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人的人性弱點:破窗效應,鄧甯-克魯格效應,路西法效應01 自律是檢驗人性的長梯02 我隻知道我一無所知03 天使也會堕落成惡魔04 擇棟梁而避朽木

作者:明朝似錦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經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

津巴多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别開到了兩個不同的區域,一是經濟狀況和社會治安都較好的中産階級社群,而另一個則是相對比較髒亂差的布朗克斯區。

為了激發大家的欲望,他把車牌摘掉,還把車棚頂打開了。

停在布朗克斯區的那輛汽車果然沒過多久就遭遇了破壞,出現的第一組破壞者是一家三口,他們分别拿走了散熱器和車内擺放可以拆卸的零件。

而在這組破壞者之後,陸陸續續又來了很多人拿走車内他們認為值錢的東西,直到最後整輛車被人扒走。

而在中産階級社群的那輛車,即使有再多人路過,看到過,經過,都沒有人去動它,完好無損地放在那裡。

後來,津巴多又開始了新的動作,他親自帶着學生用大錘把完好的那輛車砸出了一個大洞。

果然沒過多久,這輛車也消失不見了。

這就是破窗效應。

驚人的人性弱點:破窗效應,鄧甯-克魯格效應,路西法效應01 自律是檢驗人性的長梯02 我隻知道我一無所知03 天使也會堕落成惡魔04 擇棟梁而避朽木

一個失去秩序和限制力的環境會誘導人們産生更多的犯罪行為,就像是兩輛車不同的命運一樣,在不同的社群環境下,人們對自我的要求也不一樣。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校園霸淩事件。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因為一句話吵嘴,因為作業不借你抄,因為某個人穿的衣服很髒,是以開始了霸淩。

即使是未成年人,他們也懂得看眼色,知道不好惹的人不該惹,知道不會反抗的人怎麼欺負都沒事。

是以有時候校園霸淩往往是跟風,她可以欺負你,那麼我也可以欺負你,是以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後果。

但丁曾說:

“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很難用知識去彌補。”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防微杜漸,不要讓小事惡化到無法挽回。

周國平曾說:“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曆過這種狀況。

因為對方出問題,是以兩個人起了争執。

你不斷地想用道理來說服對方,可他有時候能夠和你辯論幾句,有時候卻又岔開話題用其他方面攻擊你。

你深刻地明白兩個人的内容并不在一條線上,但是他卻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赢了。

你瞬間想到《歡樂頌》裡曲筱绡跟安迪分享的那句話:“常與同好争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這并不怪你,對方的知識含量還沒有到讓他認識到自己錯誤的程度。

這就是著名的鄧甯-克魯格效應。

驚人的人性弱點:破窗效應,鄧甯-克魯格效應,路西法效應01 自律是檢驗人性的長梯02 我隻知道我一無所知03 天使也會堕落成惡魔04 擇棟梁而避朽木

這個效應發現在1999年,當時在美國有一個叫作惠勒的中年男人,“迷之自信”的他單槍匹馬地搶劫了兩家銀行。

按理說,但凡想搶劫的人至少要在頭上挂個頭套吧,可是他什麼準備都沒有,大搖大擺地進了銀行,還沖着監控笑了笑。

搶的過程十分順利,銀行既沒有報警也沒有對反抗他。當然警察也沒有為難他,直接将他逮捕了。

據說慧勒在看到監控的時候十分震驚:“為什麼你們能看見我?”

原來他在知道檸檬汁寫字可以隐形之後,就想着把它塗在臉上,認為檸檬汁有這樣神奇的功效一定是一種化學藥劑,自己用了也可以隐身。

由于這個案例太過于神奇和不可思議,是以也引起了教授鄧甯和克魯格的注意。

這兩個人在大學辯論賽做了一項調查——讓學生們給自己的水準做一個評估。

在預賽中排名倒數1/4的學生,認為自己赢了将近60%的比賽。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在某些時刻是輸的。

但随着不斷學習和教育訓練辯論技巧之後,他們才看得到自己的弱點,并且承認自己之前的表現确實是很糟糕。

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最大程度地高估自己的技能。

越沒見過世面,就越覺得自己的成就了不起。

還是那位美國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他又做了一個實驗。

1971年,他在一所大學裡貼了一張告示:“為完成實驗,現在需要大學生志願者,實驗時間為兩周,報酬每天15美元。”

這種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可以得報酬的好事,對于經濟條件拮據的大學生來說,那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津巴多的實驗是什麼呢?讓這些學生去地下室模拟當囚犯和獄警。

研究課題為——人是如何變壞的。

津巴多在這些報名的學生當中選了12個人作為囚犯,又選了12個人來當獄警,為了效果能更加真實逼真,他還邀請了當地警察局的參與。

一切環節都非常真實,從抓捕到坐牢都是按照真實情況模拟。

原本計劃時間為兩周,可到第6天就被緊急叫停。

獄警威風凜凜,可以作威作福。囚犯沒有名字隻有編号,而且但凡有一點抗議就會遭緻毒打,一切都是真實的,直到有人開始崩潰。

可是崩潰也沒有任何效果,他們還要繼續坐牢。是以獄警的壓迫就一天比一天嚴重,而囚犯也開始變得麻木不仁,互相猜忌。

每個人都忘了這是一場實驗,他們開始在這場放縱中迷失自己。

直到津巴多的女友看到獄警羞辱囚犯那一幕,給了津巴多當頭棒喝,他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場泯滅人性的實驗。

善與惡的界限并不是明确的,不可動搖的,而是可逾越,可改變的。

這就是路西法效應。

驚人的人性弱點:破窗效應,鄧甯-克魯格效應,路西法效應01 自律是檢驗人性的長梯02 我隻知道我一無所知03 天使也會堕落成惡魔04 擇棟梁而避朽木

在納粹集中營打開毒氣閥門的隻是一個普通人;

在戰場上虐待俘虜的人也是一個心理正常的士兵;

用婦女進行慘無人道實驗的醫生也曾救死扶傷…

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人們會去掉主觀意識,認為自己并不是主動作惡,隻是服從指令而已。

這是漢娜·阿倫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提出的類似觀點——平庸之惡。

在善惡的界限模糊之時,普通人還能夠堅守自我嗎?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既然人性總是受着身邊氛圍影響,我們何不尋找一個更高層次的環境呢?

沒辦法限制自己,那就讓外在條件制約。

如果周圍人都是積極正能量,那麼你也會是那個讓人向往的“小太陽”。

出生于書香門第世家,即使不是專家,對詩詞也略通一二。

鳥随鸾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永遠不要低估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力。

本文由明朝似錦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