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中國的老齡化、社會保障與創業探索

吳景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擺在我們面前的書,是泰康保險集團資深金融家、創始人、上司人陳東升先生對長壽社會或老齡化社會面臨的醫療、養老、融資等問題的全面解決方案。在此,我想介紹一下《長壽時代》一書中反映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

評論:中國的老齡化、社會保障與創業探索

"長壽"一直是中國人重要的人生抱負。我們在這方面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由于人民生活水準和醫療衛生水準的顯著提高,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幾乎翻了一番(從40歲左右增加到2020年的77歲左右),反映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然而,預期壽命的增加,加上生育率的下降,也導緻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的上升,即人口結構的老齡化趨勢,帶來了醫療負擔的增加、養老設施的短缺和醫療融資的困難。 需要全社會關注和積極處理。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程序的必然規律,也是世界現象。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序迅速加快,剛進入21世紀,就突破了國際公認的65歲以上人口7%的老齡化社會判斷,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20年,這一比例将進一步達到13.5%。這對中國來說,很快就會超過老齡化社會14%的門檻,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是個好兆頭。

特别是,必須指出,發達國家在成為高收入國家後,一般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進而擁有迎接老齡化挑戰的強大物質基礎。中國的中等收入經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這讓我們不得不面對"先富後富"帶來的越來越大的挑戰。由于貧富差距巨大,統計局202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雖然全國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已達到1萬美元,但我國40%的家庭和相應的6.1億人人均月收入僅為近1000元,對老年家庭的支援和融資問題更加突出。

面對這種情況,自2013年中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提出積極應對老齡化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釋出的《積極應對老齡問題國家規劃》和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通過《中共中央建議》,通過了《中共中央建議》。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願景"。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據社會各界研究,為了實施上述國家戰略,除了落實中央"減輕家庭生育、育兒和教育負擔"的計劃外,挖掘生育潛力,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勞動力等因素流動的體制障礙, 增加勞動力有效供給,改善收入配置設定,通過提高家庭收入和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實作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的基本同步,努力縮小收入差距。以下工作特别針對老年人口:(1)加快完善覆寫全人口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協調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支援養老服務業與金融業融合發展。

在社會保障體系中,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創造性地提出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以養老和醫療為重點的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這一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架構已經到位。它最初的營運為城鄉人民帶來了很多福利改善。但是,系統并不完整和完美。

就養老保障而言,目前我國主要依靠"社會融合、個人賬戶組合"這一公共養老金計劃的主要支柱。雖然這種養老金計劃覆寫率很高,但安全水準較低,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不同所有制之間差距很大。社會統籌仍停留在省市兩級,個人賬戶"空賬"運作形成了隐性債務。此外,企業年金和個人自願養老金計劃相對薄弱,需要大量運用社會政策的社會政策"非經濟支柱",包括家庭扶持、醫療服務和住房,尚未真正建立起來。這需要繼續改進更公平和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使風險最大化,進而繼續改善全體人民的福祉。

就醫療保障而言,自1998年實施職工醫療保險制度以來,我國建立了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險、醫療健康保險、慈善援助等多項措施的醫療保障體系。但是,目前我國一般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仍然是高度依賴行政機關管理和預算配置設定的公立醫院。一方面,公立醫院往往因規模過大而配置不足,影響了其服務功能,另一方面,醫療服務有序競争和規範運作的市場尚未形成。這已經成為低收入階層"難看病""看病貴"這一嚴重社會問題的重要源頭。

此外,老年人口多管道融資也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是以,在推進養老金制度改革的同時,要建立健全老年人口衛生服務體系和金融服務體系。

作者敏銳地意識到,"長壽年齡的主要痛點之一是,超過預期的壽命将對個人的老年,健康和财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社會缺乏應對這種壓力的理想方式"。本書的主要内容是,筆者根據自己經營泰康保險的經驗,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從一位人壽保險融資師的角度,提出了一套應對上述壓力的解決方案。他稱之為"泰康計劃"。

從《長壽時代》一書中可以看出,泰康方案提出的整套解決方案,都是基于作者對長壽時代社會需求的了解。用筆者的話說,長壽時代會帶來強烈的健康需求和資金需求,是以長壽時代也是健康财富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專注于斂财、賺錢的金融機構應該發揮重要作用。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泰康保險集團一方面通過提供人壽保險、年金和多品種健康保險,幫助目标人群解決自身養老和醫療費用的提高問題,另一方面将屬于虛拟行業的保險業務延伸到實體的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經過幾年的努力,泰康集團初步實作了陳東升先生在2016年提出的"養老保險結合養老服務的閉環、醫保結合醫療服務的閉環、長期資本與資産管理服務相結合的财富閉環"等"三個閉環"的願景。這樣,在集團範圍内建立了保險支付和醫療服務兩個互相支撐的體系,養老産業和金融業互相融合的"大健康産業"。是以,《長壽時代》這本書,也可以說是泰康保險集團打造的"大健康産業"曆史和經驗總結。泰康方案是從中高端開始的,受中國實體經濟結構和群衆收入水準的限制,财富積累對廣大中低收入家庭需要社會各階層的需求,但泰康方案在如何實作養老保險制度與醫療服務相結合,思考進一步解決老齡化問題的方式是有啟發性的, 開展其他類型的醫保綜合考核,如居家式社群建設、醫保"三醫改"等。還有參考值。

此外,《長壽時代》一書的讨論還涉及許多多年來的經濟和社會學辯論,如企業的基本使命是什麼,創業的核心是什麼,日本經濟和美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如何評價智利完全私有化的養老保險模式和歐洲, 日本的财政支援簿記個人賬戶系統等等。對于這些問題,長壽時代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雖然它表達的觀點可能是家庭陳述,但它提供的想法也提供了意識形态材料,并為深入讨論創造了機會。

基于以上了解,我衷心希望《長壽時代》一書能得到更多讀者的關注,進而喚起人們對老齡化問題的關注,解決深層次的思考。

是有序的。

(本文是吳景軒著作《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财富的角度看人類未來的展望》的序言。授權出版物,略作删節。)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