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是我戴氏家族的一大喜事,是我戴氏家族的願望變為現實的一天,神道碑修建工程竣工揭碑的一天,我們每個族人的臉上都留露出自豪,喜悅笑容,懷有激動而又嚴肅的心情,這個工程唯我家族才能做到,可以說在渤海大地上是獨一無二,舉世文明的,做為戴氏家族的一員太光榮了。

今天戴氏家族的一大工程的勝利完成,其根基來自老前輩們的影響,感謝老前輩李村十支十五世西章老爺,乾符十八支元甫大爺,孟村千祥爺等等為我家族做的貢獻,在2004年為我戴始祖茔修新豎起四座墓碑,修墳墓祭祖,為我麼以後的工程建設修複墊定了基礎。前輩雖然不在了,但我們永遠懷念他們,要以他們愛祖護族的精神為榜樣,我們家族的信仰根據地修建好,保護好。
如今我們老祖茔墓地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青松茂綠,莺歌燕舞,鳥語花香,風景如畫,環境優美,又引進了長江水,甜水澆灌青松花草,又有戴氏家族的優秀楷模十三支十九世戴學甫護墓史者,每天在辛勤的在美化祖墳的面貌,使我們老祖墳成為舉世文明,人人皆知而的,讓人羨慕的風水寶地。
修建祖茔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義務,幾位族人領頭又合議重修老赑屃神道碑,換新墓地重大工程,我們家族不愧是團結,和諧,友善,溫良,賢孝的家族,族人們大力支援這個有佳值有長遠曆生意義的工程,紛紛踴躍捐款,獻計獻策。從今年清明節開始籌化,短短的幾個月就收到來自各國各地的族人捐款達十幾萬元,又有滄州文物研究大師孫鍵先生,及書法國家級大師馮寶林先生相助,寫碑文,贈題字,按計劃,按步驟實作了我行盼望以久的願望,在今天勝利揭碑了。
我們戴氏家族的光榮曆史顯赫,青垂千古,留芳百世,是我們族人的光環,榮譽。始祖榮公自明朝永二年,在浙江省,紹興府餘姚大戴莊遷河北滄州黃骅李村,已達六百多年啦,在李村這片熱士上繁衍生息,辛勤勞動,艱苦創業,省吃儉用,建立家園,治地莊田,教肓子孫,熟讀聖賢,樹家風,嚴家訓,尊老愛幼,團結友善。對子孫嚴格要求,以孝德家風影響教育,使我們戴家子孫更優秀,更賢良淑德,湧現出很多孝子賢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先後考取功名,報效祖國,服務于群眾,為家争了光。
明清兩朝代官職達百餘人,六品以上三十多人,有功名二百五拾多人,(進士,舉人,貢生,庠生,禀生,增生,監生,秀才等。最顯赫的是九世祖戴王倫全國進士第二,皇帝欽點榜眼。五世祖戴才一品兵部尚書,八世祖戴明說一品戶部尚書。将軍,禦史,巡府,知府,總兵,太醫官,翰林,編修庶吉士,大學士等等,我家族是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在滄州大地上是人人都知曉八大家之首。
我戴氏家族的官員清政廉潔,克己奉公,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朝庭賜我家族為名門望族,忠效家族,詩書門第,賜牌扁,功德碑,祀祭壇,對聯等等。賜奉修建戴家墓地,為尚書墓地,委托河間知府史樹俊修尚書墓地,修建神道碑,墓碑,石象生,祠堂,家廟,植栽青松白楊,運土于江南,載船大運河。特别是老赑屃重達三噸之多,耗資國庫銀兩上萬。是以我們祖墳的每一件東西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由于朝代的變遷,時代的變化,戰火的摧殘,大自然的風化,人為的破壞,如今墓地不成樣子,隻剩下僅有的一個殘缺不全老赑屃,為恢複當年墓地的面貌,我們幾代人都在努力,通過多方考察,族人儲存下來的資料,長輩們的記議,族人們的意見,多次的研究讨論,大師的指點,專家的論述,才得以追求比較完美的結果,終于達到族人們預想效果。
神道碑的修建成功,更增加家族團結的向心力,凝聚力。使我們的家族更加繁榮昌盛,子孫萬代興旺發達,永廣盛不衰。
我們榮公後裔不忘先祖根,永報先祖恩,逢年過節緬懷先祖,以盡為人之天倫,保護好先祖碑,努力奮進向上,一共同發展壯大集體力量,為實作我家族的下一個目标努力貢獻,秉家族團結,造福于子孫後代,重範後人,刻骨不忘,先祖有靈兮,估我族人萬事如意。
(滄州戴其慧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