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縱觀曆史,中華民國不僅是軍閥混戰的時代,更是人才輩出的時代,甚至可以說中華民國有像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一樣的文脈,堪稱中華文化史上的璀璨之光。在這一時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被世人提升到“國學”的重要地位,百花齊放的時代自然也有不勝枚舉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就是其中之一。

衆所周知,季羨林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國學家、史學家、佛學家、教育學家等。作為國際上著名東方學大師,他不僅在國内有巨大影響力,對于國外更是有深遠的影響。季羨林精通英、法、德、巴利文、梵文吐、火羅文等12門語言,是世界上著名語言學家,其研究領域之豐富,所積成就之斐然,堪稱照亮了一個時代。事實上,他不僅一位影響力深遠的國學大師,同時也是一位熱衷養生的普通老人,晚年活到98歲高壽,更創造了一套“三不”養生術。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季羨林晚年工作照

季羨林,1911年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一個農民家庭。6歲時就進入私塾讀書,學習《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10歲時,在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附設國小内讀書,開始正式接觸英文,當時英文并不是學校的主要課程,但小小的季羨林卻對它有非同一般的興趣。不久之後,季羨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正誼中學,開始正式學習英文。過了一段時間,季羨林又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學習德語,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清華大學校門

大學畢業後,季羨林回到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成為了一名國文教員。一年後,清華大學發出前往德國留學的研究所學生計劃,季羨林報名參考并被成功錄取。在清華大學的安排下,季羨林進入德國哥廷根大學,并在這裡學習了梵文、巴利文、俄語和南斯拉夫語等語言。不僅如此,在留德期間,季羨林還遇到了世界上難得的精通吐火羅文的大師——博導西克(sieg)教授,後者将畢生所掌握的火羅文悉數傳授給季羨林,季羨林成為世界上僅有幾位精通此門語言的學者之一。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季羨林雕像

留德學成之後,季羨林回到祖國并受聘為北京大學語言學教授,建立了東方國文系,開始了自己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教育生涯。數十年如一日,季羨林在北大配置設定給自己的簡易房子裡,創作了上百篇學術名著以及散文,并且季羨林在從事語言教學工作期間,還開始着手于佛教史和世界文化史等多方面研究,留下了《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大唐西域記校注》等多部宏偉的著作。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翻閱書籍的季羨林(舊照)

生老病死是人類發展的自然循環規律,季羨林年老時也不免患有老年人常見的諸多病症,如白内障、冠心病、哮喘等。與衆不同的是,即使百病纏身,季羨林卻還是活到了98歲高齡,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從其所創的“三不”養生術的養生辦法說起了。所謂“三不”,即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季羨林故居近照

第一,不鍛煉。季羨林所說的不鍛煉并不是說絕不鍛煉,而是不做劇烈運動,隻做一些相對适宜老人的鍛煉。除此之外,季羨林十分重視大腦的鍛煉,他認為再多的體質鍛煉都是無益,隻有經常注重大腦鍛煉,才能一直保持靈活的思維,才能帶動身體機能正常運轉。第二,不挑食。由于老年人腸胃不好,是以對一些食物是需要忌口的。季羨林認為應當做到營養攝入均衡全面,這樣身體才會跟得到年齡的節奏。第三,不嘀咕。所謂不嘀咕便是對那些令人不愉悅、想不開的事不糾結,懂得放下,不沉迷于過往。

季羨林晚年百病纏身,卻能安然活到98歲,全靠自創“三不”養生術

▲季羨林和他的貓舊照

除了“三不”養生術,季羨林還有“兩好”,即好看書和好養貓。季羨林一生以讀書為樂,直至老年時期,依然十分熱愛讀書,家中堆滿了各種書籍。在家人相繼去世後,季羨林喜歡養貓,貓成為老人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養生無術是有術”,季羨林的養生之道實際上并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相信每個人隻要堅持就一定能做到。事實上,在這些養生之道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心态的保持,隻有良好樂觀的心态才能做到健康長壽。

參考資料:

《季羨林》《我和父親季羨林》《想念季羨林》

繼續閱讀