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臧克家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寫三句話,為何被山東大學破格錄取?

作者:曆史文社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這是當代著名詩人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裡面的話,他一生寫了很多詩,被譽為農民詩人。然而,臧克家同時也是一個嚴重偏科的學生,考試時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僅寫了3句話,山東大學為何會破格錄取他?

臧克家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寫三句話,為何被山東大學破格錄取?

1905年10月初,臧克家出生在山東濰坊的一個小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都曾獲得功名,父親畢業于法政學堂,祖父和父親都愛詩詞。八歲那年,母親便去世了。雖然祖父為人嚴肅,讓人不敢接近,但隻要祖父一朗誦詩,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從小祖父就教他念古詩。由于年紀小,不懂詩的含義,卻背得滾瓜爛熟。

大約八九歲的時候,臧克家進入私塾念書。由于家庭的不幸,他有機會和貧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兒,進而知道了農民生活的悲慘和辛酸,為他之後的創作道路埋下了伏筆。12歲時,他到村裡的初級國小念書。期間,先生經常感歎:“我堂堂大中華有幾千年的光榮曆史,現在竟被小日本欺壓!當局一再忍讓,導緻國亡無日,四萬萬國民都要變成亡國奴了!”臧克家時常是在一旁靜靜地傾聽,在他年少的心中有了仇恨帝國主義的種子,激發了他的愛國情緒。

臧克家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寫三句話,為何被山東大學破格錄取?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14歲的臧克家和同學們跟着一名大學生在當地宣傳抗日思想,到商店檢查、登記封存、沒收日貨。由于患有肺病的父親離世,他休學了一年。在“高小”學習的過程中,他受到了新思想的影響,眼界變得更開闊。他自幼喜歡古文,是以國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作文經常被老師誇贊。可他的數學等理科成績,卻有些不如人意。他對這些學科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導緻他報考國立山東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山東大學時,一波三折。參加考試時,臧克家的數學卷子上面一片空白,沒有作答。平時擅長國文作文的他,在考試時竟然也隻寫了三句話:“生永遠追逐着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臧克家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寫三句話,為何被山東大學破格錄取?

沒想到主考官聞一多先生見到臧克家的作文後,認為他擁有獨立的思想,故給其作文打了98分,還向院方提出要破格錄取這個不可多得人才。就這樣,他被山東大學破格錄取,成了聞一多的學生。

臧克家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寫三句話,為何被山東大學破格錄取?

後來,臧克家受到反動派的迫害,逃亡東北。在這裡,他用詩歌記錄了自己在東北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