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洋動物|世界四大名螺之首唐冠螺

海洋動物|世界四大名螺之首唐冠螺

螺,因海而美;

海,因螺而絢。

收藏一個海螺,就是收藏了一片大海。

海洋動物|世界四大名螺之首唐冠螺

海米們,千百種海螺中,有4種被譽為“四大名螺”。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四大名螺”之首唐冠螺。

唐冠螺學名為“冠螺”,是大型海螺。唐冠螺貝殼大而厚重,長和高都可以達到30厘米,其色從灰白到金黃色,具金屬光澤,因形狀像唐代的冠帽而得名。

冠螺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貝殼十分珍貴,螺殼個體大,形狀獨特而美麗,是居家陳設和把玩的珍品,也是海洋收藏的必藏品。

冠螺貝殼的表面多為灰白色,并有不規則的紅褐色斑紋,在接近殼口的邊緣處有很大的紅褐色斑塊,口面為肉色,具有耀目的光澤。冠螺殼頂大而堅厚,頂端較尖,自殼頂垂直向下有一縱軸在殼的中央,為殼柱。圍繞殼柱由殼頂一層層向腹面旋轉,每旋轉一層即為一螺層,各層間的界線稱為“縫合線”,許多與縫合線相垂直的平行細線,稱為“生長線”。最底下的一個螺層特别發達,頭部及足部主要藏在其中,叫“體螺層”。

生長線和螺旋形的肋紋交叉形成網狀,每一層的肩部都具結節的突起。體螺層的結節突起特别發達,呈圓錐狀,螺旋部的結節突起在其下一層生長時全部或局部埋沒,外唇翻向外上方,内唇則向内卷折。體螺層的開口稱為“殼口”。

海洋動物|世界四大名螺之首唐冠螺

唐冠螺屬于軟體動物中的腹足類。腹足類因足位于身體的腹面而得名,通常有一個螺旋形的貝殼,是以也被稱為“單殼類”或“螺類”。典型的腹足類頭部比較發達,上面生有口、眼及一或二對觸角。足為塊狀,肌肉極為發達,有寬廣的面,适于在平面爬行。足的背後還具有一個由足腺分泌而成的厣,當身體縮入殼内後,可用厣完全關閉殼口。外套膜像個口袋,能夠包裹整個身體。

唐冠螺分布在東非沿岸、加羅林群島、薩摩阿群島、夏威夷群島、日本南部等。在我國則分布于台灣和西沙群島,主要出産地是小琉球、台灣南部海域、南海一帶。

唐冠螺屬暖海産種類,生活栖息在低潮線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質的淺海,一般在黃昏以後至夜間活動,白天則埋入砂礫中,僅露出背部。它們活動較慢,常以海藻及微小生物為食,嗜食棘皮動物,消化能力很強。唐冠螺殼體的外唇部極度外展,且雌螺的體形明顯大于雄螺。

轉載自中國海洋報

海洋動物|世界四大名螺之首唐冠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