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作者:旅行家雜志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多爾普(dolpo),喜馬拉雅高山險阻處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落,位于尼泊爾北部山區,承接着喜馬拉雅最後的冰雪之脈。千年來,朝聖者的虔誠腳步與松耳石般的湖面圍繞着村莊。上世紀80年代初,攝影師艾瑞克·瓦利成為了第一個徒步穿越國境、踏足此處的外國人,他找到了多爾普身披牦牛皮、血氣方剛的部落頭領,并向對方詢問自己生活中所面臨的困惑,是留下,還是回去。“任何時候當你眼前有兩條路時,都要選擇最難的那條路,因為最難的那條,會壓迫出最好的那個自己。”此時是巴黎的冬天,聖日耳曼區一家擁擠的小酒館裡,艾瑞克·瓦利向《旅行家》記者回憶往事時,笃定地說道。

艾瑞克·瓦利的頭銜實在太多——供職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世界新聞攝影一等獎攝影師;奧斯卡提名、法國恺撒獎以及柏林電影節獲獎電影《喜馬拉雅》導演;cctv紀錄頻道歐洲大使;愛馬仕、路易威登等品牌合作藝術家……但這些名頭在他看來不值一提,“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他揮揮手,喝下一口綠茶。隻有在聊起喜馬拉雅,聊到生命的冒險旅程時,他的雙眼才重新亮起來。

他唇齒緊咬,重複着,“最難的那條路”。他用手敲打桌子,揮舞雙手,大聲說道:“于是我就在想,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不給予你的全部,你不實作你的夢想,如果你不拼命去嘗試,還有什麼意義?對我來說,活着,就是最難的那條路。”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喜馬拉雅二十年,正是青年時代的艾瑞克·瓦利所選擇的“最難的那條路”。1980年代的多爾普,從加德滿都徒步得一個月,而今天開車到距離多爾普最近的馬路,仍需要徒步一周時間。“這就是自然與文明的距離,至今依然是”,艾瑞克回憶道,“那裡沒有電,沒有馬路,沒有商品,甚至沒有樹,但那裡有真正活着的人,他們穿越高山峻嶺,砍柴生火,對酒高歌。”

後來,艾瑞克·瓦利與雅克·貝漢合作拍攝了電影《喜馬拉雅》,這部獲得多項國際大獎的電影雖是一部劇情片,但影片每一個細節都是艾瑞克·瓦利旅居多爾普二十多年的鄉愁,也是他審視自我、審視現代文明的生命記憶。影片中,祭祀僧人在高台邊頌經舞蹈,父親坦然地将自己的兒子拉巴的内髒掏出,血淋淋地灑向饑餓的秃鹫;部落頭領死不服輸,在惡劣天氣下挑戰極限,選擇走一條最難的路,在暴雪中留下一隻蒼老卻倔強的身影……“一個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永遠不能将他打敗。”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不擔心危險嗎?”有很多次,艾瑞克·瓦利都差點死去:在懸崖高處,一腳采空石頭,跌落至百米森林;在暴風雪的喜馬拉雅山脈徒步登山,遭遇雪崩,急速崩裂的雪團在他面前分開……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與死亡擦肩,但他很堅定地說着:“危險從來不是問題!如果我真的可以那樣死去,不瞞你說,那真他媽太棒了,我喜歡那樣死去,比困死在城市裡好太多。”

艾瑞克·瓦利一直對中國道家文化頗有興趣,他喜歡喝茶,着迷于中國茶的風雅習俗,更着迷于古老的中國裡那些與自然相親的人們。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艾瑞克·瓦利沿着長江走了一年,拍攝他所看到的中國,記錄失落的文明與古老部落,目前正籌備着這個項目在中國2015年的展覽。“在中國長江行走的這一年,讓我體驗到許多生命的樸質與真實,那是一種自萬古以來人類最樸素的道法自然。”

特約記者/爾尼圖/eric valli編輯/賀蘭

t:在你的經曆中,最崇敬哪一類人?

e:我欣賞通過手工勞動自給自足的人,他們知道怎樣活着。我不喜歡世界任何地方的城市,隻有自然中的人是真正活着的,而城市中的文明人卻忘記了,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比如我們發明了電燈,卻忘記夜晚有滿天星辰,我們用着高效率的手機節約着時間,卻不知道怎樣打發時間。我喜歡活在他人的生活裡,活在我所不知的生活裡。所有我拍攝的人物都是我的老師,我充滿敬畏地跟随着他們,悄悄地潛入他們的人生,去學習,去記錄。

t:你的冒險中有許多危險時刻,你怎樣看待恐懼?

e:你知道,害怕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們害怕什麼——未知!當我們到達安全地帶的邊緣,我們就到達了恐懼的邊緣,再走一步,就是我們從來不知道的世界,是以當我恐懼的時候,我知道,奇幻的冒險就要發生了。

t:閱讀上有哪些偏好?來中國前,有沒有做一些特别的閱讀?

e:我特别喜歡赫爾曼·黑塞的著作,《德米安》與《悉達多》。現在我正在看《中國英漢成語字典》,我覺得那些故事很有趣!

t:給中國愛好攝影與旅行的讀者一些建議吧?

e:健康,勇悍,敬畏,好奇。

艾瑞克•瓦利:最難的那條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