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作者:曆史客棧

1949年,新中國誕生,蔣介石集團敗退台灣,從此,台灣就成為困擾兩岸的一個曆史遺留問題。

本來,英勇的解放軍可以乘勝追擊,像解放海南島那樣一舉解放台灣,但是因北韓戰争爆發,美國又派遣第七艦隊武裝幹涉新中國的解放大業,是以,解放台灣不得不暫時擱置。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不負衆望,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美國惱羞成怒,不甘心就這樣輸得顔面掃地,于是又把目光投向了台灣,想以此來牽制新中國。

1954年,美國與蔣介石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宣稱如果台灣遭受進攻,美國将以同盟國的名義出兵,共同保衛台灣。

而且,美國為了更“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出兵,還不遺餘力地遊說蔣介石,希望能形成兩個中國的局面,猶如南北北韓一樣。

不過,蔣介石雖然反動,但還是有基本的民族大義的,他頂住美國人的遊說,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堅決反對獨立。這樣,就給美國在國際輿論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對蔣介石這種堅持民族大義的做法,大陸也是非常贊賞的,于是,在對台統一方式上,毛主席有了一個新的設想,就是開展第三次國共合作,共同維護祖國統一,抵制外國侵略幹涉。

1956年,毛主席充分考慮了台灣方面的利益,拿出了非常大的誠意,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綱四目”的新主張,堪稱“一國兩制”的雛形。

有了這個構想後,毛主席還給蔣介石寫了一封情感真摯的親筆信,信中贊揚了蔣介石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呼籲兩岸捐棄前嫌,為中華民族福祉計,開創第三次國共合作。

另外,毛主席還鄭重邀請蔣介石回大陸參觀考察,與北京方面談判,隻要兩岸堅持一個中國,其他的細節問題都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中央可以給予寶島方面足夠的優惠照顧,總結起來就是“一綱四目”。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其中的“一綱”,就是台灣必須統一于中國。

“四目”包括:第一,台灣統一于中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于中央外,台灣之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蔣中正;

第二,台灣所有軍政經濟建設一切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政府撥付;

第三,台灣的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待條件成熟并尊重蔣中正的意見,協商決定後進行;

第四,雙方互約不派遣特務,不做破壞團結之舉。

不難看出,“一綱四目”與後來的“一國兩制”,是有着密切聯系的。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毛主席寫好信後,需要選擇一位在兩岸都享有崇高威望的人作為信使,就想到了自己的老師章士钊。

章士钊是近代舉足輕重的人物,被蔣介石稱為“國寶”,曾經多次邀請章士钊随他去台灣,都被章士钊婉拒,但也可見章士钊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

章士钊當時已經75歲高齡,但當他得知這個任務後,不顧年老體衰,毅然從命,擔當起了這個事關中華民族福祉的重任。

當時,兩岸不能直通,章士钊就帶着毛主席的親筆信,先去了香港,再轉道台灣。但可惜的是,章士钊到達香港後,突然得了重病,不能履行這個使命,隻好委托一位素有愛國情操的《香港時報》社長許孝炎先生,代替他去台灣,完成這個使命。

蔣介石得知後,立即同意許孝炎赴台,并親自接見了他。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許孝炎去台灣之前,為了安全起見,并沒有說明有毛主席的親筆信,見到蔣介石後,才拿出了這封信。

蔣介石拿過信一看,果然是毛主席那豪放揮灑的字型,不禁感慨萬千,把信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良久不語,陷入了沉思。

毛主席提出的“一綱四目”,的确大大出乎蔣介石的意料,他充分感受到了毛主席的誠意,但對這樣重大的事情,也是不可能随便就做出回應的,是以,蔣介石隻是對許孝炎說了一句:“辛苦你了。”

許孝炎回到香港後,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轉交給了毛主席。

1957年初,蔣介石再次召見許孝炎,請他向北京方面傳話,準備派宋宜山去北京詳談。

毛主席給蔣介石寫了封信,提出“一綱四目”,蔣介石如何回應

得到北京方面的同意後,宋宜山到達了北京,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并再次提出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四項具體條件:

第一,兩黨可以通過對等談判,實作和平統一;

第二,台灣可以作為中央政府統轄下的自治區,享有高度自治;

第三,台灣地區的政權仍歸蔣介石上司,中共不派人士參與,而國民黨可派人到北京參加中央政權的上司;

第四,美國軍事力量撤離台灣海峽。

後來,兩岸又多次溝通,并通過中間人士曹聚仁的奔走,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最終還是因種種原因,功虧一篑,直到蔣介石與毛主席先後去世,也沒能實作這個偉大的目标。

當然,毛主席提出的“一綱四目”,雖然在當時沒有解決台灣問題,但是也為後來的香港、澳門回歸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誕生了著名的“一國兩制”。

(參考資料:《我所親曆的三次國共談判》《黨史縱覽》《文史博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