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作者:南方都市報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什麼是“網紅”醫師?是網際網路+醫療時代的健康資訊的傳播者,更是網際網路+醫療時代的實踐者。他們中的多數并不追求變現、拒絕帶貨,用文字、文圖、視訊、直播科普更多健康知識。8月19日第四個醫師節來臨之際,南都健康聯盟用文字和視訊講述廣東“網紅”醫師的科普故事,記錄他們“翻紅”的足迹。

“網紅”醫師名片:

王文林:

中國胸壁外科聯盟主席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

入駐平台:

微信、微網誌、抖音

昵稱:胸廓畸形手術專家(微信公号)王文林醫生

代表作:因深耕胸廓畸形這一介于胸外科和骨科之間的交叉領域,并垂直定向傳播科普資訊,他成了胸廓畸形方面的全國第一人。他開設的胸廓畸形手術專家王文林公衆号,兩萬多粉絲都是鐵粉,不是患者,就是同行。微網誌粉絲超過27萬……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每天早晨6點半,王文林就會坐進他的辦公室,回顧前一天的案例,整理新的公号文。這一刻,他切換到了“上線”模式。

早晨6點半,王文林會推開醫院辦公室的門。距離醫院一天的運轉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在這一個半小時裡,他将是@王文林醫生,在一個有27.4萬粉絲的微網誌賬号上釋出今天的胸壁外科科普内容、回複粉絲的留言,當一個“網紅”。從2013年9月8日到今天,這是他每天不落的日程。

因為觸網,并深耕垂直領域,他無限接近于成功,原本乏人問津的胸廓畸形領域裡,他俨然已經成為全國第一人。他所服務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在國内率先創立了介于胸外科和骨科之間的胸壁外科,并成了胸壁外科研究所。他也是中國胸壁外科聯盟的主席,首創的“wang”手術,目前在山東、雲南等衆多兄弟省份推廣。“比起說是一個網紅醫生,我更願意稱自己為一個網紅專家。”垂直領域的專業内容,是他制勝的法典。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8點之後,他又自動切換到了線下模式,成了一名病區醫生,解答胸廓畸形患者、家屬的疑惑。

行業競争逼出來的“網紅”

王文林,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2000年博士畢業,2002年在中山一院完成了博士後的工作。2009年1月,他從彼時的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來到了省二醫。

“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王文林科室的胸廓畸形手術量,一年達到1500台,這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同類中心中都穩居第一。

剛到省二醫的時候,他是個做心髒手術的醫生。在那時,這是一個競争激烈的領域,這座城市有太多名聲在外的心外科醫生,想在這個領域裡面“搶”到一個願意來做手術的患者,實屬不易。如何生存下來,成了他當時思考得最多的問題。

王文林在心外科領域默默耕耘了四年多時間,目标高水準醫院建設的醫院,決定對心、胸再度進行亞臨床分科。王文林離開了一直學習且熟悉的心髒外科領域,前往胸外科做拓荒牛。

“人體的胸腔裡,就那些髒器,食道、肺、心髒、縱隔,心髒外科已經細分出去了。食道、肺部疾病在廣州,群雄環伺而且大多已經為業界翹楚。”王文林思索着自己的出路,不僅僅是要填滿病區裡的三十張病床和科室同僚們的生計,更希望闖出一條新的路子。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決定走向另外一個可以挖掘的領域,瞄準“漏鬥胸”“雞胸”“桶狀胸”“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等當時在國内鮮有人深耕的方向。

結合心外科的工作經驗,他開始在胸廓畸形深耕,探索,研發新的術式,發明全新的金屬支具。他率先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獨立的胸壁外科,開展胸廓畸形的手術攻關,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處理此類複雜畸形的手術方法。

但這還不夠。有了技術之後,他開始想怎麼“走出去”——怎麼讓更多的患者知道省二醫有一個做這類型手術的醫生,怎麼讓患者願意走進省二醫的診室。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如何提升手術量,成了王文林這個科室帶頭人最關心的問題。他想到了網絡推廣,去科普漏鬥胸等胸廓畸形。

2013年,那是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自媒體成了全新的風口,也成了王文林的武器。早在部落格、論壇時代,他就是一個網際網路科普的踐行者,他深知網際網路的力量,這是時代的機遇,或許也是他的機遇。于是2013年9月8日,他在自己的公衆号賬号上,釋出了第一篇文章,開啟了“網紅”醫生之路。

專業至上,療效為王

當然,他的“網紅”醫生之路絕非一帆風順。

“第一篇文章幾乎沒什麼人看”,他坦言,“但過去我玩部落格,我知道賬号的運轉都是這樣開始的。關鍵在于,要從第一篇文章開始就用心去寫,這是品牌打造的關鍵。”

他将這個自媒體看作一個品牌。不僅是他個人的,更是胸壁外科的,甚至是整個醫院的。而且,他将其定位成一個在胸廓畸形這個細分領域垂直深挖的品牌。“我不寫很多很雜的東西,也不追求寫出‘爆款文章’吸引眼球,或者變成很有号召力的大V。我的初衷就是寫一些相當專業的科普,到現在我也還在這麼做。”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紅”了,真的能帶來大量的患者,王文林不再愁手術不飽和了。

比起輕松诙諧的故事會式科普,王文林的賬号構築出的是一個更為專業、晦澀的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閱讀量,但他堅持專業至上,内容為王。醫學科普是一條漫長的路,太多人想要汲取一些準确的知識,傳播者必須肩負更重大的責任。“我想要的是患者能信任我,同行能認可我,這就是我做自媒體的目标,這些都離不開專業的内容。是以比起一個網紅醫生,我更希望稱自己為一個網紅專家。”

現在,他在各平台上的粉絲數已有近30萬,這些流量無疑為他帶來了變現的資本。胸壁外科的業務量逐年上升,2020年,科室總計完成了1500餘台手術。最忙碌的時候,他和團隊一天進行了31台手術。他曾想打造的品牌,已經初步成形,并帶來了它的效應。

王文林醫生:“觸網”推廣,成為胸壁外科領域第一人

王文林說,對比“網紅”醫生,他更願做一個“網紅”專家

做自媒體對王文林來說,也是前進的動力。“每天都要發新的話題、科普,意味着你得不斷更新自己的認識。”持之以恒地做好這個“網紅”成了他查文獻、做研究、改進技術、提出新觀念、檢討總結經驗的一大動力來源。到現在為止,他獲得了81個專利,做了25台窒息性胸廓發育不良的手術,為56歲的老人、9個月的小孩都做過“漏鬥胸”手術……這些他職業路上的勳章,都有一部分由“網紅”這個身份帶來的力量鍛造。

王文林堅信自己并不隻是一個單純的網際網路答疑機器,也和很多網際網路醫院平台上的問診醫生不一樣。現實的醫生工作與醫療世界才是他網絡身份的土壤,他想做的,是讓患者從線上走到線下,而不是将他們從線下搬到線上。

在他辦公室的一角,有許多袋封裝起來的東西,他說,每一袋裡面都是消毒過的、從痊愈的患者身上拆下的支架,是一台台手術的見證。這背後的一分一秒,才是支撐起一個“網紅”醫生的養分。

早晨6點半,醫生王文林又将迎來新的一天。在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中穿行,他已得心應手:寫下今天的科普答疑,拿起熟悉的手術刀,當@王文林醫生。

專題策劃、統籌:王道斌 遊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葉影

攝影、視訊:南都記者 吳佳琳 李琳 實習生 林麗珊 吳詩欣

通訊員 黃怡辛

視訊加載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