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物︱张学津:余下再传子,马后第一人

作者:听戏APP

喜看新梅绽,不忘旧梅香,今天且让我们一起来回望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学津。

人物︱张学津:余下再传子,马后第一人

出身世家,师承名门

张学津生于1941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的长子。有人说:“张门一家子就是一个团,一个戏班。”诚然,父子兄妹,舅甥连襟,真是青衣、老生、武生、小生无所不包了。而张学津无疑也是这张门从艺者中极为耀眼的一员,而他对京剧的热爱也正是来自于从小的耳濡目染,家中良好的戏曲氛围可以说造就了他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

1949年,张学津如愿考入了北京艺培学校(即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王少楼、陈少武学老生,宗余(叔岩)派。整个五十年代,他几乎都是在戏校度过的,学习了《捉放曹》、《失·空·斩》、《定军山》等一大批余派剧目。而在此打下的坚实基础,也为他日后在京剧艺术上臻于大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人物︱张学津:余下再传子,马后第一人

张学津《四进士》剧照

20世纪50年代,也正是张君秋先生同马连良先生合作频仍的时代。在他二人合演的《三娘教子》一剧中,张学津还曾为之配演过薛倚一角。1959年,张学津毕业后进入荀慧生京剧团任演员,两年后又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团里这时提出让他们这些青年演员去拜师,要继承流派。在父亲张君秋的建议和牵线下,张学津投入了马连良先生门下,成为马(连良)派艺术的继承者。

可惜天不假年,马连良先生没几年后便猝然长逝。据张学津回忆,他跟随马先生实际上只学了五个剧目,分别是《清官册》、《赵氏孤儿》、《龙凤呈祥》、《借东风》和《淮河营》,《淮河营》还是他在为老师捶腿的时候教他背的。好在张学津聪慧过人,举一隅而能以三隅反。1963年创排的京剧现代戏《箭杆河边》时,张学津在剧中自创的那段〔反二黄〕唱腔“劝癞子”可谓脍炙人口,这在以〔西皮流水〕见长的京剧现代戏中更显难得,而他其实是灵活化用了马先生在《赵氏孤儿》中的“老程婴提笔泪难忍”那段〔反二黄散板〕。

人物︱张学津:余下再传子,马后第一人

马连良先生为张学津说戏

张学津这种灵活化用的本事,此后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在表演上深得马连良先生神韵,台风既有马先生的潇洒飘逸,又多了一份自己的活络劲;唱腔则能融“余”、“马”两派于一体,并形成了较为浓郁的个人演唱风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更是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峰期,俨然成为这一时期京剧须生行的领军人物。

别开生面,不忘传承

父亲张君秋在张学津投师学艺方面曾帮助他做出了极好的选择,而在他后来的艺术创作道路上也时刻牵记和关照着他。1989年,张君秋观看了吕剧《画龙点睛》的演出后,觉得这个剧本很适合长子张学津演出,便主动联系吕剧团和编剧,为儿子“要”来了剧本,并促使该剧在第二年便搬上了京剧舞台。

《画龙点睛》的演出成功,让张学津拥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可保留传承的新编剧目。而他在戏里大胆启用新样式戏服,更是为戏曲服化别开生面,引领了戏曲舞台的“新风潮”。这并不是随意创新,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而且他时刻不忘对经典的传承,对京剧“音配像”工程尤为上心。他深知此项工程意义深远,也深憾自己未能跟随马连良先生学习更多的剧目,通过“音配像”工程他又借机学习了许多未曾接触过的“生戏”。

人物︱张学津:余下再传子,马后第一人

张学津《借东风》剧照

熟悉张学津的戏迷朋友可能都知道,他晚岁的身体状况一直欠佳,然而为了更好地传承前辈艺术家的这些精品之作,马连良先生的五十二出戏音配像中,他一个人承担起了四十六出,其中为马先生在民国十八年灌制的老唱片配像13段,其间还为李少春先生的《穆桂英挂帅》和李盛藻先生《黄鹤楼》配像。在一些戏中有不少高难度动作,如抢背、滚钉板等,他也都是亲自上阵,将身上的病苦全都抛诸脑后了。艺术,一心便只为了艺术!在病中,他还坚持为学生说戏,为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可谓是披肝沥胆了。

2012年12月21日,张学津老师因病逝世,戏曲界悲声弥漫,有挽联题道:“余下再传子,马后第一人。”这并不算什么溢美之词,而恰是对他艺术的最好评价!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