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龙头新闻记者 栾德谦 文/摄

骑行,作为现代人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休闲健身出游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很多骑友会利用周末或休息时间,成群结队健身游玩。然而,在冰城有一位69岁老人孙林,从2014年开始骑行,六年时间,先是几乎走遍了省内;2017一路向西,独自一人去了拉萨;2018年,又沿着东南沿海,一路南下骑到了深圳,行程数万公里。今年孙林又做好了独自一人去新疆的准备。记者在孙林出发前,采访了这位“走单骑”的“独行侠”,聆听他的人生感悟。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老孙“万里走单骑”的全部装备和单车。记者栾德谦摄

2014年开始骑行 三年遍访省内亲友感受龙江变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诗句,用来形容69岁的冰城老人孙林,也显得十分贴切。孙林是原省火电建设一公司的一名退休木匠。如今他和老伴儿均已退休,儿子早已成家。用老孙的话说,“忙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子、儿媳妇都支持我,就是老伴不愿意,担心我……”

原来,孙林儿时就有个走遍天下的梦想,但工作和家庭让他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后,他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4年,孙林开始了自己的“单飞”骑行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我只能骑行30公里左右的路程,我最先去呼兰萧红故居,然后去了阿城主要街道,再去双城看朋友和街景。渐渐地,开始走远点的地方了,三年里遍访省内亲友。”

记者了解到,2015年,孙林骑车去了大兴安岭,因为那里留有他的青春记忆:“我曾在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下过乡,那次回去接触到了十四五个老同事,并生活了四五天,感受变化非常大:气候好像变暖了,香瓜、茄子、辣椒、四五种豆角都可以种了。可我上下乡那会儿,天气特别冷,只能种土豆、大头菜等几种菜。”之后,孙林又顺道去了附近的红光农场,看到那里建得非常好,一处农田,四个方向上都有公厕,很方便,变化很大。老孙告诉记者,这趟寻访“芳华之旅”,让他感动不已。

孙林告诉记者,他曾路过一个名为敖其镇的小镇:“镇子很小,特别干净。我向一个仓买老板问路,他特别热情,怕我走错,恨不得把我亲自送过去。”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为了骑行,老孙家里买了全国各省的地图。记者栾德谦摄

独自去西藏 偶遇骑友热情陪伴收获感动

2017年,67岁的孙林,开始了一次超远程的“单飞之旅”,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西藏。“之前有些经常组团骑行的朋友说去西藏太远了,独自一人骑行有些危险。但我没有害怕。”孙林说。去西藏之前,老孙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我看了摩托骑友的航拍,读了仓央嘉措的诗……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了。”

记者了解到,旅途中,也有让他心惊胆战的时候,“到了秦岭才知道,相比我们的大兴安岭,秦岭就是山。骑行翻越秦岭时,感觉非常震撼、险峻,旁边的深山老林里,仿佛有眼睛盯着你,让人心里发虚。沿途都没找到旅店,最后在一个还没正式开业的旅店住了一晚。”

到达成都后,他遇到了几名分别来自山东、湖南,同样要骑行进藏的年轻大学生,看老孙独自骑行,担心他的安全,要他和他们一起进藏。上路时,他们还叮嘱老孙,“进藏不能骑太快,一定要注意安全。然后就每天安排一名年轻小伙子,跟在我后面,照看着我,结果一名叫李柏超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一天跟在我后面骑行,一不小心摔断了胳膊,不得不中断骑行,被救护车接走了。尽管大家都劝我说,大爷这不是你的事,可当时我禁不住老泪纵横,骑友之间的感情在几天时间就可以处得像亲人一样。”

孙林介绍说,去西藏骑行一处上坡路,正好下大雨,他推车推了3个小时,浑身湿透了,腿冻得就像折了一样疼痛。到达旅店时,浑身泥水。“旅店店主是一位老藏民,他看到我这个情况,就把他的衣服给我换上,考虑到我的年龄,这位老店主还给我拿了一个尿壶。”孙林告诉记者,这份淳朴和感动,也让他久久难忘。孙林到西藏体重掉了24斤,但因为循序渐进地骑行进藏,所以并没有出现高原反应。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孙林骑行在人烟稀少的川藏路上。由孙林儿子提供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骑行途中,老孙帮助同行者车胎打气 由孙林儿子提供

南下之旅 感受城市文化魅力

孙林退休之后几次开启南下之旅,也品味到不同城市独具的文化魅力。

一次,孙林途径张骞故里,老孙遇到了两名骑行的中学生,“他们说,老爷爷,咱们一起走吧!两名中学生帮我导航去了汉中。参观汉中博物馆时,他们给我介绍得头头是道。然后我又去了定军山,就是黄忠斩夏侯渊的地方。当年黄忠67岁斩了47岁的夏侯渊,那年我也67岁,所以我就想一定去看看,我也是老当益壮。”孙林介绍说。

孙林告诉记者,他在出行前做了很多功课,沿途令他神往的历史人文古迹,风土人情等,他都一定要去看看并细细体味:“途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巩义,杜甫的故乡。那里的交警、当地的学生,都让人感觉充满了文人气质。在杜甫大道上走,一名交警认认真真地给我指路,还告诉我那个路口的建筑群,就是他们那里‘康百万’,建了3000多栋房子。我想那就是杜甫期待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吧。”

这次旅途,让老孙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名深圳辅警,“街面有桌子,坐着几名辅警专门解答问路人的问题。我问一名辅警路怎么走,他马上拿出手机导航告诉我还要走多长时间。对人特别好,不排外。对外地来的人很真诚,很热情。”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孙林一路骑行,进入藏区。由孙林儿子提供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老孙在著名的网红“318”国道上。由孙林儿子提供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老孙终于到了拉萨,在布达拉宫前留影。由孙林儿子提供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布达拉宫前 由孙林儿子提供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骑行途中,老孙和大学生在篝火晚会。由孙林儿子提供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骑行途中,老孙遇到的红龙乡热情的藏族老兄。由孙林儿子提供

再出发要去新疆为欧洲行做准备

孙林告诉记者,他不想在家里慢慢变老,就想走出去多见见不一样的人和自然,认为这样才不虚此生。

为了节约费用,“沿途住宿,我就住最便宜的,有30(元一间)的就不住35的。吃东西吃最简单的。这么骑行,一个月也就花费1500元到2000元。”孙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孙林已做好了准备,计划要去新疆,他告诉记者:“西北没走过,可以去看看张骞的遗迹,这次我要出山海关,到嘉峪关去看看。”老孙说,这次新疆的骑行,也是为来年他计划出国做准备,来年,如果可以,他打算骑行去哈萨克斯坦,再去欧洲。

老孙告诉记者,路上不少骑友听说他这么大岁数从东北一个人骑行,都惊讶地说:“你们东北人胆真大!”孙老说其实不是他大胆,而是准备做得充分,并且有勇气做下去罢了。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在家这段时间,老孙在学习西方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等等,为将来骑行出国做准备。记者 栾德谦 摄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老孙和他的同事合影 在他的带动下,徒弟赵伟(左一)也骑行去了大连。赵伟说,去大连看到海的那一刻 他激动得哭了。记者 栾德谦 摄

哈尔滨一位69岁老人孙林:6年“万里走单骑” 再出发

这是孙林为去新疆自己做功课画的路线草图,图标里程6361公里,实际公里数预计超8000公里。记者 栾德谦 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