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米高的立體車庫重建後長到49.9米,不建解決不了停車難,但重建後又引出新争議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劉閃

視訊剪輯 劉閃

視訊加載中...

打開窗戶,看到的不僅有藍天白雲,還有一個高達49.9米的立體車庫。近日,武漢市江漢區海山友誼城有業主向極目新聞《幫到底》反映此事,舊立體車庫拆除重建後,加蓋到49.9米。開發商提供的相關檔案也顯示,項目需配合街道做好社群公示,在周邊機關及居民無異議的情況下方可開工建設。而在此之前,一些業主稱并不知情,開發商未征得他們同意。

對此,開發商武漢海山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表示,立體車庫的土地使用權屬開發商,建設前委托業委會征求過業主意見,因涉及業主隐私,不友善将投票簽名提供給其他業主,建設手續合法合規,如果部分業主反對,可向法院起訴。

建立立體車庫高49.9米

業主王女士介紹,海山友誼城小區于2008年傳遞,兩棟樓有400多住戶,不過小區停車位嚴重不足,僅配有約30個地下車位。小區地面還有一個立體停車庫,大約6層12米高。這塊地為開發商所有。

12米高的立體車庫重建後長到49.9米,不建解決不了停車難,但重建後又引出新争議

2018年,開發商将立體停車庫拆除。今年6月,開始動工重新修建。不過3個月後,業主們發現不對勁,新修建的立體車庫建到原先的6層高後,還在繼續建設。業主們馬上向有關部門反映,開發商張貼出一份檔案顯示,項目采用垂直升降車庫,可提供停車泊位150個,為三組塔庫,高度為49.9米,裝置占地面積149.1平方米。

就在業主們反映問題時,開發商仍在繼續施工建設,截至目前架構結構已經基本建成。“6層高的車庫12米建到27層49.9米,有住宅樓的一半高,就在我們家門口,還沒征得我們的同意。”王女士憤憤不平。

目前,海山友誼城小區已有80多位業主簽下請願書,要求停止項目建設。業主們認為,立體車庫距離小區樓棟隻有31米遠,存在噪音擾民、遮擋采光、對外租售影響小區治安等問題。

12米高的立體車庫重建後長到49.9米,不建解決不了停車難,但重建後又引出新争議

11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海山友誼城小區。小區公共區域有限,樓棟對面的立體車庫正在建設,高度已經接近小區居民樓17層高。記者在9樓業主家的陽台看到,窗外就是立體車庫。

80多位業主聯名反對

經業主們多方奔走,開發商提供了相關材料,相關部門也進行了回複。不過,他們均未提供業主同意的相關材料,這也是引發一些業主不滿的原因之一。

去年9月15日,開發商武漢海山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寫給武漢市城市規劃管理局江漢分局的承諾書顯示,原停車庫為升降橫移形式,由于原停車庫機械老化等問題,公司多次接到廣大業主投訴,包括業委會、街道辦、居委會等。為解決機械停車場器械老化的安全問題及周邊停車難問題,公司計劃重建立設新型智能停車庫。如果占用公共通道的停車裝置将局部無條件整改。

在一份蓋有武漢海山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公章的情況說明中,該公司向江漢區建設局表示,2020年7月,經廣大業主投票,同意拆除原立體車庫并重建新型智能車庫,原立體車庫已于2020年8月18日拆除完畢,重建車庫相關手續正在申報中。開發商還承諾,該立體車庫建成後隻針對小區業主出租,外來車輛一律隻接受臨停。落款時間為2020年12月24日。

12米高的立體車庫重建後長到49.9米,不建解決不了停車難,但重建後又引出新争議

經過業主反映,開發商張貼出《江漢區政府2021年第一次停車場與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聯席會議紀要》。檔案顯示,專題審議了海山友誼城等機械停車庫項目用地為城鎮住宅用地,土地權屬武漢海山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采用自建方式建設停車庫。會議意見認為,原則上同意該項目的選址,項目需配合街道做好社群公示,在周邊機關及居民無異議的情況下方可開工建設。

王女士說,開發商向江漢區建設局提供的說明中提到“經廣大業主投票同意拆除”,但隻能拿出一份“是否同意授權業委會與停車庫的發包、承建機關溝通、協商,退出小區的停車用地”的投票,投票内容并未涉及重建、提檔更新,更沒說到要加蓋到49.9米高。“完全違背了會議紀要裡需做好社群公示、并在居民無異議的情況下開工建設意見。”

開發商表示報建手續依法依規

針對一些業主的質疑,武漢海山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2016年開發商購買了土地權屬,修建了立體車庫,但因裝置老舊等問題無法營運,公司才進行提檔更新;建停車場也是響應政策号召,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所有報建手續也是依法依規進行的。前期還通過業委會征求了業主意見,得到面臨停車困難業主的同意。業主同意書因涉及到個人隐私,公司依法無權對其他業主進行公示,相關資料隻可能提供給政府職能部門。提檔更新内容有過公示;關于采光、噪音、安全問題,均經過設計院依據國家相關規範要求進行,為了與居民住宅樓保持間距,特地退到了紅線外10多米建設。

12米高的立體車庫重建後長到49.9米,不建解決不了停車難,但重建後又引出新争議

江漢區建設局建管科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海山友誼城車位不能滿足停車需求,為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開發商于2016年購買土地建設機械停車裝置,用地不是小區公共用地。因老化無法使用,今年建立停車塔庫,新增停車位,項目施工前進行了結構安全論證、圖審、日照分析等前期程式,提檔更新前也征求了業主意見,一些沒有停車位的業主支援建設,另外一部分業主表示反對。

此外,根據去年10月30日開始實施的《武漢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待建土地、空閑廠區、邊角空地等場所閑置的,以及城市道路規劃紅線外與建築物外緣之間的建築退線區,可以由所在地區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建設臨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臨時公共停車設施的規劃,由相關區人民政府組織城鄉建設、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交通管理等相關部門通過聯席會議或者相關綜合議事協調機制進行審定,不需要辦理相關建設規劃審批手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