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前美國毒品管制局局長威廉·尤特對麥德林販毒集團作了如下評論:“他們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兇惡、最危險、最殘暴、最大膽,但也是最有錢的犯罪組織。與這個集團相比,美國的黑手黨就像國小裡的學生,日本的山口組就像教堂裡的唱詩班。”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是一個傳奇,他的财富多到數不清,靠販賣可卡因被《财富》雜志評為世界第七富豪;他嗜血殘暴,有2萬多人直接或間接死于他手;他野心勃勃,差點登上總統的寶座;他是政府眼中的“殺人惡魔”,卻是家人眼中的好父親,同時還是部分群眾眼中的慷慨解囊的“羅賓漢大爺”……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1949年12月1日,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出生于哥倫比亞麥德林西南約20公裡的小鎮思維加多的一個中産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而母親是一個毫無地位的國小教師。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由于父親迷上了賭博,最終把自家的農場輸掉而陷入絕境,之後父親就下落不明。一個家庭靠母親苦苦支撐,心疼母親的埃斯科瓦爾曾對她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會給你一切。”

埃斯科瓦爾自幼争強好勝,野心勃勃,夢想成為百萬富翁。埃斯科瓦爾的劣迹是從偷竊墓碑開始的,他把人家的墓碑偷來将碑文刮掉,然後以低價賣出。見這一“生意”賺不了幾個錢,他便從巴拿馬走私消費品到哥倫比亞倒賣。後來,埃斯科瓦爾找了個汽車推銷員的差事。每月20美元的工資根本不夠揮霍,他靈機一動,利用職業之便,既銷售汽車,又盜竊汽車。之後,又做起了賣房地産的生意。

他還走私香煙、賣假彩票、詐騙、敲詐勒索,甚至充當雇傭殺手的勾當,隻要能賺錢,他什麼都做。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70年代中期,哥倫比亞的販毒活動已經迅速蔓延開來。埃斯科瓦爾見販毒賺的錢比自己幹的“生意”多的多了,于是開始了毒品走私活動。

他追随了走私毒品的大毒枭阿爾瓦羅·普列托,很快實作了他的夢想——成為了一名百萬富翁。他聯合了麥德林地區的其他五六家非法企業,建立了之後讓整個哥倫比亞都恐懼的麥德林卡特爾集團。

進入80年代以後,一直作為麥德林市的主要工業支柱的紡織工業急速衰落,失業者猛增,失業率高達80%左右,整個城市陷入了癱瘓狀态。

埃斯科瓦爾發現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深入到麥德林周圍的各個農場,教當地農民種植古柯(生産可卡因的主要原材料),使可卡因種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經過埃斯科瓦爾的精心組織,原來每年最多隻能收獲兩次的古柯,如今可以收獲四次。

埃斯科瓦爾把城裡的失業者和農村的盲流都吸收為古柯農場和可卡因加工廠的勞工和職員。據最保守的估計,他至少雇傭了5萬人。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種植古柯的農民

1981年12月2日,年僅32歲的巴勃羅·埃斯科瓦爾被推舉為麥德林卡特爾販毒集團的魁首。此後,他進一步健全麥德林集團的販毒組織和機構,壯大它的力量。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大量的毒品加工廠都具有了現代化大企業的規模和經營手段,網羅了一批具有高度專業知識和魔術師般頭腦的走私專家。

為了保證販毒活動群組織的安全,埃斯科瓦爾還專門建立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武裝販毒軍隊并且從國外購進了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用客機、直升飛機運送毒品已經不算什麼,他甚至還弄來了潛艇。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埃斯科瓦爾用來運輸毒品的潛艇

麥德林集團在全盛時期包攬了全球80%的可卡因市場,埃斯科瓦爾每個星期都能賺到4.2億美元,光是用來捆錢的橡膠圈,就要花掉1200美元。埃斯科瓦爾也是以在1989年被《财富》雜志評為世界第七大富豪,坐擁250億美元的資産。

在距麥德林174公裡處,有他的一處公園,占地600公頃,擁有中型飛機1架,小型客機5架,直升飛機1架,防彈車1輛。類似的莊園、别墅,他注冊的就有96處之多,他甚至建了1處私人動物園,其動物之多,超過哥倫比亞全國所有動物園動物的總數之和。其中,僅大象就有4頭。為了飼養鹦鹉,每月買葵花籽當飼料的費用相當于哥倫比亞勞工一個月的工資收入。

麥德林卡特爾販毒集團的暴力行徑在哥倫比亞造成了巨大的恐怖氣氛。經過嚴格訓練的職業殺手,專門綁架、槍殺那些敢于伸張正義,揭露、審判他們罪行的人——從法官、記者、官員、警察、編輯,到該集團内部的“叛變者”。

在哥倫比亞甚至整個美洲,埃斯科瓦爾沒有把誰放在眼裡。逮捕他的警察,不出三天就被射殺;審判他的法官,妻子被奸殺後,内衣被寄到法官辦公室;通緝他的總檢察長,被他反過來用一億美元懸賞,最後屍橫街頭;1987年,他的兄弟奧喬亞被捕,負責審判的最高法院院長先後辭職,最後不得不撤銷逮捕令。

據哥倫比亞官方統計,從1981年到1991年的十年間,哥倫比亞已有2萬多人死于毒販之手,有157名法官和3500名禁毒官被殺害。僅1991年頭5個月,就有4000餘人慘遭殺害。

野心勃勃的埃斯科瓦爾還不滿足于當一個“民間皇帝”,他要登上權力的巅峰——成為總統。

1982年,埃斯科瓦爾居然以自由黨候選人的身份,當選為候補國會議員,他的政治口号是“為民做主,強調做事,說話算話。”他賄賂、威脅官員,甚至還殺害總統候選人。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惡貫滿盈的埃斯科瓦爾本該被萬民唾棄,可是對于麥德林地區的群眾來說他卻是個英雄。他興建幼稚園、學校,作為足球迷的他,還創辦足球俱樂部、足球場和多種運動場地,并且資助孩子們的足球隊。

除此之外,他還制定過一項使麥德林市不存在貧民窟的計劃。他慷慨解囊,經常散發錢給窮人,是以,麥德林地區的群眾都稱呼他為“大善人巴勃羅大爺”。

埃斯科瓦爾的恩惠并非神話。在被經濟學家們稱為“拉美失去的十年”中,恩維加多市确實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恩維加多是哥倫比亞唯一實行失業和老齡補貼的地方,其公共服務除得到補貼外還澤及99%的居民,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哥倫比亞政府根本拿埃斯科瓦爾毫無辦法,但因為埃斯科瓦爾把毒品都輸送給了美國,導緻美國對他一直恨得牙癢癢。

美國建議哥倫比亞政府簽訂引渡條約,把埃斯科瓦爾引渡到美國來制裁這個無法無天的魔鬼。埃斯科瓦爾知道,一旦被引渡到美國,那他這輩子就完了,于是他向哥倫比亞政府“妥協”,表示自願服刑5年,除此之外,還将為政府償還150億美元的外債。

哥倫比亞政府居然同意了這一提議,錯失了一次解決掉這個禍害的機會。

1991年6月19日,埃斯科瓦爾來到了“監獄”,說是坐牢,其實監獄是埃斯科瓦爾自己建的。這裡有人工瀑布、酒吧、足球場,甚至還有動物園,這哪裡是坐牢,分明是來度假的。

埃斯科瓦爾當然沒有老老實實地待在這個“度假村”裡,1992年,埃斯科瓦爾就越獄了。

這一次,美國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來幫助無能的哥倫比亞政府逮捕埃斯科瓦爾了。

1993年12月2日,在埃斯科瓦爾的44歲生日的第二天,逃亡了一年的埃斯科瓦爾終于在一片槍林彈雨中被擊斃了,一代毒王就此終結。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埃斯科瓦爾被擊斃

讓人感到魔幻的是,約有25000人出席了埃斯科瓦爾的葬禮,他家鄉的窮人們哭的一個比一個傷心,都在哀悼他的去世,他的墓地也天天被打掃得幹幹淨淨,每天都有人送來鮮花。

世界上最嚣張的毒販,懸賞警察,殺害法官、部長甚至總統候選人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殘暴嗜血的毒販窮人眼中的英雄被政府聯合美國擊斃

埃斯科瓦爾的追悼會

無論如何,這位殘暴的惡魔終于去往了他該去的地方——地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