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興正街,很多人找小食第一選擇就會去盤飨市。這是一家中華老字号,有很多道地小吃,名氣很大,畢竟盤飧市的鹵菜在成都是最出名的了,來到這條街上,隻要看到門前有排長隊的地方,就知道盤飨市的所在了。當地人最愛的鹵菜是排骨、兔腿、鵝翅膀,配着小酒下肚,相當舒爽。

吃飽喝足,還可以去懷舊情調的錦江劇場去看看川劇表演。據說成都老戲迷一般都會在下午在旁邊的悅來茶館聽戲喝茶。悅來茶館保留着當年的格局,在如此懷舊的氛圍中喝茶聽戲,恍然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穿越感。
盤飧市始建于1925年,店名取自杜甫《客至》詩中“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一句。
其中,盤飧市中的“飧”很少人能讀正确,一直都在念的盤(cān)市,今天小微就給大家糾正一下正确讀音——盤(sūn)市。
盤飧市是成都腌鹵小貨的鼻祖,任華興街百年風雲變化,盤飧市一直巍然不動。有空的時候去嘗嘗這個來自1925年的味道吧,它不會讓你失望。
川鹵的技藝源自戰國李冰父子鑿出井鹽後,花椒的調入開始形成,盤飨市的鹵水是經久的陳年老鹵湯。是幾代人鹵制食品傳承下來的,其中加有盤飧市特有的密制香料而成。
【盤飧市的秘密】
盤飧市從1925年開業至今,經曆了幾代成都好吃嘴的考驗,一直到今天都生意火爆,靠的絕對不隻是“中華老字号”的名氣和老成都人的情懷。
四川人好吃辣,但盤飧市不辣,更加突出鹵水的香,這跟創始人之一的冷遠舉的經曆有關。冷先生本來就是當時成都知名的廚師,後來又到廣東工作過一段時間。
是以盤飧市的鹵菜以川鹵技藝為根,又借鑒了廣東風味鹵食的技法,先腌制原料使其入味,再入鹵鍋鹵制,既有川鹵的香味,又兼具廣式的醬香、臘香和酒香味。成都作家潔塵用“老舊醇厚”來形容盤飧市鹵菜味道再合适不過。
一個好吃的鹵味店,必然有一鍋驚世駭俗的老鹵。2010年,“盤飧市腌鹵傳統制作技藝”被認定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是以外界對盤飧市的那一鍋陳年老鹵也是各種好奇。
盤飧市每天每一樣菜都要鹵兩百多斤,同樣一鍋鹵水,鹵的菜越多,油氣越重,鹵水才越用越活。
盤飧市在成都開了91年,獨一家店。至今都沒開分店的原因說起來也很好耍,源于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鹵菜都嬌氣的很。
【盤飧市楹聯】
成都就是這樣一座處處氤氲着文化傳統的城市,甚至很多商家也以在其門口有一副引人矚目的對聯為榮。“盤飧市”的名字取自杜甫的詩句“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飯館的門口懸挂的一副對聯,常常引來路人駐足觀望、細細把玩:百菜還是白菜好,諸肉還是豬肉香。雖然此聯不盡符合撰寫對聯嚴格的規範,但仔細體會不難發現其中包含的烹饪哲學和文字運用的機巧。
【包子限量1000個】
盤飧市的包子剛開始賣的時候,生意并不如現在那麼好,賣不完的包子就低于成本價,5毛錢一個賣給員工。就算現在包子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仍然限量1000個。
當初開賣包子,隻是一個無意的嘗試,店裡正好有做包子的師傅。為什麼4點才開賣,5點就收工?是因為下午兩點員工下班吃完飯後,才開始有空做包子。這個時候,正好旗下小吃店的蒸籠也空着。5點前包子必須賣完,賣包子的員工要去為盤飧市中餐廳和小吃店做晚上的準備。
【成都鹵味鼻祖】
烤得泡酥酥熱騰騰的老面鍋盔,用刀劃開把鹵肉夾進去,再澆進老鹵水,鍋盔吸飽了鹵汁的精華,味道濃郁,很香。盤飧市不僅是四川名小吃鹵肉鍋盔發源地,還是成都鹵味的鼻祖。
買了鹵菜,你最好記住付了多少錢,因為這是你取菜的憑證。店員已經忙到根本記不住哪些人點了哪些菜,隻會喊:50的!100的!200的……
若是遇上端午、中秋、元旦、春節這幾個大節日,鴨子每天要賣1000多斤,拱嘴、蹄子也要賣掉5、600斤,基本上菜品的銷量都要翻兩、三倍,買鹵菜的隊伍可以從盤飧市門口排到錦江劇場那邊。
和大多數鹵味店不一樣,盤飧市并沒有什麼特色招牌菜是一定要推薦的,因為從味道上來講,每樣菜都可以是招牌菜。吃貨們口味不同,每人又有自己的心頭好,是鹵豬肚、豬腳、豬尾巴,還是鹵排骨、鴨舌、香酥兔,全憑自己喜好。
11月1日,“成都造”殲-20驚豔亮相
小微給廣大機迷送來了重磅福利
殲-20仿真酷炫飛機模型免費送
先公布中獎網友名單
請注意查收私信哦!
歡迎加入小微的大家庭~
暗号:小微我愛你
歡迎關注微成都 / 微信 / 微網誌
在成都,愛成都;無距離,有力量。
版權說明:轉載微成都微信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