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Taihai.com
台灣海網10月19日據福建日報導,國慶節放假期間,全省首個"林業生态文明實踐基地"——位于周甯縣七步鎮後黃振芳家庭林場"三圖書館"生态文明學習實踐基地已成為一個打孔地,吸引了數千名遊客前來參觀。
在甯德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到黃振芳家養林場,考察并種了三棵冷杉樹。習近平在《脫貧攻堅》一書中,首先提出了"森林是水庫、貨币銀行、糧庫"的綠色生态理念。
"秉承綠色生态理念,周甯以打造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為新起點,在放大生态效益、做大做強特色的現代農業、旅遊業等生态産業,促進可再生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發展,走生态産業化道路, 工業生态發展。"周甯縣委書記袁華軍說。
給林興業人緻富
依托黃振芳家庭林場豐富的林業資源,在縣鎮各級的支援下,陽村後試點開展農村生産要素循環,按照"森林繁育、林種、森林旅遊"的産業模式,讓群衆真正感受到"綠水綠山是金山銀山"。
"阿爾卑斯晚熟葡萄和太陽玫瑰共種植了18英畝,今年的産量供不應求。河陽村村民黃傳榮說,依托五顔六色的餘海、五顔六色的大米和"三庫"基地,今年遊客人數持續增加,輻射帶動了合作休閑采摘旅遊的發展。
黃傳榮介紹,他和20多個村民成立了榮茂農業專業合作社,不僅在森林裡種下水果,還在森林裡種植了50多畝黃精、藥水,養了210多箱蜜蜂,為森林經濟創造了每年5000多萬元的合作, 同時也為當地近30戶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同時,周甯引進花卉企業三樹生物科技公司落地楊村,開發寒花山中,和諧畜牧公司培育澳洲進口純種荷斯坦奶牛近千頭,并逐漸形成了"林、茶、果、畜牧、育、旅遊"的發展道路,實作了經濟、生态、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後海洋勘探"的林業發展引領了周甯綠色發展。截至目前,周甯縣已用9.4萬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建設林下經濟項目57個,林下中草藥種植1578畝,林下經濟總産值3.1億元,林業企業和農民參與建設專業合作社, 帶動近10,000人的就業。
生态旅遊很受歡迎
深受遊客歡迎的不僅是後堯村,還有被青山環繞的"迪士尼村"蘇嘉山,人與自然魚溪和諧共生的典範,以及新晉網紅牌點花海小鎮。據統計,國慶期間,全縣接待遊客11.3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5650萬元。
近年來,周甯以綠色發展為背景,總投資近10億元,建設旅遊配套項目30多個,并不斷完善鄉村旅遊景區,同時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全區旅遊綜合發展格局。
李偉鎮婁坪村與石門山聯手,精心制定徒步古路線和古村旅遊精品路線;裡門鄉陳崖村利用大自然的饋贈日出雲海、崖石峽谷,每年吸引10萬遊客前來觀"梵榮";
用好生态造就好生活,用好風景好前景。在全區旅遊的帶動下,周甯成功打造了24個民族及以上文化旅遊品牌,56個鄉村生态旅遊商務點已開業營運,營運和在建住宅100餘個,旅遊接待和旅遊收入創曆史新高。
綠色産業動力足夠
良好的生态環境和更加開放的發展空間,為引進綠色産業創造了可能。通過深化甯德市四大主導産業,優化營商環境,山區周甯擁抱了一個"金娃娃"。
10月9日,在周甯不鏽鋼深加工工業園,一期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已入駐43家企業。園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施工業污水統一處理、循環利用,其中一期規劃用地1743畝,年産值高達100多億元,可創造稅收3億元,提供6000個就業崗位。
位于仙村鎮周甯站原工貿科技園的項目穩步推進。這是連接配接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的又一重大項目,将引進物流倉儲、公共鐵水運輸和工業企業,重點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先進裝備制造等産業。
此外,年發電能力12億千瓦時的周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有望在年底前實作1号機組投産,明年全面完工。投産後,每年将節約标準煤20.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4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28萬噸。
周甯抽水蓄能電站是當地發展清潔能源努力的縮影。到目前為止,該縣已建成40座水電站,去年清潔能源電站總裝機量約為55萬千瓦。
為了有序推進各項工程建設,周甯鼎人,定下責任,定好進度跟蹤聯系人,并在土地使用、審批、融資等方面取得突破,通過稅務、金融、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服務"最後一公裡"。特别是在促進投資和穩定增長方面,周甯強化重點項目"中央協調專班推進"工作機制。截至9月底,21個省市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20.02億元,占全年計劃的76.84%。
"未來五年,我們将繼續積極融入環三都澳灣區開發,深耕甯德四大産業上下遊主導項目,重點建設新城區、李偉、仙村七步等四大片區域,精密對接引進不鏽鋼、新能源、汽車配套等領域的優質項目, 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同時,清潔能源為生态産業增添動力,綠色環保,使縣域産業結構更加優化,産業發展更加有活力。"周甯縣代理縣長陳文清說。(福建日報記者單志強、記者黃啟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