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房子》導讀:環境美,人情美,人性美

作者:黃裳元吉文化傳播

簡介:《草房子》是當代著名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作品,他用詩意如水的筆觸描寫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實而哀傷的瞬間。

這本書從2007年第一版到現在已經再版了無數次,在國内外有着廣泛影響力作品中展現出的對人性的體察與關懷,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和讀者産生了深深的共鳴。

主要内容:

《草房子》主要以油麻地國小校長的兒子桑桑在油麻地國小的整個童年生活為線索,介紹了秃鶴、細馬、紙月、杜小康和桑桑自己在童年生活中的不同境遇,在命運安排的磨難面前,他們勇敢面對,涅槃重生。

在油麻地國小,他們感受着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目睹了不幸少年杜小康、細馬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怆與優雅,看到了垂暮老人與油麻地國小牽扯不清的一生,在老人身上散發出的人性光輝。在桑桑經曆生死邊緣的掙紮後,孩子們對生命有了深切領悟……

寫作特色:

1.人文主題鮮明:細馬的倔強裡有着最溫暖的柔軟。秃鶴三次扔掉帽子,扔掉的不僅僅是帽子,更是一份自卑,塑造了一個勇敢、有個性的孩子形象。在失去家庭的财富之後,又收獲了另一種财富的杜小康,展現了一個勇敢、有擔當的孩子的形象。柔軟的紙月竟然有着神奇的力量,自尊、自愛、自強、靈秀、聰慧、有情、有愛的紙月讓人愛憐。

2.側面描寫現奇效:紙月的神奇力量并非靠紙躍來展現,而是投射在桑桑身上。

3.選材新穎:杜小康撒尿的樣子,最能展現她與衆不同。

4.細節刻畫深入:聚焦細馬微眍的眼睛和大門牙,讓他們成了這個有擔當重情義的孩子的标志。

5.景物描寫細緻生動:随時随處都能看到一幅幅與衆不同、絢爛多姿、詩情畫意的景物畫卷。

“油麻地國小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幾幢草房子 似乎有規則,又似乎沒有規則地連成一片。

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後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 ,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叢兩叢竹子,或三株兩株薔薇,或一片花開的五顔六色的美人蕉, 或幹脆就是一小片夾雜着小花的草叢 。這些安排沒有刻意的痕迹 ,仿佛是這個學校原本就有的, 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

6.小道具的大用途:被秃鶴扔了三次的帽子,就像魔術師的道具一樣變出了一個全新的秃鶴

初讀感受:

《草房子》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可以讓人讀了還想讀,讓人心心念念,甯願不玩手機、不看電視,延遲吃飯也要抓緊時間讀完的一本好書。

故事裡的環境美,人情美,人性美

《草房子》導讀:環境美,人情美,人性美

,一切都是美的!整個故事像清澈的柔水,靜靜的,更像時光的影像,仿佛讓讀者走進了自己的童年!

讀了《草房子》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又一次浮現在眼前,那個調皮搗蛋卻又顯剛正的周同學是大家的“包青天”,幾個搗蛋的孩子有沖突了,解決不下常常找他說事兒。

那個愛告狀的小女生常常遭到同學白眼,有一次卻勇敢的為張同學作證。還有很多……大家一鬧,一起唱,一起上學,一起舔吃一個冰棍,一起幫同學吵架……一切的一切都又在《草房子》的某個角落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