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農科院南亞所王文林:夏威夷果市場産業鍊基礎資料需完善

新京報(記者楊親王)10月14日,在首屆中國堅果零食産業創新高峰論壇上,廣西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文林在報道中表示,我國澳洲堅果(夏威夷水果)存在大資料平台缺失,沒有預測機制,資料收集、共享, 産業鍊基礎資料仍有待完善。

廣西農科院南亞所王文林:夏威夷果市場産業鍊基礎資料需完善

澳洲堅果,又稱夏威夷水果、昆士蘭水果等,于1857年在澳洲昆士蘭州被發現,也生長在美國夏威夷。在20世紀70年代,它因其易于推廣而被命名為"夏威夷水果"。目前已知澳洲堅果的含油量最高的樹堅果,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0%-90%。

王文林說,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種植澳洲堅果,2009年以後,由于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澳洲堅果開始在我國大片地區傳播。2019年全球将種植約180萬畝澳洲堅果,總産量為21.4萬噸,預計2020年全球産量約為23萬噸,其中中國将生産約3.4萬噸。

目前,澳洲堅果在中國市場面臨諸多問題,包括銷售品種和雜交品種多、産量低、品質差等。我國已從國外引進近100個品種,但其中大部分在進入市場前未經檢測,其中大量幼苗,造成面積大、産量不高、品質差等問題。

此外,中國市場澳洲堅果尚未建立産業體系,産業鍊也不完善。相關産業在科研和生産上是分開的。深加工企業少,産品單一,高附加值産品少。目前,我國的澳洲堅果仍以初級加工為主,加工産品主要有開殼水果(open smile)、堅果、澳式摩洛哥堅果油等。

新京報記者 楊親王圖檔來源:主持人

編輯:李岩 校對 李世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