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革命家庭》用心用情追尋信仰

作者:光明網
《革命家庭》用心用情追尋信仰

由市委宣傳部、北方演藝集團重點打造,天津評劇院創排的評劇《革命家庭》日前在我市成功首演。諸多專家學者在觀看演出後,紛紛對此劇給予中肯評價。

評劇《革命家庭》是根據“革命母親”陶承的口述自傳《我的一家》改編而成。該劇出品人、領銜主演曾昭娟,文學指導盛和煜,編劇徐新華,導演張曼君。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認為,此劇的主創團隊是從建黨百年的曆程中看到了信仰,并在信仰的确立、追逐、堅守過程中發現偉大。就像劇情展現的方承家庭一樣,就是尋找的過程。從主人公方承在其丈夫身上逐漸尋找,最後在整個曆史變化裡,确立了信仰的方向,然後奔着這個方向追逐。這種為信仰作出的付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讓夢想變成現實的實踐。家碎換得山河整,為後代千家萬戶有和平。通過女性的感覺來感受信仰的力量,以及最後的堅定,形成了這個題材,這是主創團隊用心、用情所展現出來的。同時,這部作品通過方承思想的變化,來呈現這個時代的偉大。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薛若琳說,《革命家庭》故事編得好,人物塑造好,導演用心。故事表現了解放前動蕩年代的一家人,述說了他們的生離死别對革命作出的傑出貢獻,作品有強烈的時代感、概括性,也表明曆史的厚重感;人物塑造上,主角方承由一個普通婦女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者、共産主義戰士,她有愛有恨,愛丈夫、愛兒女、愛黨,最後愛黨超過了愛兒女,為了不暴露聯絡點,割舍了母子親情,人物寫得樸實,非常可信,這一點使人感動;導演是用心的,比如一号人物在第一場就出現,這是現代戲中很少使用的,還有一些地方編導具有突破性。這部作品具有震撼力,也有閃光點,是一出優秀的現代戲。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馬也、《中國戲劇》原主編赓續華、《劇本》雜志副主編武丹丹等觀看此劇後表示很感動,通過演出可以看出導演的水準和演員的功力,認為這部作品的品質非常好。故事結構完整,第一視角是母親,同時還有時代、社會、家庭。作品打開了一個豐富的曆史畫卷,把中國共産黨早期曆史做了有血有肉的回顧,也呈現了一個有溫度、有愛憎、有人情、有天倫之樂的革命家庭。

專家學者們還為此劇下一步如何提升提出了具體的意見與建議,并希望通過首演之後的不斷打磨,讓視角更有個性,讓特點更有個性,讓這部作品能夠成為向建黨百年獻禮擁有獨特氣質的作品。

作者:劉莉莉

來源: 天津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