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栾德謙 文/攝
騎行,作為現代人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休閑健身出遊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很多騎友會利用周末或休息時間,成群結隊健身遊玩。然而,在冰城有一位69歲老人孫林,從2014年開始騎行,六年時間,先是幾乎走遍了省内;2017一路向西,獨自一人去了拉薩;2018年,又沿着東南沿海,一路南下騎到了深圳,行程數萬公裡。今年孫林又做好了獨自一人去新疆的準備。記者在孫林出發前,采訪了這位“走單騎”的“獨行俠”,聆聽他的人生感悟。

老孫“萬裡走單騎”的全部裝備和單車。記者栾德謙攝
2014年開始騎行 三年遍訪省内親友感受龍江變化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的詩句,用來形容69歲的冰城老人孫林,也顯得十分貼切。孫林是原省火電建設一公司的一名退休木匠。如今他和老伴兒均已退休,兒子早已成家。用老孫的話說,“忙了一輩子,終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子、兒媳婦都支援我,就是老伴不願意,擔心我……”
原來,孫林兒時就有個走遍天下的夢想,但工作和家庭讓他忙碌了大半輩子。退休後,他想實作自己的夢想。
2014年,孫林開始了自己的“單飛”騎行之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剛開始我隻能騎行30公裡左右的路程,我最先去呼蘭蕭紅故居,然後去了阿城主要街道,再去雙城看朋友和街景。漸漸地,開始走遠點的地方了,三年裡遍訪省内親友。”
記者了解到,2015年,孫林騎車去了大興安嶺,因為那裡留有他的青春記憶:“我曾在大興安嶺松嶺林業局下過鄉,那次回去接觸到了十四五個老同僚,并生活了四五天,感受變化非常大:氣候好像變暖了,香瓜、茄子、辣椒、四五種豆角都可以種了。可我上下鄉那會兒,天氣特别冷,隻能種洋芋、大頭菜等幾種菜。”之後,孫林又順道去了附近的紅光農場,看到那裡建得非常好,一處農田,四個方向上都有公廁,很友善,變化很大。老孫告訴記者,這趟尋訪“芳華之旅”,讓他感動不已。
孫林告訴記者,他曾路過一個名為敖其鎮的小鎮:“鎮子很小,特别幹淨。我向一個倉買老闆問路,他特别熱情,怕我走錯,恨不得把我親自送過去。”
為了騎行,老孫家裡買了全國各省的地圖。記者栾德謙攝
獨自去西藏 偶遇騎友熱情陪伴收獲感動
2017年,67歲的孫林,開始了一次超遠端的“單飛之旅”,獨自一人,騎着自行車去西藏。“之前有些經常組團騎行的朋友說去西藏太遠了,獨自一人騎行有些危險。但我沒有害怕。”孫林說。去西藏之前,老孫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我看了摩托騎友的航拍,讀了倉央嘉措的詩……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說是不虛此行了。”
記者了解到,旅途中,也有讓他心驚膽戰的時候,“到了秦嶺才知道,相比我們的大興安嶺,秦嶺就是山。騎行翻越秦嶺時,感覺非常震撼、險峻,旁邊的深山老林裡,仿佛有眼睛盯着你,讓人心裡發虛。沿途都沒找到旅店,最後在一個還沒正式開業的旅店住了一晚。”
到達成都後,他遇到了幾名分别來自山東、湖南,同樣要騎行進藏的年輕大學生,看老孫獨自騎行,擔心他的安全,要他和他們一起進藏。上路時,他們還叮囑老孫,“進藏不能騎太快,一定要注意安全。然後就每天安排一名年輕小夥子,跟在我後面,照看着我,結果一名叫李柏超的十八九歲的小夥子,一天跟在我後面騎行,一不小心摔斷了胳膊,不得不中斷騎行,被救護車接走了。盡管大家都勸我說,大爺這不是你的事,可當時我禁不住老淚縱橫,騎友之間的感情在幾天時間就可以處得像親人一樣。”
孫林介紹說,去西藏騎行一處上坡路,正好下大雨,他推車推了3個小時,渾身濕透了,腿凍得就像折了一樣疼痛。到達旅店時,渾身泥水。“旅店店主是一位老藏民,他看到我這個情況,就把他的衣服給我換上,考慮到我的年齡,這位老店主還給我拿了一個尿壺。”孫林告訴記者,這份淳樸和感動,也讓他久久難忘。孫林到西藏體重掉了24斤,但因為循序漸進地騎行進藏,是以并沒有出現高原反應。
孫林騎行在人煙稀少的川藏路上。由孫林兒子提供
騎行途中,老孫幫助同行者車胎打氣 由孫林兒子提供
南下之旅 感受城市文化魅力
孫林退休之後幾次開啟南下之旅,也品味到不同城市獨具的文化魅力。
一次,孫林途徑張骞故裡,老孫遇到了兩名騎行的中學生,“他們說,老爺爺,咱們一起走吧!兩名中學生幫我導航去了漢中。參觀漢中博物館時,他們給我介紹得頭頭是道。然後我又去了定軍山,就是黃忠斬夏侯淵的地方。當年黃忠67歲斬了47歲的夏侯淵,那年我也67歲,是以我就想一定去看看,我也是老當益壯。”孫林介紹說。
孫林告訴記者,他在出行前做了很多功課,沿途令他神往的曆史人文古迹,風土人情等,他都一定要去看看并細細體味:“途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鞏義,杜甫的故鄉。那裡的交警、當地的學生,都讓人感覺充滿了文人氣質。在杜甫大道上走,一名交警認認真真地給我指路,還告訴我那個路口的建築群,就是他們那裡‘康百萬’,建了3000多棟房子。我想那就是杜甫期待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吧。”
這次旅途,讓老孫印象很深的還有一名深圳輔警,“街面有桌子,坐着幾名輔警專門解答問路人的問題。我問一名輔警路怎麼走,他馬上拿出手機導航告訴我還要走多長時間。對人特别好,不排外。對外地來的人很真誠,很熱情。”
孫林一路騎行,進入藏區。由孫林兒子提供
老孫在著名的網紅“318”國道上。由孫林兒子提供
老孫終于到了拉薩,在布達拉宮前留影。由孫林兒子提供
布達拉宮前 由孫林兒子提供
騎行途中,老孫和大學生在篝火晚會。由孫林兒子提供
騎行途中,老孫遇到的紅龍鄉熱情的藏族老兄。由孫林兒子提供
再出發要去新疆為歐洲行做準備
孫林告訴記者,他不想在家裡慢慢變老,就想走出去多見見不一樣的人和自然,認為這樣才不虛此生。
為了節約費用,“沿途住宿,我就住最便宜的,有30(元一間)的就不住35的。吃東西吃最簡單的。這麼騎行,一個月也就花費1500元到2000元。”孫林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孫林已做好了準備,計劃要去新疆,他告訴記者:“西北沒走過,可以去看看張骞的遺迹,這次我要出山海關,到嘉峪關去看看。”老孫說,這次新疆的騎行,也是為來年他計劃出國做準備,來年,如果可以,他打算騎行去哈薩克斯坦,再去歐洲。
老孫告訴記者,路上不少騎友聽說他這麼大歲數從東北一個人騎行,都驚訝地說:“你們東北人膽真大!”孫老說其實不是他大膽,而是準備做得充分,并且有勇氣做下去罷了。
在家這段時間,老孫在學習西方曆史、哲學、文化、藝術等等,為将來騎行出國做準備。記者 栾德謙 攝
老孫和他的同僚合影 在他的帶動下,徒弟趙偉(左一)也騎行去了大連。趙偉說,去大連看到海的那一刻 他激動得哭了。記者 栾德謙 攝
這是孫林為去新疆自己做功課畫的路線草圖,圖示裡程6361公裡,實際公裡數預計超8000公裡。記者 栾德謙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