封閉,失貞需要付出死亡的代價,供消遣的女性談不上貞操。
至于真正的威尼斯貴族女性是否淫蕩,他相信伊阿古。
雖然一直到第五幕奧賽羅才正式決定殺死苔絲狄蒙娜,但悲劇在第三幕就已經注定。因為後面的事情不過是智子疑鄰,處處偏信伊阿古,處處懷疑猜測凱西奧和苔絲狄蒙娜。
伊阿古的情感操控并不複雜,他打着為奧瑟羅着想的名義,放大了奧瑟羅的隐憂,制造了苔絲狄蒙娜的貞操焦慮,販賣恐慌,最終讓這恐慌殺死奧瑟羅和苔絲狄蒙娜。
這在我們的生活中随處可見。
就像理發店的托尼老師會告訴你發質不好,需要軟化或者其他護理;就像有些美容院告訴你毛孔粗大和各種瑕疵,需要購買各種産品。
甚至親人、朋友、情侶等至親至密的關系中這類似的控制也不少見,未必是故意或者惡意的情感操控,有時僅僅是親密關系的越界,獨占性的增強。
正如以馬内利修女說“我們的天性會主動尋求個人的全面發展,它蘊含了享樂和占有,以及自我吹噓的渴望,同樣也包含了給予,服務,同情他人的沖動,所有這一切都交織糾結在一起。”
當奧瑟羅聲稱自己是太愛苔絲狄蒙娜而殺死她時,請相信那不是愛,那也已經不是你所愛過的那個人。
精神控制說到底就是不知不覺間把雙向的關系變成單向的控制。
擺脫它也沒那麼難,那就是認識自我,堅持自我。
警惕那些口裡說着愛你,卻一味在貶低你傷害你的人,不管男女,請及時轉身。
畢竟不是所有說着為你好的人知道如何才是為你好,也不是所有說為你好的人都真的是為你好。
作者: 劉洋風,高校老師,文藝學博士,寫作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