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俗語道出的人性太過現實01親戚隻怕親戚窮‍‍02鄰居隻怕鄰居富

俗語流傳久遠,說的都是人情世故,道的都是人性複雜,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是以讀來都讓我們覺得有實際意義和作用。可謂經驗之談,足以給我們的生活指點迷津。

今日,我們就來探讨探讨一句俗語:“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這句話很深刻就在于它說明了人性的複雜,都是自私醜惡。人性之過之惡,都有這種共同點。

先說前半句:“親戚隻怕親戚窮”,這句話可不是說親戚的心地很善良,總是關心着别的親戚,擔心他們太窮了,日子過不下去了。實際上強調的是親戚們的虛情假意,自私醜惡行為。

“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他們隻要自己的日子過得好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塊肉要關起門,買了貴重物品又藏起來了,怕一不小心讓親戚們瞧見了,知曉了自家家底殷實,日子富得流油。

如此遮遮掩掩的,就是怕露了富,别的窮困潦倒的親戚,會來找自己的麻煩,或借錢,或求幫忙,或要值錢的東西。

“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俗語道出的人性太過現實01親戚隻怕親戚窮‍‍02鄰居隻怕鄰居富

為什麼人會如此自私自利,擔心窮困潦倒的親戚來找麻煩呢?

有句老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了不還,再借萬難。”就是說有的窮親戚不講信用,借了東西不還,上次借了的沒有還,這次又要借,窮親戚就是填不完的無底洞。

這就說明了怕親戚窮的道理:一方面有錢親戚自私自利,有些嫌貧愛富,不願無償地幫扶窮親戚們;另一方面,那些窮親戚有些“破罐子破摔”,不顧一切,不顧臉面,不思進取,就想到有錢親戚那兒去白拿白占,死乞白賴,自甘堕落。

“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俗語道出的人性太過現實01親戚隻怕親戚窮‍‍02鄰居隻怕鄰居富

其實,作為富親戚,就要講點血濃于水的親情,親戚畢竟是親戚,打斷骨頭連着筋,自己富足有餘,就應該念念不忘親戚之間的往日的美好,适當地幫扶幫扶,說不定就讓親戚們振奮精神,開始勤勞緻富了。

如此,大度能容,做到古人說的那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兼濟天下的窮親戚,也理所當然。

說不定将來自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也需要那些窮親戚搭把手。大家你幫我,我幫你,互幫互助,就日子漸入佳境,漸漸好起來了。

對于窮親戚而言,有人善心善意地幫扶,就應該萬分珍惜,從此改掉好吃懶做的壞毛病,制定發家緻富的規劃,腳踏實地地去落實,借助富有親戚們的幫忙,一飛沖天,自己也揚眉吐氣,挺直了腰杆做人。

“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俗語道出的人性太過現實01親戚隻怕親戚窮‍‍02鄰居隻怕鄰居富

再來看後半句:“鄰居隻怕鄰居富。”

為什麼鄰居會怕鄰居富呢?這個跟人性的攀比心理有關系。

許多鄰居品德修養不夠,嫉妒心理比較強。他們見不得别人好,别人好了,他們就羨慕嫉妒恨,心理嚴重失衡,就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是以,鄰居富有了,對他們那些心胸狹窄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

“鄰居隻怕鄰居富”,就是說往日左鄰右舍,大家都經濟條件差不多,彼此之間相安無事。忽然發現有鄰居富了,大家就有了差距感,再也不能你來我往,親親熱熱了。貧富差距,成為了鄰居之間的一道鴻溝,難以逾越。

李文富是個老師,和劉國民家是鄰居。忽然有一日,劉國民發現李文富家發達了,買了價值八十萬的小轎車,加蓋了樓房。

劉國民一下子心理不平衡了,有些咬牙切齒的自言自語道:“唉,你個李文富老師,怎麼樣不聲不響就找到了賺錢的路子,還藏藏掩掩,獨自發家緻富,對好朋友一聲不吭呢?”于是就再也不去李文富家了。李文富老師喊他去,他也不去。

可是,劉國民家的兒子卻總是往李文富老師家跑,攔也攔不住。後來,劉國民的兒子忽然也買了小轎車,要新修房子。

“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俗語道出的人性太過現實01親戚隻怕親戚窮‍‍02鄰居隻怕鄰居富

仔細詢問下,劉國民得知原來李文富老師平常深藏不露,私底下竟然是一個厲害的文學創作者,寫電視連續劇,賺了千萬元的稿酬。兒子愛好文學,總去他家讨教,竟然也寫成了電視連續劇,成功出售,賺了好幾百萬元錢。

從此,劉國民對鄰居李文富老師刮目相看,由衷地表示佩服,并主動與李文富老師和好了,兩家關系又恢複到從前一樣和睦。

可見,鄰居大可不必互相攀比。富了的一方,發家緻富了,要不忘往日鄰居好友,應該及時伸出手去,幫扶鄰居一把,如李文富老師一樣豁達大度,渡己渡心渡人,幫鄰居進步,就可以與鄰居長相往來,做永遠的好朋友。

“親戚隻怕親戚窮,鄰居隻怕鄰居富”俗語道出的人性太過現實01親戚隻怕親戚窮‍‍02鄰居隻怕鄰居富

而落後了的鄰居也不應該嫉妒鄰居富了,作為曾經的好朋友們,他們的出類拔萃,成功發達,值得自己鼓掌歡呼;

他們給自己帶了個好頭,成為了自己勵志成長的榜樣,自己應該放下一切顧慮,不再懈怠,多向鄰居好友請教,迎頭趕上,再創輝煌。

總之,親戚也好,朋友也好,貴在“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互幫互助有人情味。

隻要多一份了解,互相坦誠相待,那麼大家就能攜手共進,走向富貴安康、吉祥如意的詩意遠方。(作者:史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