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亞曆史劇中,被公認為最優秀的一部,尤其是《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在結構上,一改往昔的純曆史劇模式,開始嘗試與喜劇相結合。在意象表達上,莎翁并不需要用道德說教,而是用一些鬥争、冒險或喜劇場景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莎士比亞希望通過對一些争鬥和戰争的場面來表達英格蘭不朽的精神魂魄。

《亨利四世》中的很多情節也同樣取材于英國編年史家拉斐爾·霍林斯赫德所著的《編年史》。但是也有很多情節是根據劇情需要,改變了真實曆史事實。比如說霍茨波和王子的年齡等等。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從《查理二世》中我們得知,亨利四世是通過篡位才當上國王的,是以從亨利四世開始,蘭卡斯特家族一直遭受着非議。他們一直在斥責蘭卡斯特家族繼承者們的不合法性。

《亨利四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亨利四世準備遠征聖地,向查理二世贖罪。其實這次遠征計劃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削弱貴族們的勢力。隻可惜,他的計劃還未實施,就已經遭受到了各路人馬的圍攻。他隻能暫時放棄遠征計劃。

亨利王的兒子威爾士親王是一個浪蕩公子,每天結交一些酒肉朋友,從來不為亨利王分擔國家政務。亨利王對兒子非常失望。但實際上,威爾士隻是在韬光養晦。他雖然沒有接近政治中心,但是一直外面了解民間疾苦,分析國情,在為以後實施有效政權打基礎。

當亨利王斥責威爾士粗鄙無賴時,威爾士開始走向正途,為了自己的名譽開始參加戰争。他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有勇有謀。幫助亨利王擊退了敵軍。

在戰場了表現英勇的威爾士和亨利王産生了一些分歧,不過後來又重歸于好。亨利王病入膏肓時,對威爾士還并不是完全信任,他擔心威爾士不能勝任一國之君的重任。但是威爾士向亨利王表達了自己的信心和對國家的一些看法。亨利王對威爾士刮不相看,并放心的将王位交給了他。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亨利四世》是通過兩條主線來描寫的,除了亨利四世和兒子威爾士親王這一主線之外,還有福斯塔夫這個喜劇人物這條主線。福斯塔夫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之後他成為了一名軍人。但是他并沒有軍人的騎士精神,反而貪生怕死。福斯塔夫一直像個寄生蟲一般過着貪圖享樂的生活。在戰場上,他收受賄賂,元件了一隻乞丐軍隊。他為了避免自己受傷,還在戰場上假死。當亨利五世登基時,福斯塔夫趕緊上前搭讪。可惜亨利五世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浪蕩公子了,早已經與他劃清了界限。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亨利四世

其實亨利四世是一個很有遠見的國王。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正統的國王繼承人,早晚會被貴族們發難。是以他打算實行遠征聖地的計劃,來獲得人心。隻可惜,還沒有等實行計劃,就已經被貴族們讨伐。

亨利四世深知這是一場漫長的戰争,是以他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他的兒子威爾士身上。但是又因為兒子的離經叛道而痛心疾首。當他看到了兒子的改變,開始對他重建信心。将所有的指揮權都交給了威爾士。

亨利四世在位時,經曆的一切政治争鬥是非常不易的。他既要穩定現有軍心,還要籠絡皇親權貴。這一切較量也讓他的身體筋疲力盡,最後疾病纏身,僅四十七歲便去世了。由此可見,亨利四世是比較有權謀的。至少在他臨死前,幫助威爾士穩定了政權。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威爾士親王

威爾士親王是一個表面是放浪形骸,但是内心卻有深謀遠慮的人。他能夠在短時間内,組建起一支骁勇善戰的軍隊,并且幫助亨利王擊敗敵軍,說明他是一個天生的上司者。他向父親證明了自己的實際才能後,得到了所有的指揮權。這次權利給了他大展拳腳的機會。

威爾士其實一直在查理二世身邊長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種生長環境給他帶來的學識和眼界,幫助他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國君。

其實威爾士是莎士比亞心中最理想的君王,也就是後來的亨利五世。他不僅有膽有謀,并且能夠體察百姓疾苦,了解民情民怨。幫助修正父親的篡位之舉,為蘭卡斯特家族争取到了更多人心。

福斯塔夫

福斯塔夫是一個小醜人物。其實他的存在就是為了讓他和威爾士親王形成鮮明的對比。也用他來代表了沒落貴族們腐朽與虛榮的生活狀态。

福斯塔夫也就是莎士比亞喜劇風格的主要人物。他身材臃腫,每天像一個市井無賴一般混迹在社會的底層。但是他卻生活的無憂無慮,并且厚顔無恥。他每天以坑蒙拐騙為樂,縱情在聲色犬馬之巷。像一個小醜一樣貫穿在這部戲劇之中。

福斯塔夫生活在一個社會的轉型期,這個時期正在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轉型。其實他也代表着所有沒能适應時代轉型的人。他們不能積極的應對社會的變化,是以隻能得過且過,及時行樂。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其實《亨利四世》的主角并不是亨利四世,反而好像是亨利五世。而且故事的内容也仿佛是在為《亨利五世》做鋪墊。或者說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亨利五世的成長曆程。

但是無論怎樣,這部劇在藝術形式上,都可稱為一部不朽的傑作。

劇中的主要人物都擁有鮮明卻又自相沖突的沖突性格。威爾士親王是一個浪蕩的公子,但也是一位有膽識有謀略的君王。霍茨波是一個性格火爆又驕傲的人,但是又是一位骁勇善戰、英武非凡的騎士。福斯塔夫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小醜,但是卻擁有着樂觀的天性,生活無憂無慮的人。

其實《亨利四世》這部劇中,最有看點的并不是威爾士親王,而是福斯塔夫這個小醜人物。他是莎士比亞戲劇中,非常典型的喜劇人物。他的幽默與荒唐,吸收到了很多粉絲。

他是一個騎士,但是卻沒有任何的騎士精神。他有着貴族的身份,但是卻是沒落的貴族。是以他的生活如同乞丐一般。他貪酒好色,大腹便便。

福斯塔夫實際上就是一個市井流氓,但是卻攀上了王子。這讓他覺得自己身份變得顯貴了。他使出渾身解數,讨王子歡心。在《亨利四世》上篇第二幕中,他竟然扮演起了國王,和威爾士親王一起演戲。雖然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的愚蠢,他的所有出場幾乎都是醜态百出。但是福斯塔夫最大的優點就是臉皮厚,根本不在意别人對他的嘲笑。

福斯塔夫這個角色,受到了上到女王下到普通觀衆的一直喜愛。其實大家把他當做馬戲團裡的小醜一般,是可以将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的喜劇形象。

正是因為福斯塔夫這個人物的成功,才成就了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新高峰。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而觀看這部戲劇的觀衆是伊麗莎白時代的,他們在觀看這部戲劇時,除了對喜劇部分哈哈大笑之外,還會對這部戲劇的曆史部分所表達的深意而産生深深的憂慮。他們不知道伊麗莎白時代結束之後,他們将會面臨着怎樣的時代變革。

其實莎士比亞這部劇的中心思想并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對整個英格蘭未來的擔憂。而觀衆們在觀看之餘,會對曆史劇背後的深意進行反思,這才是觀看曆史的真正價值。

是以莎士比亞的曆史劇之是以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的曆史劇不僅僅是在轉述曆史,而更多的是借古諷今,呼籲大家以史明鑒。

《亨利四世》:莎士比亞曆史劇加喜劇的巅峰之作《亨利四世》情節簡介人物分析《亨利四世》的品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