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江南地區傳統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的蹤迹,做法工序和味道也各有不同,形成各地方獨有特色的小吃,但是都以皮薄餡多、鮮香多汁為主。很多人第一次吃到小籠包的時候都會被裡面的湯汁燙到,是以很多時候人們都很好奇裡面的湯汁從何而來?但是今天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一切疑問就清晰明了了,跟着腳步走,看看湯從何來?
前面說過,小籠包講究皮薄餡多、多汁,很多時候我們想的是怎麼樣把皮做好,要做到皮薄而不穿,把湯汁完全裝好在裡面,這才是我們做好一個小籠包的最基本的條件。其次是怎麼樣去熬好一鍋濃湯,熬好一鍋味道鮮美的湯,除了下料足,還要提鮮,再者就是肉餡的制作,鮮嫩鮮滑的肉餡的制作,這都是我們做好一個小籠包需要注意的問題。茶樓賣的小籠包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蟹粉小籠包,還有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做的灌湯小籠包,主要是姜蔥,和肉餡、皮凍做成的餡料,就一起來看看怎麼樣操作吧。(之前已經更新了小籠包的制作過程、手法視訊版,可以翻看之前的視訊同步學習)

小籠包
準備材料:
材料a:豬皮500克
雞爪5個
雞骨頭或者豬骨頭1塊
水800克
姜、蔥适量
調味料适量
材料b:
1、姜碎70克
蔥碎60克
鹽5克
味精4克
雞粉4克
胡椒粉3克
白糖20克
生粉30克
2、皮凍500克
3、豬肉餡500克
4、豬油30克
芝麻油10克
操作流程:首先操作材料a部分,要把皮凍提前一天做好,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冷凍。先把豬皮煮熟,把多餘的肥肉去掉,不然會很油膩,然後再把豬皮用絞肉機絞碎放盆裡備用,雞爪和骨頭焯水加入盆裡,切幾片生姜和蔥段一起,最後按配方加入清水,保鮮膜包住,用蒸爐蒸2個小時左右。也可以用高壓鍋來煲,用一般的鍋來煮也可以,蒸的方法就不用擔心煮糊了,把豬皮煮化了就可以了,然後倒出隔掉湯渣,稍微加點鹽、雞粉、胡椒粉調味即可,最後冷卻然後放入冰箱冷藏至凝結。
操作流程
開始操作材料b部分,第1步把生姜去皮剁碎,和蔥一起剁碎,把剁好的姜碎和蔥碎抓一下,把多餘的水分去掉,然後加入調味料和生粉輕輕撈勻,然後把提前做好的皮凍切碎加入一起撈勻,再把豬肉餡加入用按壓手法拌勻,最後加入豬油和芝麻油拌勻即可,撈好的餡料馬上放進冰箱冷藏,避免皮凍的融化。
操作手法
包好了
然後可以操作小籠包面皮部分,我用的面皮主要是以高筋面粉為主,然後搭配一些糯米粉,少許的鹽,然後加入溫水和面,小籠包的面皮一般要和的比較硬,軟了效果沒有那麼好。和好的面皮分成約15克的小面團,然後擀薄,中間稍微厚點,邊上要薄比較好包,包好餡料,大火蒸8分鐘即可出鍋。然後就可以開吃了,小籠包可以沾點大紅浙醋一起吃,這樣更好吃哦。
小籠包面皮配方
要點分享:
1、皮凍要蒸煮到足夠時間才會凝結,不可以偷工減料。
2、皮凍和肉的搭配可以根據自己要的效果适當加減。
3、小籠包皮要擀薄一點,皮不要太厚。
4、蒸的時間不要太長,會把皮蒸破,湯汁流走。
聲明:本文由頭條号續寫晴迪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