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念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 馬派弟子有話說

作者: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2021年是平劇藝術大師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同時也是著名平劇馬派老生傳人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

在北京平劇院“紀念平劇大師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中,為充分展示馬派藝術當代傳承成果,由北京平劇院領銜主演、馬派名家、張學津先生弟子朱強帶領馬派弟子共同感念恩師,上演“紀念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專場演出”,以實際行動推動馬派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紀念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 馬派弟子有話說

張學津資料照片

專場演出之前,記者有幸采訪到朱強、高彤和張凱三位優秀馬派傳人。對于師父、師爺,他們畢恭畢敬;對于馬派藝術,他們由衷熱愛;對于專場演出,他們親力親為;對于平劇發展,他們飽含憧憬。

張學津先生的“傳家寶”

作為張學津先生的得意弟子,在朱強看來,“有一位嚴格的老師是一大幸事。”

1987年,朱強開始跟着張學津先生學戲。“張學津先生對于藝術非常苛刻嚴謹,他對學生要求很高,每一個字、每一處唱腔、每一個身段和動作,老師都會嚴格教導。”朱強表示,這樣的嚴苛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演戲就是要先刻苦求師,學來技藝之後,才能付諸實踐。

張學津先生曾經在采訪當中說過,“現在教徒弟就得‘一磕一’,不再留一手,得傾囊相授”。師父的“傾囊相授”使得高彤在領略到馬派藝術魅力的同時,也更加懂得了作為一名戲曲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不能藏私。

高彤,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教師,國家一級演員。“當我在給學生教學的時候我的腦海裡總能想到師父教導我的場景。他那樣盡心、忘我,讓我難以忘懷。”

在高彤看來,師父教給的技藝要傳承,做人的品德更要傳承。“在他病重之際,他還在病床上教學。那種認真和奉獻,讓我感受到老師對于馬派藝術的熱愛。”

紀念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 馬派弟子有話說

《趙氏孤兒》程嬰劇照:朱強(左),高彤(中),張凱(右)

平劇藝術的“代代傳”

平劇的傳承有它的獨特之處,靠的就是“口傳心授”和傳幫帶的精神。

舞台上一輩輩演員代代相傳,為平劇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了優秀的作品、寶貴的經驗、巨大的力量。在朱強看來,年輕人如何結果馬派藝術的大旗是尤其重要的,“希望年輕人可以盡快成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平劇藝術傳遞下去、發揚下去。”

作為一名戲曲教師,高彤對于年輕人如何學戲更為關注。“首先學流派要規範。我們不能一味的講流派特色,要因材施教。”在高彤看來,孩子要讓他們學會規範,成年演員要要求他們“用馬派的藝術特色刻畫人物”,學戲要融入對角色的了解,要塑造鮮明的性格,這樣才能演的精、演得好。

作為馬派第四代傳人,北京平劇院青年演員張凱顯得尤為虛心。“我的任務就是多去學習,繼承好我師父的藝術、師爺的藝術、馬先生的藝術。”張凱表示,現在必須要做的是先把前人的技術學好,要先去繼承,再去發展馬派藝術和平劇藝術。“青年演員隻有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地繼承前人的功夫,才能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據悉,8月27日-29日,“紀念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專場演出”将在長安大戲院上演。

來源: 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