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作者:旅行家杂志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多尔普(dolpo),喜马拉雅高山险阻处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位于尼泊尔北部山区,承接着喜马拉雅最后的冰雪之脉。千年来,朝圣者的虔诚脚步与松耳石般的湖面围绕着村庄。上世纪80年代初,摄影师艾瑞克·瓦利成为了第一个徒步穿越国境、踏足此处的外国人,他找到了多尔普身披牦牛皮、血气方刚的部落头领,并向对方询问自己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惑,是留下,还是回去。“任何时候当你眼前有两条路时,都要选择最难的那条路,因为最难的那条,会压迫出最好的那个自己。”此时是巴黎的冬天,圣日耳曼区一家拥挤的小酒馆里,艾瑞克·瓦利向《旅行家》记者回忆往事时,笃定地说道。

艾瑞克·瓦利的头衔实在太多——供职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世界新闻摄影一等奖摄影师;奥斯卡提名、法国恺撒奖以及柏林电影节获奖电影《喜马拉雅》导演;cctv纪录频道欧洲大使;爱马仕、路易威登等品牌合作艺术家……但这些名头在他看来不值一提,“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他挥挥手,喝下一口绿茶。只有在聊起喜马拉雅,聊到生命的冒险旅程时,他的双眼才重新亮起来。

他唇齿紧咬,重复着,“最难的那条路”。他用手敲打桌子,挥舞双手,大声说道:“于是我就在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不给予你的全部,你不实现你的梦想,如果你不拼命去尝试,还有什么意义?对我来说,活着,就是最难的那条路。”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喜马拉雅二十年,正是青年时代的艾瑞克·瓦利所选择的“最难的那条路”。1980年代的多尔普,从加德满都徒步得一个月,而今天开车到距离多尔普最近的马路,仍需要徒步一周时间。“这就是自然与文明的距离,至今依然是”,艾瑞克回忆道,“那里没有电,没有马路,没有商品,甚至没有树,但那里有真正活着的人,他们穿越高山峻岭,砍柴生火,对酒高歌。”

后来,艾瑞克·瓦利与雅克·贝汉合作拍摄了电影《喜马拉雅》,这部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的电影虽是一部剧情片,但影片每一个细节都是艾瑞克·瓦利旅居多尔普二十多年的乡愁,也是他审视自我、审视现代文明的生命记忆。影片中,祭祀僧人在高台边颂经舞蹈,父亲坦然地将自己的儿子拉巴的内脏掏出,血淋淋地洒向饥饿的秃鹫;部落头领死不服输,在恶劣天气下挑战极限,选择走一条最难的路,在暴雪中留下一只苍老却倔强的身影……“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不能将他打败。”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不担心危险吗?”有很多次,艾瑞克·瓦利都差点死去:在悬崖高处,一脚采空石头,跌落至百米森林;在暴风雪的喜马拉雅山脉徒步登山,遭遇雪崩,急速崩裂的雪团在他面前分开……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与死亡擦肩,但他很坚定地说着:“危险从来不是问题!如果我真的可以那样死去,不瞒你说,那真他妈太棒了,我喜欢那样死去,比困死在城市里好太多。”

艾瑞克·瓦利一直对中国道家文化颇有兴趣,他喜欢喝茶,着迷于中国茶的风雅习俗,更着迷于古老的中国里那些与自然相亲的人们。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艾瑞克·瓦利沿着长江走了一年,拍摄他所看到的中国,记录失落的文明与古老部落,目前正筹备着这个项目在中国2015年的展览。“在中国长江行走的这一年,让我体验到许多生命的朴质与真实,那是一种自万古以来人类最朴素的道法自然。”

特约记者/尔尼图/eric valli编辑/贺兰

t:在你的经历中,最崇敬哪一类人?

e:我欣赏通过手工劳动自给自足的人,他们知道怎样活着。我不喜欢世界任何地方的城市,只有自然中的人是真正活着的,而城市中的文明人却忘记了,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发明了电灯,却忘记夜晚有满天星辰,我们用着高效率的手机节约着时间,却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我喜欢活在他人的生活里,活在我所不知的生活里。所有我拍摄的人物都是我的老师,我充满敬畏地跟随着他们,悄悄地潜入他们的人生,去学习,去记录。

t:你的冒险中有许多危险时刻,你怎样看待恐惧?

e:你知道,害怕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害怕什么——未知!当我们到达安全地带的边缘,我们就到达了恐惧的边缘,再走一步,就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世界,所以当我恐惧的时候,我知道,奇幻的冒险就要发生了。

t:阅读上有哪些偏好?来中国前,有没有做一些特别的阅读?

e:我特别喜欢赫尔曼·黑塞的著作,《德米安》与《悉达多》。现在我正在看《中国英汉成语字典》,我觉得那些故事很有趣!

t:给中国爱好摄影与旅行的读者一些建议吧?

e:健康,勇悍,敬畏,好奇。

艾瑞克•瓦利:最难的那条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