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物︱張學津:餘下再傳子,馬後第一人

作者:聽戲APP

喜看新梅綻,不忘舊梅香,今天且讓我們一起來回望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學津。

人物︱張學津:餘下再傳子,馬後第一人

出身世家,師承名門

張學津生于1941年,是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先生的長子。有人說:“張門一家子就是一個團,一個戲班。”誠然,父子兄妹,舅甥連襟,真是青衣、老生、武生、小生無所不包了。而張學津無疑也是這張門從藝者中極為耀眼的一員,而他對平劇的熱愛也正是來自于從小的耳濡目染,家中良好的戲曲氛圍可以說造就了他得天獨厚的學習環境。

1949年,張學津如願考入了北京藝培學校(即北京市戲曲學校),師從王少樓、陳少武學老生,宗餘(叔岩)派。整個五十年代,他幾乎都是在戲校度過的,學習了《捉放曹》、《失·空·斬》、《定軍山》等一大批餘派劇目。而在此打下的堅實基礎,也為他日後在平劇藝術上臻于大成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人物︱張學津:餘下再傳子,馬後第一人

張學津《四進士》劇照

20世紀50年代,也正是張君秋先生同馬連良先生合作頻仍的時代。在他二人合演的《三娘教子》一劇中,張學津還曾為之配演過薛倚一角。1959年,張學津畢業後進入荀慧生平劇團任演員,兩年後又調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實驗平劇團,團裡這時提出讓他們這些青年演員去拜師,要繼承流派。在父親張君秋的建議和牽線下,張學津投入了馬連良先生門下,成為馬(連良)派藝術的繼承者。

可惜天不假年,馬連良先生沒幾年後便猝然長逝。據張學津回憶,他跟随馬先生實際上隻學了五個劇目,分别是《清官冊》、《趙氏孤兒》、《龍鳳呈祥》、《借東風》和《淮河營》,《淮河營》還是他在為老師捶腿的時候教他背的。好在張學津聰慧過人,舉一隅而能以三隅反。1963年創排的平劇現代戲《箭杆河邊》時,張學津在劇中自創的那段〔反二黃〕唱腔“勸癞子”可謂脍炙人口,這在以〔西皮流水〕見長的平劇現代戲中更顯難得,而他其實是靈活化用了馬先生在《趙氏孤兒》中的“老程嬰提筆淚難忍”那段〔反二黃散闆〕。

人物︱張學津:餘下再傳子,馬後第一人

馬連良先生為張學津說戲

張學津這種靈活化用的本事,此後為他赢得了極大的聲譽。他在表演上深得馬連良先生神韻,台風既有馬先生的潇灑飄逸,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活絡勁;唱腔則能融“餘”、“馬”兩派于一體,并形成了較為濃郁的個人演唱風味。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他更是迎來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俨然成為這一時期平劇須生行的領軍人物。

别開生面,不忘傳承

父親張君秋在張學津投師學藝方面曾幫助他做出了極好的選擇,而在他後來的藝術創作道路上也時刻牽記和關照着他。1989年,張君秋觀看了呂劇《畫龍點睛》的演出後,覺得這個劇本很适合長子張學津演出,便主動聯系呂劇團和編劇,為兒子“要”來了劇本,并促使該劇在第二年便搬上了平劇舞台。

《畫龍點睛》的演出成功,讓張學津擁有了一部屬于自己的可保留傳承的新編劇目。而他在戲裡大膽啟用新樣式戲服,更是為戲曲服化别開生面,引領了戲曲舞台的“新風潮”。這并不是随意創新,而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造,而且他時刻不忘對經典的傳承,對平劇“音配像”工程尤為上心。他深知此項工程意義深遠,也深憾自己未能跟随馬連良先生學習更多的劇目,通過“音配像”工程他又借機學習了許多未曾接觸過的“生戲”。

人物︱張學津:餘下再傳子,馬後第一人

張學津《借東風》劇照

熟悉張學津的戲迷朋友可能都知道,他晚歲的身體狀況一直欠佳,然而為了更好地傳承前輩藝術家的這些精品之作,馬連良先生的五十二出戲音配像中,他一個人承擔起了四十六出,其中為馬先生在民國十八年灌制的老唱片配像13段,其間還為李少春先生的《穆桂英挂帥》和李盛藻先生《黃鶴樓》配像。在一些戲中有不少高難度動作,如搶背、滾釘闆等,他也都是親自上陣,将身上的病苦全都抛諸腦後了。藝術,一心便隻為了藝術!在病中,他還堅持為學生說戲,為了平劇藝術的傳承可謂是披肝瀝膽了。

2012年12月21日,張學津老師因病逝世,戲曲界悲聲彌漫,有挽聯題道:“餘下再傳子,馬後第一人。”這并不算什麼溢美之詞,而恰是對他藝術的最好評價!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