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前言

黃炎培是一個比較固執的老人,一直堅持"不為官"的原則,一再拒絕老政府高官侯祿,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後,他也無意當官,有一次在中南海黨,毛主席問道:"北海政府兩次要求你做教育, 你為什麼不去?"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圖檔 黃炎培

黃炎培回答說:"我的信念是,我看不清真相,絕對不要盲目追随。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親自邀請他擔任國家副總理,但黃炎培最初的心并沒有改變。

黃炎培堅決的拒絕并沒有讓周恩來退縮,他真誠地勸說:

"現在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協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們有自己的'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唱歌呢?"

經過長達兩個小時的心與魂的摟談,黃炎培終于放手了,說先考慮一晚,第二天就給出答案,黃炎培轉身到對面的夜裡,第二天一早就出去咨詢朋友江問釣魚等人的意見, 朋友勸說:周恩來為好渴,既然邀請,應該接受。勸說的朋友讓黃炎培徹底動搖了。

當晚,周恩來又上門聽了答案,這一次,黃炎培笑着同意了,黃炎培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讓周恩來兩次。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照片 周恩來

我們将推動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1878年10月1日,黃炎培出生于上海市浦東川沙縣,家史上名家,13歲,黃炎培的母親去世,四年後,父親放棄了,17歲的黃炎培不得不承擔起人生的重擔,靠賣文藝和私人教師撫養自己的兩個妹妹。

1901年,23歲的黃炎培進入南洋公立學校,在那裡他遇到了蔡元培老師,1902年潮水爆發,黃炎培不得不辍學回家,同年在江南人考試。

在那個民族運動薄弱的時代,人們不談生命,黃炎培的自知之明一直無法拯救民族運動,隻有教育才能拯救國家,1906年黃炎培在上海創辦了浦東中學,親自擔任浦東中學校長,直到革命,黃炎培才創辦了多所學校。

1915年,黃炎培通路了美國舊金山,遇到了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對他的科技發明深感震驚,他去美國其他州通路了50多所學校,有一種感覺,他認為中國傳統教育在實踐中與生活嚴重脫節。

黃炎培于1917年5月6日回國後,與蔡元培、梁啟超等48位教育界知名人士一起,在上海召開了中國職業教育協會成立大會。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1918年,他親自帶領學生在陸家璇荒地修建五棟平房作為校舍,用推土機推平了兩座鐵廠廠,買了機械、壕溝、鋪設煤屑,1918年9月8日,中國第一所職業學校成立。這所學校的成立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員,為共和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20年代,黃炎培創辦并改建暨南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他不僅重視教育,而且重視經濟和工業,在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建立了協會、經濟實體、出版物、工廠等。

預測日本入侵中國

1931年3月,黃炎培和他的朋友姜巧宇作為中國職業教育研究會前往日本學習教育體系,通過北韓,此時北韓已經淪為日本的蹄子,看着北韓人民生活在深熱的水中,黃炎培也有同樣的感受,不禁由衷地哀悼。

抵達日本後,他看到了一幕,這一幕讓他更加吃驚,當時日本正在接待一個青年團,士兵們活躍在農村,這是大日本帝國正在積極準備戰争的危險迹象,戰争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将矛頭指向中國。

特别是,在會見了朋友東京高工會長知島靜谧之後,黃炎培更擔心,安迪島在黃炎培面前哭了起來,說自己擔心日本青年兵的野心膨脹,傷害了中日友誼,聽到這話,黃炎培有心情繼續學習, 隻在街上買了三本書,宣傳日本在匆忙的家中咄咄逼人的中國野心。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照片 黃炎培在青年時期

在回家的路上,黃炎培得知,日本計劃當年發動對華侵略戰争,其計劃是"封鎖中國沿海,進攻徐州,切斷金浦路;回國後,他在《宣言》中發表了《黃海之旅》,希望北韓死去的奴隸的苦難能喚醒這個國家,提醒他們注意日本的野心。

不僅如此,他還親自去南京見蔣介石,他自己在日本看到的情況彙報給蔣介石,并在蔣介石的辦公桌上放了三本書,希望蔣介石和他的敵人,準備防禦,但蔣介石卻滿懷着消滅共産黨的思路,那裡有對付日本的心情。

最後派黃炎培去找外長王正廷,王正廷聽到黃炎培的控訴,不僅沒有引起驚慌,反而笑着黃炎培危言聳聽,黃炎培聽了怒氣,憤怒地離開了,就在這次談話的第四個月,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件,不久之後,東北全境被日軍占領。

東北被占領後,黃炎培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同各界民主人士一起成立了上海市民養護協會,并擔任會長,與國民黨抗日将領19路軍蔣光軒、蔡廷軒密切接觸,準備将武器運到前線。

他還到各大學校向全體師生做了抗日運動報告,在上海成立了四川省工廠聯合會,成功将江浙滬140多家企業和裝備推向西南後方,正是這些工廠,為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延安洞穴談話

說起黃炎培和毛主席的命運,可以追溯到1920年5月,當時美國著名學者、教育家杜威通路上海,江蘇省教育協會舉行了歡迎會,27歲的黃炎培是會議的主持人,在上海,毛主席正好及時聽取了黃炎培的講話。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配圖|毛主席與黃炎培正在聊天

抗日戰争期間,國民黨為了诋毀共産黨,故意不讓紅軍士兵在茅台酒池裡洗腳,當時民主聯盟領袖沈彥若的兒子沈澆陽畫了一幅畫,畫了一個沖台壺和幾個杯子,畫完畫後,沈樹陽邀請黃炎培在畫上寫字。

這時黃炎培想起了那個荒謬的謠言,筆在畫上寫道:"吵鬧的遊客到茅台,酒池洗腳,是真是好我不在乎,冷喝兩三杯",黃炎培就是憑這幅畫諷刺這個謠言,維護共産黨的形象, 後來這幅畫在重慶,董碧武特意買回了冬田安,毛主席看到畫上的銘文,很像挂在客廳裡。

随着抗日戰争的爆發,共産黨在群衆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毛主席作為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人自然受到很多人的欽佩,黃炎培也不例外,1937年黃炎培乘火車到長沙,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 "讀毛澤東的自傳和毛澤東的中日戰争,毛澤東的妻子賀子珍的傳記。"

對于美國記者斯諾寫的《毛澤東的自傳》,黃豔培也反複閱讀,感受頗豐。後來,黃彥培作為社會成員加入了全國人民政治咨詢,與周恩來、董碧武等同志有着非常密切的接觸,從兩人他更深入了解了共産黨,了解了毛主席,也更渴望了解毛主席。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延安時期毛主席合影

1945年7月1日,黃炎培、傅森、左彥生等人作為國民黨成員到延安參觀,這是黃炎培與毛主席的第一次正式會晤,他們一見到毛主席就對他說:"哦,我們二十多年沒見過他了。"

這句話說黃炎培一個腦霧,在自己的印象中沒有看到毛主席,毛主席笑着解釋說,他在歡迎杜威會議上見過,黃炎培這才恍然大悟,直接表揚毛主席的記憶力很好。

抵達延安的第二天,黃炎培前往楊家嶺看望中共中央所在地毛主席,在毛主席的洞穴所在的高低田野的山坡上排成一排的洞穴。

山洞裡還有一個較大的将軍廳,黃炎培一行人沿着小路走到會議室,客廳是方形的,裡面是一張長桌,桌子周圍有20多把椅子,客廳牆上還挂着黃炎培銘文的畫。

黃炎培在延安停留了三天,在這短短的三天裡,毛主席和黃炎培多次專職交流,7月4日下午,毛主席邀請黃炎培到家參觀,毛主席請黃炎培來延安有什麼感受。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配圖|黃彥培與家人

黃炎培回答:

"我已經生活了六十多年,我什麼也沒聽到,我見過,.....一段曆史,"政治忽視成"也有,"人死在政治上"也有,尋求榮耀和屈辱也有。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有跳出曆史循環規律,我對共産黨有一個粗略的了解,那就是我希望共産黨能找到一條新的路子,跳出曆史循環規律。"

在聽取了黃炎培的意見後,毛主席堅定地表示:"共産黨一定會跳出這個曆史循環法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監督,政府不會松懈,隻有每個人都有責任,不會死在政府裡。"

毛主席的回答突然在黃炎培的心中,更接近兩人之間的思想距離,延安之行結束後,黃炎培自己在延安所見所聞的《延安歸來》中,向統一戰區的群衆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延安。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配圖|黃炎培故居

共産黨是

1949年3月25日,國民黨戰敗,大局決定,毛主席和周恩來率領中央從西柏坡到北平。

住在上海的黃炎培因為與共産黨的密切接觸而成為國民黨特工,而共産黨地下黨員得知黃炎培的困境,2月14日,在上海地下黨員的組織和安排下,黃炎培和妻子、女兒喬裝逃離上海,以逃避特工的暗殺。

2月19日抵達上海,3月14日乘船向北駛向天津,3月25日上午10時30分,天津的火車在北京前門站緩緩停.m黃炎培與人群一起走出站台。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配圖|毛主席和黃炎培

這時大批民主人士上來,有董碧武、李維涵、沈恒山等人,老朋友見面,多了噓聲,黃豔培在安排的人群下入住六國飯店108号,隻是吃了午飯。

黃炎培受李偉涵邀請到另一間房間洽談儀式,歡迎毛主席,三點鐘,黃炎培和郭莫羅、陳樹桐一起到北京西苑機場等毛主席,很快毛主席、周恩來、葉建英等人出現了。

随後黃炎培等民主人士陪同毛主席閱兵,閱兵結束後,幾個人在酒店休息,傍晚時分,毛主席為李繼申、黃炎培等人舉辦了宴會。宴會直到傍晚一點才結束。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配圖|毛主席正在講話

26日,毛主席單獨邀請黃炎培到香山雙清别墅,黃炎培是第一位受邀嘉賓。黃炎培到達雙清别墅時,毛主席親自到門口見面,并幫助黃炎培下車,在民聯中,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禮遇,接受這個禮遇的,隻有黃炎培一個人。

在當晚的談話中,毛主席說:"黃老,你是我老師的老師,我請你幫忙?"黃炎培難以置信地問道:"主席女士,你一定要幫幫我,即使你說你很忙。"

"我知道你已經經營一所學校幾十年了,比教育時間還長,但我希望你成為商界的上司者,并利用你的影響力讓共産黨的聲音傳達給他們。

中國共産黨對民族工商業的政策不同于斯大林的"殺殺",更是利用和發展民族工商業,在毛主席的鼓勵下,黃炎培接受了毛主席的厚望。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照片 毛主席與黃炎培

28日,黃炎培給上海、新加坡、香港的朋友們發了一條電話,向他們轉達了毛主席的精神,希望他們能回國參加全國政協會議。

4月15日,黃炎培再次受毛主席邀請到雙清别墅共進晚餐,黃炎培再次向毛主席表示,全體同仁都願意為毛主席的狗和馬服務。

5月17日,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拜訪黃炎培,黃彥培向潘漢年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重視經濟複蘇和救濟失業人員,二是盡快成立人民法院,重視司法工作,三是重視外國人政策,給予外國人特殊優惠待遇。這三項建議確定了上海經濟的平穩轉型。

不幸的是,5月18日,也就是上海解放的前一天晚上,黃炎培的次子黃景武在上海站路190号被殺。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和朱德抵達北京,黃炎培(右四)在西苑機場迎接

6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陳毅向黃炎培送去慰問信。黃炎培回答說:"競争隻是一個技術人員,其實是因為争取民主的鬥争被扼殺了,才能為仁慈而烏雲,黃炎培雖然老了,願意跟随先生在人民革命後多下功夫。"

此時,72歲的黃炎培經曆了失去兒子的痛苦,他想回去送兒子個人,但忙于新政協的準備工作,他回不來了,隻能忍受悲痛,繼續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為中國工商業的發展狗馬勞動。

共産黨的"朋友"

新中國成立後,黃炎培擔任國家副總理,他直率,因工作問題一直直以直言不諱的态度回應毛主席、周恩來等上司人,是以他被稱為共産黨的"朋友"。

1950年,經過一年的休息和休養,我國經濟狀況開始好轉,但在城鄉地區出現了一些嚴重的經濟問題,在城市地區,物價下跌,稅負沉重,民營企業資金困難,工廠關閉,失業人數增加。在農村地區,農民難以生産糧食,在一些地方,他們超過了糧食配額。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照片 黃景武

1950年4月17日,黃炎培給周恩來和毛主席寫了一封3000字的信,坦白道:

"情況相當嚴峻,财務狀況正在改善,人們越來越糟。現在上海已經一個接一個,人們紛紛去香港,不是為了逃避償還公債,而是為了震撼人們的心,可惜。"

黃炎培的信可以說是犀利的話語,直接打動了群眾的心,但毛主席沒有考慮到這些,反而非常重視信的内容,4月26日,毛主席特意召見黃炎培反映情況,并讨論解決辦法。緻電華東局局長饒樹石為黃炎培反映的情況和問題派人進行調查,并向中央政府作出詳細報告調查結果。

1957年,黃炎培走訪全國各地,發現在農村因葬地導緻土地減少,甚至有農民主動毀壞祖墳,增加耕地面積,1958年,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試行推廣深耕》一文,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1958年1月29日,黃炎培寫信給毛主席,希望修改《埋葬葬法》,将死者埋在耕地裡是浪費,這種不合理的習俗應該予以禁止,并向全國人大寫了一篇"推深耕,避免浪費耕地"的提案,為後來中央政府提出的殡葬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黃炎培不想當副總理,周恩來兩次上門:拿着劇本,為什麼不上台呢?

1965年12月21日,黃炎培因病逝世,享年87歲。毛主席曾這樣評價黃炎培:"朋友不夠,英雄不夠。"他畢生緻力于建設新中國,他的孩子們接過他的重擔,繼續為中國的發展發光發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